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面抗战爆发后的1937年8月,陕北公学在延安成立,李维汉是陕北公学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在陕北公学工作期间,始终坚持统一战线、抗战建国以及党性办校的管理理念,同时贯彻民主教育、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及学员间应同步学习等教育思想。李维汉管理理念和教育思想在陕北公学的贯彻,培养了一大批抗战干部,丰富了干部教育的内涵,不仅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奠定了中共干部教育的基调。  相似文献   

2.
忆陕北公学     
“七&;#183;七”事变之后,日本侵略者大举南下,国民党军队全面溃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作为一名热血青年,我怀着对日寇的切齿痛恨,凭着一颗报国之心,立志投笔从戎。我与两位进步同学一起,离开了山东惠民师范,混在逃难的人群中,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徒步2000多里路,终于到达延安,与来自全国各地的革命青年一起进入了陕北公学。  相似文献   

3.
邵式平是赣东北苏区和红十军以及闽赣苏区的创建人之一,是集革命家与教育家于一身的江西省省长。1949年5月,人民解放战争的怒涛排山倒海,邵式平率南下工作团回到阔别了十五年的江西,6月开始担任江西省省长,在这岗位上一直工作到1965年3月病逝。在发展江西教育事业的过程中,邵式平在省委、省政府领导集体内,始终是一位积极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教育在邵式平的头脑里总是处于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4.
记事 12月27日,生于江西省弋阳县七区邵家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读私垫,学《三字经》、《百家姓》、《昔时贤文》、《幼学琼林》等书。父丧,辍学。秋,考入弋阳县高等小学校。在校三年,与方志敏为同班挚友,俩人均品学兼优,课余研究新学,抨击时政。五四运动爆发后,和方志敏组织青年举行示威,走上街头,  相似文献   

5.
邵式平是赣东北苏区和红十军以及闽赣省苏区的创建人之一,是集革命家与教育家于一身的新中国第一任江西省省长。毛泽东曾称赞说:“邵式平不错,能武能文。”苏区时期他和方志敏一起创办了赣东北军政学校。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过陕北大学教务长、抗大二分校副校长。有着丰富的教育工作经验。1951年初,中央重工业部决定在南昌建一个飞机厂,指名邵式平担任建厂委员会主任。建厂之初,困难很多,矛盾重重,最突出的问题是技术力量缺乏。这年8月,邵式平决定办洪都技工养成学校,并自告奋勇担任校长。  相似文献   

6.
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近30年学术界对邵式平生平及思想的研究成果。随着原始资料的整理出版、研究专著及论文的发表,学者们集中探讨了邵式平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思想,提出系列深刻独到的学术观点。但纵观现状,邵式平研究仍有进一步加强、深化、拓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把这项工作作为实现党的民族纲领,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关键环节.陕北公学成立以后特别是陕北公学后期加强了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的培养工作,先后组建蒙古青年队、少数民族文化工作队、民族部,开始了早期民族高等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8.
江仁生 《江西教育》2004,(17):43-43
每当我看到《江西教育》杂志上“江西教育”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教育省长”邵式平来,斯人已去,风范长存。  相似文献   

9.
邵式平(1899-1966),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传奇式的革命生涯人们早有听闻,但是作为教育家,他的独特的教育思想则鲜为人知。纵览邵式平革命教育生涯:从土地革命时期的苏维埃教育到抗战时期的中央党校、陕北公学、抗大教育;从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地区教育到建国后的江西教育;尤其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他在创办江西大学、江西工学院等一批普通高校的同时,创办了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江西工业劳动大学和江西科技大学等一批半工半读学校,致力于多层次、多形式地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饮誉全国;1958年,他接受江西师范学院的聘请担任名誉教授,一月之中,四次到校为师生讲授《关于社会主义教育学的若干问题》。共大创办后,他又于六十年代初多次到总校讲授教育学,强调“教育学就是研究和  相似文献   

