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盛坚 《教师》2010,(14):33-34
本文探讨了在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在课程研制的课程设计、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几个环节的审美性应用,并对信息技术在课程内容和课程形式审美性中的应用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艺术课程教学软件以其科学性、教育性、形象性、审美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艺术课程教学软件的特点出发,分析软件开发中应当渗透新的课程理念以及同信息技术整合应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物理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材性课程资源是课程的素材或来源.现实生活和学生中素材性物理课程资源有认知差异、生活和技术应用、活动体验、自然现象、信息技术和素材条件型等,但这些资源在教学中还远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正确的利用。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类课程设置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缺乏系统性、全面性,会计专业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差,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强会计专业教学中信息技术类课程改革与建设迫在眉睫。本文在信息技术类理论课程的实践与整合两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指出会计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加强实践环节中的分项实验、分科实训和综合实训,并使课程之间实现整合与衔接。  相似文献   

5.
电子学档是实现过程性评价的有效工具。本文在分析电子学档特点和功能的基础上,探讨了电子学档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中应用的可行性,设计和开发了适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应用的电子学档,着重介绍了电子学档应用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五种方式,以期为信息技术教师开展客观而有效的学习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出现了一些模式策略上的变化,主题教学策略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目前这种策略在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中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本文对信息技术主题教学的一些基础理论性的问题做一定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赵薇 《黑河教育》2010,(1):62-62
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得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探索在职校机械制图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有效的支持教学的途径,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学习过程在教师的主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整合。在课程教学加强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及绘图技能的培养,并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最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7,(21):161-162
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等相关理论的阐述,研究探讨了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课程教学工作中的作用,进一步深入总结了信息技术应用现状,阐明了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讨论了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程教学整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条重要途径。为此,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在积极探索、尝试应用信息技术实施新课程的方法。为了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使信息技术最终成为支持和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效手段,必须树立以下几个观念。  相似文献   

11.
为更好地培养师范生的信息素养,高师信息技术课程应加强师范性的研究。本文理论结合实际,对如何把握高师信息技术课程的双重目标、多样课程形态和基本教学策略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2.
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集中表现在整合的多元化、建构性和生成性等方面,表现为技术的应用得到充分发挥、课程目标得到充分关注、人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但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仍然只是新型教与学方式的“花瓶”,不能在日常教学中推广应用。只有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内涵拓展到“技术-课程-人-社会”四位一体“整合的有效性”范畴上,坚持多元化与标准性、建构性与接受性、生成性与目标性相统一,才能更好地得到社会认同与接纳,得到大面积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由美国的威廉.赫德.克伯屈教授创立发展的"设计教学法"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冲击。Authorware作为一门高职院校开展的计算机操作课,实践性强,应用广泛,课程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因此,在Authorware课程中应用设计法教学能很好的发展学生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发展智力。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评价迫在眉睫。它是在学校的基础上进行的,面向学生、教师和课程本身的评价,是面向过程的形成性、发展性和开放性评价。应努力坚持校本课程评价的6大基本原则,付诸信息技术学业评价实践,实现评价的民主化、人性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5.
目前,许多中小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教学以及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的整合,不但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信息素养,而且还能培养创新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自诞生至今并不很长的发展历程中,尽管信息技术教育者大多充满激情与梦想,但是质疑、退缩、困难也一直常伴左右.新课程改革十年后各科课程标准重新修订而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仍无踪影的现实,更加凸显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堪忧前景.该文基于这种背景,回顾与概述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历程与争议,畅想了信息技术课程核心价值的可能方向:工具性的夯实与保持,即平衡大众技术与精英技术的关系,关注技术应用中学生的精彩观念;人文性的丰富与拓展,即彰显信息技术课程的思维价值,融入技术史与技术哲学的知识与思想,明晰技术应用的可能风险与合理定位.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不断应用,各行各业都开始了信息技术课程的使用,而初中教育阶段也开设了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新兴的内容。微课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被教师所应用,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主要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关于微课程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讨论,并且提出了一些帮助微课程更好实施的有效举措,得以让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程开展得更加顺利。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世界主要国家的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形态有:并存、应用、独立三种。其中,并存是指信息技术课程通过独立设置课程和一般课程应用来实施的类型。这是主流类型,为多数国家所采用。应用是指在学校课程设置中,并不把信息技术作为独立课程设置,而是把其内容分散到各个学科中作为其学习的应用来实施课程的类型。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教育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新视点和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用)》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那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首先要理解它的内涵,这样在教育教学中才能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在设计教学组织结构、教学内容等各方面才能更好地融入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