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宋白是在宋初文坛上占据一席之地的文学家,他的文学创作中最具特色的是宫词。宫词源头可追溯到《诗经》,而宫词体式正式出现则是在唐代。宫词发展到宋初,在宋白的笔下,其写作内容又有了新的拓展。宋白宫词内容的拓新与其创作态度、文学身份和文学主张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2.
宋白是在宋初文坛上占据一席之地的文学家,他的文学创作中最具特色的是宫词.宫词源头可追溯到《诗经》,而宫词体式正式出现则是在唐代.宫词发展到宋初,在宋白的笔下,其写作内容又有了新的拓展.宋白宫词内容的拓新与其创作态度、文学身份和文学主张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3.
唐朝统治者大力倡导道教,建立道官、道职,《庄子》受到重视,被列入道家科目,设有博士。从唐朝开始,对庄子的阐释与接受呈现出多元化倾向,文学家、文论学也对《庄子》一书的文学旨趣心领神会  相似文献   

4.
北宋古文运动实际上是一场由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共同推动的文学复兴运动,三股势力在“道”的旗帜下结成联盟,扫荡五代、宋初的浮艳文风,提倡文学经世致用的社会功能,强调文学的功利主义原则,从而使文学与人伦道德、群体理性乃至社会政治紧密结合,促进了散文的繁荣。  相似文献   

5.
《庄子》这部古典文献的出现,突出地标志着在我国战国时期,我们祖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在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与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哲学思想方面,《庄子》无疑地是起了消极的作用;而在文学语言方面,它却起了积极的作用。他的文学造诣是可以和同代  相似文献   

6.
庄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代表庄子思想和文学成就的《庄子》一书,对后世的哲学、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谈到庄子的文学成就,必然要涉及到他的哲学思想、人生观等问题。限于篇幅和水平,本篇仅对相关本题旨意的哲学思想和对人生的态度作一点简单的说明。庄子生活在社会斗争极其复杂和极其尖锐的社会变革时期。社会复杂而尖锐的斗争无情地逐渐破坏着社会生活的现状。庄子深刻地体察到了这一点,但是由于阶级的局  相似文献   

7.
《庄子》是先秦散文艺术领域的一朵奇葩,体现了文学与哲学的双重价值。自秦以来的重要文学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它的影响。作为宋代成就最高的文学家,苏轼同样也对《庄子》的艺术成就推崇倍至。《庄子》在艺术上对苏诗、苏文的影响,历代评论家都有所关注,学术界也早有专文论及,而实际上,苏词之所以能取得独树一帜的成就也与其对《庄子》的继承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8.
《庄子》人格理想与魏晋文学的人格起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乱世魏晋人企盼着从社会与心灵的双重苦难中解脱出来,于玄学空间重建逍遥之游。在这种思想文化背景下,《庄子》人格理想因能满足魏晋人格重铸的理论需求而成为魏晋人格的不祧之宗。魏晋文学家将《庄子》人格理想融入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并在生死、出处、狂慎、静躁等不同层面,以《庄子》人格精神化解心理焦虑,塑造出既有悲剧意识又有超脱精神、既一往情深又恬淡虚静的诗性人格。作为魏晋文学之人格魅力的精神之源,《庄子》人格理想在两个方面对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是《庄子》人格精神成为魏晋文学之人格流变过程中的一条一脉相承的主线;二是《庄子》人格理想的主要特征构成魏晋人格诗性建构的主要层面  相似文献   

9.
庄子是先秦时期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在他及其后学著作《庄子》中,庄子以自己切身的艺术体验对文学、艺术作了深刻的论述,特别是关于艺术家修养的思想(如艺术家的人格理想、艺术家的真性情等),论述更是独到精辟。发掘和探讨这一思想对更好地理解庄子的文艺思想和对当前的文艺创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庄子对文学的自觉和独立认识,是中国古典文论中承上启下、影响深远的一套认知体系。其中,庄子对作者的创作、读者的解读这两方面的认识,集中体现在“心斋”“坐忘”“得意忘言”“化而为一”等观念中。而在当代西方,我们能够从以罗兰·巴特为代表的文学家、评论家身上,看到对读者和作者关系的相近解读。罗兰·巴特基于象征思维非确定性原理基础上提出的“重新写作文本”的观念,把文本看成是多元意义本身得以实现的过程,与庄子的文学观念具有一体两面,乃至一脉相承的关系。他们的理论,共同为文学学科身份的确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文学活动的相关具体环节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郭沫若对待庄子的态度经历了三个非常不同的时期:浮夸时期,苦闷时期,匡济时期。在第一个浮夸时期(1924年以前),郭沫若对待庄子是充满浮夸的浪漫情怀的歌咏.把庄子哲学与西方的泛神论等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具个性与浪漫色彩的“文学化的庄子”;在第二个苦闷时期(1924—40年代),郭沫若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在对庄子的评价上。虽然其学术态度受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但基本上还是为我们客观地提供了一个“学术化的庄子”;在第三个匡济时期(60年代),郭沫若则完全用阶级论来评价庄子.于是有了一个“政治化的庄子”。郭沫若对庄子态度的这种戏剧化的变迁。不仅为我们展示了庄子哲学在现代中国的波折命运。而且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现代文人在政治环境的压力下个性逐渐走向毁灭的悲剧。  相似文献   

