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央视报道,一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面对做不完的作业,发出了怀念幼儿园的感慨。小小少年已知愁滋味而开始怀旧,足令大人心酸。但我也知道,即便在许多幼儿园,儿童们也已不堪重负,被他们的父母拴在“早期教育”的战车上,学习十八般武艺,而且收费十分昂贵。更有甚者,将开发的主意打在了母亲的肚皮上,名日“胎教”,[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有个小男孩在上幼儿园的途中碰到一位老奶奶。“小朋友,天气这么冷,还上幼儿园啊?”陌生的老奶奶心地十分善  相似文献   

3.
烦恼1 不愿去幼儿园 辉辉妈妈:我家孩子没上幼儿园时.特别向往上幼儿园。可真正开始上幼儿园后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几乎每天醒来睁开眼睛就说:“妈妈。我不要上幼儿园。”我询问原因,而他的回答每天都不一样:“小朋友不喜欢我。”“我没有好朋友。”“老师训我”……我觉得可能是老师不关注他引起的。  相似文献   

4.
我们经常听到家长们在一起谈论自己的孩子:“我的孩子真能干.一岁就能背儿歌,两岁就能认很多字了.”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上的是某某幼儿园,那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可好啦.我孩子上了一期就能写字了。”面对这样一种现象.我们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到底谈如何去面对呢?  相似文献   

5.
林希 《神州学人》2000,(5):37-39
4.午后幼儿园 午后幼儿园的老师是南斯拉夫人,叫亚斯娜。她是一个50岁左右的胖太太,人很慈祥。 郭闽刚入园的时候,亚斯娜太太让我陪着郭闽,可我只陪了20分钟就想回家。亚斯娜太太很担心:“他要是哭了怎么办?”我笑了:“放心吧!我的孩子自18个月上幼儿园,从来就没有哭过!” 我说的是实话,想当年,接送儿子的任务是他爸爸负责的。近乎全新村的人都知道他们父子:“那跟在小郭自行车后面颠啊颠的‘小小郭’上幼儿园总是那么快快活活的。”那些每天为孩子不肯上幼儿园而发愁的家长看着更是羡慕。 郭闽和爸爸的关系在那时要比…  相似文献   

6.
尽管教育界和其他相关领域的许多人士对于“双浯教育”是否该在儿童时期进行存在很大争议,“双语教育”还是出现了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甚至现在全国各地,各种形式的所谓“双语”幼儿园遍地开花,出现了鱼龙混杂的局面。许多年轻的父母在给孩子选择幼儿园的同时.也经常把所选幼儿园是否有“双语教育”作为衡量该幼儿园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尺,而许多幼儿园也投幼儿家长之所好,大力鼓吹和兴办“双语”幼儿园。  相似文献   

7.
崔利玲 《早期教育》2007,(12):34-36
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很多幼儿园在上等级、创示范的过程中成绩斐然,但是上了平台之后吃老本的思想又让幼儿园信誉大幅滑坡。我们只有创设不断进取的文化氛围,才能够让幼儿园长久赢得社会的认同.获得家长的认可.  相似文献   

8.
从社会学分析视角来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不仅体现在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的“小学化”,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教学定位的“小学化”特点。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有很多,不仅有家长传统教育理念以及幼儿园办园宗旨带来的影响,缺乏完善的监管机制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解决上述问题,不仅要有效转化家长的教育理念,还需要尽可能地端正幼儿园的办园态度,同时教育主管部门要对幼儿园的教育监管机制进行有效的优化。  相似文献   

9.
课堂 情韵     
孟宪义 《新作文》2004,(12):26-26
每当我们给在上幼儿园的小儿女开玩笑说:“你今天不上幼儿园,行吗?”他们干脆响亮的回答是——“不!”;每当我们对正在发烧的小学生说:“你正在发烧.上不上学?”他们决绝不疑的回答是——“上学!”在我们探寻这其中的奥妙时,总不能忘记:早上送他(她)们上幼儿园时,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下,广大幼儿园出现了教育科研的热潮,以“科研促教改,向科研要质量”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幼儿园开展教育科研,对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和凝聚力,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工作兴趣和热情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教育科研成为幼儿园和教师的一种追求,成了不少幼  相似文献   