10.
五卅运动后,邵式平受到李大钊抽派北京的共产党员与革命青年到内蒙古去从事农事运动的启发,在暑假期间回到家乡后,开始从事农民运动。1926年,邵式平回到家乡弋阳县开展党组织建设活动,不久调任景德镇工作,面对景德镇党组织的诸多困难,邵式平依据革命形势整顿与改造党支部。在弋阳与景德镇期间,邵式平将当地党组织与革命发展的具体形势相结合,采取以工农为主、知识分子为辅发展党员;整顿党员思想、树立革命信心;整顿组织、清除投机分子,统一党组织等一系列措施,有效地完成了党的建设工作,推动了党组织的发展壮大,促进了革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同志们!今天开学。你们开过几次学了,很多人毕业了。你们从全国各地,从战区,从后方,从南洋群岛,从几千里、几万里的地方来了。今天举行第二期的开学典礼。我想,中国共产党对于今天的开学是很高兴的,因此,我很光荣地代表中国共产党欢迎各位同志。(鼓掌)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邵式平诞辰110周年.这位曾被誉为新中国的"教育省长",具有丰富的办学经历和教育思想.他主张教育必须面向工农大众,通过创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等实践,形成了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教育思想.他作为省长,重视教育,领导并参与了许多办学实践,对今天的领导干部具有示范作用,他的教育思想,对发展今天的教育事业仍有启迪.  相似文献   

13.
已故江西省省长邵式平同志十分重视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1957年3月19日,邵省长给周恩来总理写了一封信,反映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受到周总理和国务院第二办公室及教育部的重视。时隔35年,《江西教育》摘要刊登此信,我觉得很有必要,很有意义。 邵省长在这封信中,指出当时我国中学教育中的突出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有关政治思想教育课程很少,这与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任务不相适应。(二)中学《文学》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与当前社会主义革命斗争脱节。部颁教材中反映现实生活,反映我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斗争内容的  相似文献   

14.
时值初冬,当我走进原省政协副主席、邵式平同志的夫人胡德兰老人居住的庭院,一眼就看到几丛翠竹,那高雅峻拔、青翠欲滴的神态,令人感到幽静、清爽。在悬挂着邵式平同志遗像的小客厅里,聆听这位八十二岁高龄的老人,对已故邵式平省长的教育生平的深情回忆。 老人微笑着说:邵式平一生跟教育有缘——  相似文献   

15.
16.
在当代中国教育发展史上,邵式平的名字是和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是共大创始人.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们检查了一下我省教育厅对中等学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问题,我感到有些地方是值得提出来研究的。 一、有关政治思想教育课程很少,这是当前中学教育中突出的现象。根据教育部规定的中等学校课程表,初一、初二、高一根本没有政治课,初三、高二虽然规定有一节政治课,但未开课,高三则只有一节宪法课。如果按教育部对初中、高中课程安排表计算一下,学生从初中一年级起到高中毕业为止,6年期间,授课总时数(以小时计算)与授政治课(包括政治常识,社会科学常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内)的时数的比例是377:8,即政治课仅占2.1%。再就初中来说,仅有初三才排有政治常识,其授课总时数与政治课的比例也是很小的,即184:4,政治课也仅占2.1%。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中国教育发展史上,邵式平的名字是和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是共大创始人。江西是个农业省,如何把农业搞上去?这是历届省委、省人民政府领导人萦绕于怀的问题。邵式平省长走的是一条发展教育、改造农业的道路。邵式平说:“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改造农业是一个根本问题。没有大批新军在群众中起作用,改造我国的农业就不可能。如果我们培养了大批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分布在群众中,就能把我们的农业改造好。”这集中反映了邵式平创办共大的指导思想。1957年冬,江西组织5万名干部奔赴山区,建立了上百个国营综合…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年代,江西早期的农民革命运动领袖、红十军创始人邵式平同志是我党一位著名的活动家、政治家和忠于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坚强战士。毛泽东同志称赞他是“能文能武”的人才。和秀才们比高低一九一九年夏,邵式平从县学堂高小毕业了。这时的科举考试已经废除,在乡亲们的眼里,他等于前清中了秀才一般。按家乡弋阳县邵家畈的族规,凡中了秀才的同族人都可以得三年学租,可是村里的财主和几位老秀才拒不承认式平能顶个秀才。并扬言“欲算秀才者,与吾等真秀才比试比试也”。邵式平本不想要那几十担谷子学租,但为了长长穷人的志气,压压这些财主和老朽们的傲气,欣然同意和他们比试一番。考试由本地比较公正的私塾先生主持,他出了两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创办高等教育的历史进程,体现了我们党充分的文化自信。从湖南自修大学到陕北公学,中国共产党人创办的高校因其教育救国的价值取向、对时代进步和社会变革的率先响应以及教育理念和方法上的超前性和创新性而独领风骚,成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源头。其求实、求进的特征已经融入今天大学的血脉,构成今天教育系统文化自信的基石。对毛泽东等共产党人早期创办高等教育的本土经验进行梳理、阐释,有助于进一步从教育的角度树立文化自信,坚定历史自信,更深入理解和践行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等重要论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