12.
鲁迅深受庄子批判精神和否定精神的影响。在讽刺艺术上,两者都将矛头指向所谓“大人物”或“好人物”,强烈的讽刺充满恶辣味;在思维方式上,鲁迅常用的“推背法”、“两相结合法”等均能在庄子著作中找到内在联系。鲁迅又对由庄子处世哲学所形成的精神胜利、自欺欺人的民族性格病态和游世混世的人生态度,及其隐蔽性和毒害性进行了深刻批判。因此,鲁迅既是庄子思想中积极价值的真正继承者和发扬光大者,又是庄子思想糟粕的最清醒最深刻的批判者。  相似文献   

13.
清代庄学非常繁荣,研究《庄子》的学者众多,优秀作品层出不穷;研究范围十分广泛,涉及义理、文章、考据等多个方面.清代《庄子》学的发生和繁荣,从学理上看是前代庄学在清代的继续发展,是学术自然发展的结果;从学术环境看是清代考据学影响下的产物;从社会环境、政治形势看则受明清易代和晚清内忧外患的情势影响.在多种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清代庄学出现了全面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14.
《庄子》一书对苏轼的散文创作影响深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在人格境界上,苏轼接受了庄子齐一万物的相对主义哲学观,形成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在创作观上,苏轼受庄子"物化""忘我"思想境界的影响,形成"虚静""忘我"的创作观。在审美追求上,苏轼接受庄子无待、天游的和与自然同一的思想,他的散文创作表现出对平淡自然的审美风格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本就嵇康现存的诗,指出其受庄子影响,来源于庄子思想的成分,并逐一分析其论题,指出他在哪些问题上、在什么程度上继承、发扬了庄子的思想精神。最后归结起来,我们可以认识到嵇康发扬庄子思想的表现是:1、不论看什么问题都以任情、任自然的观点为主;2、坚持庄子反儒教的立场;3、发挥庄子逻辑严密、概念准确的特色以及某些语汇的吸收、运用。  相似文献   

16.
《庄子》内篇的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了》内篇素被认为是庄子本人的作品,本探讨内篇七篇思想的内在统一与完整,阐明内篇七篇的思想内容是一个整体。各篇重点不同。递相延伸,最终合成完整的思想。完整把握内篇的思想,可以比较其与外篇、杂篇的不同以及老与庄的不同,这是分析《庄子》内篇思想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7.
庄子哲学及其内在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的思想世界既涉及庄子其人,也涉及《庄子》其书。作为哲学家,庄子的哲学追求与他的存在方式,往往呈现内在的一致性。从《庄子》其书看,无论就内在的思想系统抑或外在的历史影响而言,《庄子》都首先呈现了整体、统一的历史品格。从哲学思想的衍化看,庄子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首先通过《庄子》一书而实现,尽管在具体篇数、篇目的划分等方面,它曾发生了某种变化,但《庄子》一书始终作为庄子的思想符号和哲学载体而内在于并影响着思想史过程。庄子的哲学沉思以道为内在指向。作为形上之域的对象,道具体表现为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它所实际涉及的,则是广义的存在与人之“在”。  相似文献   

18.
自清初以来,以文章之学评注《庄子》的著作纷纷涌现,造成了庄学的新局面,其中以林云铭《庄子因》、宣颖《南华经解》、胡文英《庄子独见》、陆树芝《庄子雪》等最为杰出。论文对林云铭的传记文献试加梳理,同时,对其《庄子因》一书的著述宗旨略作推论。  相似文献   

19.
神话思维对《庄子》文本特征的形成有着深刻而内在的影响。它以具象言说事物的方式使《庄子》把哲理完全融入它的寓言系统,《庄子》已不仅是一般说理形象化。而且要是直接用形象说理,寓言本身既是手段是具有本体意义;神话思维不回避矛盾的原逻辑特点使《庄子》意象具有多面性,体现在文本上则是模糊混沌特征;神话思堆的隐喻性使庄子把自己的精神生活融入外物,并在超越外物的表述层次上使象征意义具有多义性,造成文本的开放性召唤结构。  相似文献   

20.
朱得之的《庄子通义》是现存明代最早的一部解庄著述,其在继承前人解庄成果的基础上,注重吸收阳明心学的思想,以心学解庄,开创了庄学的新局面.而其对《庄子》外、杂篇真伪的考论及对《庄子》、《列子》关系的辨析也对庄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