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纪晓岚的诗学思想是纪晓岚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纪晓岚文集》中收录的二十六篇诗集序真实集中地记录了他丰富的诗学思想,是研究纪晓岚诗学恩想的重要材料,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有补证之功,据其探讨纪晓岚对“诗言志”、诗“穷而后工”等问题的看法,以求对前人研究有所补遗。  相似文献   

2.
2004年12月1日,沧县纪晓岚研究会重新注册为沧州纪晓岚研究会。沧县纪晓岚研究会成立两年多来,从自身优势出发,确立了“沿着乡村走”的初级研究方向,挖掘整理了一批学术价值很高的遗迹遗物;寻访拜谒了一批与纪晓岚关系密切的家族后裔;组织编写了一批纪学资料性丛书,为下一步深入研究纪晓岚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提高纪晓岚研究会的知名度做出了不懈努力。他们同时坚持开放办刊的原则,拓宽渠道,扩大视野,拜师集贤,广开才路,使会刊《纪晓岚》越办越精彩,在沧州文化园地里扎下了茁壮的根。沧县纪晓岚研究会注册为沧州纪晓岚研究会之后,为了适应市…  相似文献   

3.
杜纯  周俊彦 《初中生》2002,(19):33-35
四库书馆总篡之所设在圆明园文源阁.纪晓岚走路有疾步如飞的习惯,每天总在住所和文源阁之间匆匆往返.这天,同事彭元瑞与纪晓岚一块上班,可不一会彭元瑞就跟不上纪晓岚了.等他到了文源阁,纪晓岚已经阅书数卷.彭元瑞喘息着说:"纪晓岚确是神行太保."纪晓岚正在看书,头也不抬地回答道:"彭芸楣不愧圣手书生."  相似文献   

4.
2005年3月23日(旧历二月十四),公祭纪晓岚仪式在沧县北村纪晓岚墓地隆重举行。沧州纪晓岚研究会组织了这次公祭活动。沧州文化界人士,沧州宣传、新闻、文化部门领导,沧州师专纪晓岚研究所,各地纪氏  相似文献   

5.
纪晓岚逸事     
妙撰祝寿辞这一天,纪晓岚的朋友陆锡熊的母亲70大寿,家中张灯结彩,冠盖云集,热闹非凡。纪晓岚与几个同僚前往祝贺,陆锡熊见是纪晓岚等人,特别客气。因纪晓岚往往妙语惊人,才气不凡,待宾客到齐后,特请纪晓岚撰写祝辞。纪晓岚却丝毫没有推辞,连说:“谨遵台命。”纪晓岚提起笔,望了一眼在座的宾客,写下了第一句话:这个婆娘不是人。此语一出,四座皆惊。与他同来的朋友看到纪晓岚的举动,知道他要开玩笑,但在这喜庆而又严肃的场合,如此出言,大家都没有料到。陆锡熊更是惊得手足无措。坐在堂上的老夫人,满是皱纹的脸上结了一层寒霜,那怒火像正要发…  相似文献   

6.
纪晓岚妙对     
<正>清朝文学家纪晓岚小时候就聪明过人。纪晓岚10岁的时候,有一天,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街上玩球。这时,当地的县令正好乘坐轿子经过这里,纪晓岚一不小心,竟然把球扔进了县令的轿子里。县令大怒,立刻命人停下轿子。纪晓岚的小伙伴见事情不妙,吓得四处逃走。纪晓岚却毫不害怕地走上前去,向县令  相似文献   

7.
清朝王翰林为母亲做寿,请纪晓岚即席做个祝寿辞助兴。纪晓岚也不推辞,当着满堂宾客脱口而出:“这个婆娘不是人。”老夫人一听脸色大变,王翰林十分尴尬。这时,纪晓岚不慌不忙念出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顿时众人交口称赞,老夫人也转怒为喜。接着纪晓岚高声念出第三句:“生个儿子去做贼。”满座宾客哑然失色,只听纪晓岚又念出第四句:“偷得仙桃献母亲。”大家立刻拍手叫好。  相似文献   

8.
我叫纪宇晨,同学们都称我为“铁齿铜牙纪晓岚”。说起这个绰号,有三个原因。首先,我姓纪,跟纪晓岚同姓。其次,我跟纪晓岚先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2002,(Z1)
四库书馆总篡之所设在圆明园文源阁。纪晓岚走路有疾步如飞的习惯,每天总在住所和文源阁之间匆匆往返。这天,同事彭元瑞与纪晓岚一块上班,可不一会彭元瑞就跟不上纪晓岚了。等他到了文源阁,纪晓岚已经阅书数卷。彭元瑞喘息着说:“纪晓岚确是神行太保。”纪晓岚正在看书,头也不抬地回答道:“彭芸楣不愧圣手书生。”“神行太保”是水浒人物戴宗的绰号,以走路快捷而著称;芸楣是彭元瑞的字,“圣手书生”也是水浒人物萧让的绰号,是梁山好汉中字写得最好的,故纪晓岚用来戏称写得一手好文章的彭元瑞。随意中的一句对话,却成了一副巧对。有一个大热天,纪晓岚因为爱出汗,便脱了上衣光着膀子干起来。这时,乾隆突然光临,纪晓岚怕皇帝说他光着身子不敬,便闪身躲到书橱后面,想等乾隆走后再出来。哪知乾隆明知纪晓岚在躲着他,可他就是不走。  相似文献   