11.
“园本教研”是一种立足于本园,并以本园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有效解决本园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切放点,以提升教师群体专业化水平,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深化幼儿园新课程改革为目的而进行的研究学习形式。但目前部分幼儿园“园本教研”的实施状况不容乐观,研究型人才缺失,教研层次偏低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幼儿园“园本教研”的实施。本文就当前幼儿园“园本教研”质量偏低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旨在集思广益,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让“园本教研”真正根植于幼儿园,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幼儿园内涵发展,打造幼儿园园本特色的亮丽风景 。  相似文献   

12.
大家从幼儿园起,就开始学数.那时学的数,总是和量连在一起.例如,2只橘千,3个皮球等等.进了小学,大家又不满足于具体的量了,而开始学习比较抽象的数.这时,“2”这个数不仅可以表示“2只橘子”,还可以表示“2只苹果”、“2本书”、“2个人”……它的意义更广泛了.从量到数,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13.
对孩子来说.上幼儿园是一件“冒险”的事:他们第一次离开家.第一次孤身进入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成人和小朋友.第一次开始集体生活。而对于即将把孩子送到幼儿园的妈妈来说.如何为孩子做尽可能充分的准备.如何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都是妈妈困惑的问题。面对即将来临的幼儿园新生活.宝宝和妈妈都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14.
杨志强 《家庭教育》2007,(11X):26-27
园园4岁.刚进幼儿园时哭闹过一阵子.后来又挺愿意上幼儿园的。但是.上个月有一个星期和父母出去旅游.没去幼儿园。结果回来后.每天早上醒来就嚷着不去幼儿园,到了幼儿园就大哭,比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哭得还凶。妈妈每天都“狠心”地把他交给老师.转身就走.但心里却很矛盾;怕他哭得太厉害.反而有抵触情绪.会越来越不爱上学了。此时是坚持送他上学.还是先在家里待一段时间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学前教育研究》2007,(10):F0002-F0002
陕西省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幼儿园始建于1956年.是一所部队主办的全日制幼儿园,现有在园幼儿300余名,教职员工40余人。该园是陕西省示范幼儿园、西安市一级幼儿园、西安市绿色幼儿园、西安市家长放心幼儿园、陕西省少儿艺术家示范园地。曾多次荣获“区级目标管理优秀单位”“素质教育优秀单位”“教学目标评估优秀单位”“卫生保健先进园所”等光荣称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唐若水 《教师博览》2004,(12):20-20
说到“隐私”,人们总觉得仅是成人的事,而与孩子,特别是幼儿并不搭界。但加拿大人却认为,幼儿其实也有他们的隐私,成人对其理应尊重和保护——某些“丢人的毛病”。幼儿往往时诸如尿床之类的“毛病”十分敏感,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缺陷会使自己在同伴面前“丢人”。故不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教师,都不应在小伙伴们面前提及,更不宜挖苦、打击。  相似文献   

17.
在“森林”里上幼儿园?没听说过吧?在德国的慕尼黑就有这样一个幼儿园,叫“森林幼儿园”。它原来是一个非常美丽的自然公园,园内有成片的白桦林和灌木丛,有碧绿的草坪和清澈的溪流,环境十分美妙怡人。  相似文献   

18.
轻功     
一次,我到幼儿园接弟弟回家。因为下雨,幼儿园门口有许多水坑。 我们刚走出幼儿园门口,就看到一个小朋友十分认真地对她妈妈说:“妈妈,我们幼儿园门前的水坑可大了,我用轻功都飞不过去!”  相似文献   

19.
一、超前与适时的考察——从美国的“拒绝教育”传统说起 30多年前,在美国内华达州发生了一桩奇特的诉讼案:一位母亲仅仅因为自己3岁的女儿伊迪丝认识了字母“O”而把女儿所在的幼儿园告上了法庭。案件以幼儿园败诉而结束,这位母亲获得1000万美元的赔偿。伊迪丝的母亲认为,  相似文献   

20.
提倡以幼儿园为本位的教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研究能够帮助教师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基于行动的幼儿园园本教研”则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在实施“基于行动的幼儿园园本教研”时,“纪录”是十分有效的工具。幼儿教师应学做有研究价值的纪录,提高教学研究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