10.
乾隆皇帝下江南,大学士纪晓岚随行。一路上,乾隆经常出一些难题命纪晓岚答对,每次纪晓岚都能巧妙地完成。一天,他俩登上长江岸边的一座酒楼,欣赏江景。乾隆忽然  相似文献   

11.
纪晓岚祝寿     
纪晓岚是清朝人。他学识渊博,文思敏捷,爱开玩笑。有一次,朝中的一个大官的母亲做寿,纪晓岚同他的朋友一起去祝贺。大官和他的亲朋好友一见纪晓岚,便喜出望外,执意要纪晓岚题诗。纪晓岚稍微沉吟一下,便答应了。不料,他张口就说了一句:“这个婆娘不是人!”大家一听,大为惊讶:今天是祝寿的日子,怎么开口骂人了?纪晓岚不慌不忙地接了下句:“九天仙女下凡尘。”哦,原来纪晓岚尊奉老太太为“九天仙女”,怪不得“不是人”了。这时,大家才转惊为喜了。于是,纪晓岚又吟出了第三句:“儿孙个个皆成贼。”自然,大官和他的亲朋好友…  相似文献   

12.
在《纪晓岚批点唐诗》中,可以梳理出纪晓岚唐诗文艺观。主要体现为:指出唐诗"气韵天成、兴象天然",对盛唐气象标举、敬仰;认为唐诗"雄浑开阔、深妙圆融",对唐诗意境首肯、探索;"论诗以世",对唐诗发展、诗风流变把握评价;"不压于盛名",对唐诗进行实事求是的批评。梳理纪晓岚唐诗文艺观,对纪晓岚研究、唐诗研究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日,乾隆皇帝和纪晓岚闲谈。乾隆皇帝问纪晓岚:“爱卿!现在正读什么书?”纪晓岚答道:“臣正读《全唐诗》。”“《全唐诗》中你最熟悉的是哪一首,能背诵吧?”  相似文献   

14.
周俊彦  杜纯 《初中生》2002,(13):19-21
与纪晓岚同在翰林院供职的吴文魁,号称“江南第一才子”。这天,吴文魁向纪晓岚挑战,要求与他对对子。纪晓岚本就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一听这话,自然不甘示弱:“请便吧。”“那我就不客气了。”吴文魁说着,便念出了一联:惟本色英雄方能到此;纪晓岚立即答道:是可怜儿女何必苛求。纪晓岚如此神速,让吴文魁大吃一惊。这时,该纪晓岚出联了,他随口念道:羡君一片豪情,能似此娥眉粉黛?吴文魁果然也是才高八斗,立即应道:叹我十年苦读,安胜他富贵功名。  相似文献   

15.
在《阅微草堂笔记》中,纪晓岚对崂山所出故事屡有载录,使崂山神异之名得以传扬.故事讲述者杨槐亭、杨雨亭与纪晓岚关系密切,为其提供了诸多写作素材.经考证,二人为即墨士人杨士鉊、杨士钿兄弟.此外,纪晓岚与即墨人黄立世、黄如瑀父子亦有交谊.在其著文背后,纪晓岚与崂山、即墨有一段少为人知的渊源.  相似文献   

16.
<正>一次,纪晓岚与乾隆皇帝嬉笑间评头品足,纪晓岚忽道:"君之脚犹如兽之趾。"乾隆听罢,顿时龙颜大怒,追问其因何胡言。纪晓岚不慌不忙,慢吞吞地解释道:"帝之足,’蹄’也,何谓’蹄’?君之脚也。"乾隆无可奈何。一次,乾隆故意问纪晓岚什么叫"忠孝"。纪晓岚背书似的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为忠;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为孝。"乾隆想  相似文献   

17.
《上海教育》2008,(3):51-51
本书是纪连海先生在CCTV《百家讲坛》中“正说清代名臣”之刘墉篇、纪晓岚篇、和珅篇的集结。聪明诡谲的刘罗锅、铁齿铜牙的纪晓岚、狡猾贪婪的和砷,都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他们都是乾隆皇帝的臣子,亲厚疏近,演绎出复杂多变的政治风貌:刘墉根本就不敢得罪和砷?和珅是纪晓岚着力帮衬的顶头上司?刘墉和纪晓岚是师兄弟?乾隆为何格外宠爱和砷,甚至不辨是非?  相似文献   

18.
沧县纪晓岚研究会于2002年8月在纪晓岚的故乡河北沧县成立。  相似文献   

19.
许青华 《现代语文》2003,(12):45-45
纪晓岚是清代一位既有正气又卓有才华的文学家,他和当时的重臣和珅斗智的故事广为流传。一次时任侍郎的纪晓岚和时任尚书的和珅坐在一起闲聊,恰逢一条狗从前面走过。和珅企图借狗骂纪晓岚,于是指着狗故意问道:“是狼是狗?”纪晓岚立刻窥出了和珅的用心,马上答道:“垂尾是狼,上竖是狗。”和珅本想借“侍郎”与“是狼”的谐音指桑骂槐,纪晓岚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利用“尚书”与“上竖”的谐音“回敬”和珅。和珅不但没有占到便宜,还自取其辱,只好满面羞愧,败兴而归。纪晓岚妙语戏和珅!河北@许青华  相似文献   

20.
乾隆38年(1773年),风调雨顺,国富民丰,天下太平。乾隆皇帝下诏,收天下遗书,开“四库全书馆”,编纂《四库全书》。有人推荐纪晓岚(即纪昀)为总纂官。当年纪晓岚已经50岁了。乾隆皇帝打算试一试纪晓岚,看看他的才能,然后再作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