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晚清时期是小说出版的繁盛时期,在中国出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据陈大康<中国近代小说编年>一书统计.  相似文献   

2.
李栋辉 《编辑之友》2011,(2):115-118
中国近代是一个动荡、转折的时代,其历史包括晚清(1840—1911)和民国(1912—1949)两个阶段。晚清时期是引进西方文化的阶段;民国以后,则是西方文化在中国植根与发展的阶段。晚清出版业的变革与列强对清政府的军事打击和文化侵略息息相关,其中伴随着诸种复杂的斗争与冲突,如国内外政治军事斗争,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斗争。正是在冲  相似文献   

3.
《浣纱记》的作者梁辰鱼是昆曲发展史、散曲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之一,他与中晚明时期一大批著名的戏曲作家、散曲作家、曲论家均有过交往,如李开先、张凤翼、高濂、沈仕、金銮、王稚登、徐渭、王世贞、潘之恒等;这些人或与其交厚,或对其生平、思想、创作有过影响,亦有受梁氏影响颇深者。探讨他们交往的相关情况及相互影响,不但有助于研究梁辰鱼的生平、思想和创作,亦有助于判断梁氏在当时及后世曲坛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李亚娟 《编辑之友》2017,(6):97-102
“小说界革命”兴起后,晚清报刊小说被赋予鲜明的政治功用性,小说地位得到明显提升,成为启蒙利器.但自光绪三十一年起,报刊小说格局发生新变,小说创作实践与“新小说”理论渐行渐远,小说的快速商品化促使娱乐压倒启蒙.晚清报刊小说的崛起源自被动式的政治热情,但其演转离不开对自身文体本质的能动性追求.晚清报刊小说注定是一场步步深入的渐变式文学变革,在平衡自身艺术品格与社会政治生活的矛盾与张力中找寻出路,并将成为日后中国现当代小说现实主义品格的基本动机和起源.  相似文献   

5.
浙江书局是晚清官办书局中规模较大、刻书最精的刻书机构之一,刊刻了大量经史子集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图书典籍。浙江书局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编辑校勘队伍,依托浙江藏书家和藏书楼众多的优势,再加上有充裕的刻书经费作保障,其所刻图书以精品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6.
李岚 《历史档案》2006,(1):92-98
《申报》原全称《申江新报》,1872年4月30日创刊于上海,是最早的中文报纸之一(晚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经历了清末、民国直至上海解放,历时77年零26天,出版25600(25599)期的《申报》,是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存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王征 《历史档案》2021,(3):45-53
《中俄陆路通商章程》是晚清时期中俄两国签订的有关陆路通商贸易的一个专门条约.章程自同治元年(1862)签署后,按照条款约定的修约期限,在其后的50年间共经历了 7个修约期,完成了 3次有效修订.通过这一章程的签署与修订,俄国凭借与中国接壤毗邻的地理优势不断索取陆路通商特权,将势力向中国内地渗入,进而不断扩大其在华利益....  相似文献   

8.
清朝晚期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国内救国图强的改革变法,使得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学思想走进国门。翻译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途径,其中法政书籍的翻译活动影响尤其显著,其对中国近代法政转型的影响颇具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周宁 《兰台世界》2006,(1X):66-66
1.初次相识。1882年吴汝纶丁忧服满,暂代天津知府。天津乃京畿重镇,此刻又值对朝鲜用兵前夕,公事异常的繁忙。一天。吴正忙于处理公牍,忽闻门外有人求见,还没等弄清来何人,一个30左右的青年已径直闯入。吴上下打量了一下,十分的面生,不知在何处曾与相识。正在纳闷之际,青年已自报家门:“知府大人,晚辈乃南通张季直,现在吴军门(吴长庆)幕下谋生,久闻大人盛名,今天有幸随吴军门移防天津,特来请教。”  相似文献   

11.
清末延长油矿创办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春海 《历史档案》2005,(2):92-95,131
2005年是陕西延长油矿创办100周年。清末所建延长油矿为我国近代石油工业的发端,在中国石油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颇值得研究者重视。本文依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外务部档案和相关资料,就清末陕西延长油矿的艰难创办过程,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这几张老照片,是从《明信片清末中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一书里选出来的。作者王佳楠、蔡小丽是移居英国的中国画家,是这些明信片的收藏者。这些明信片,就是他们十余年来在国外各地的邮票店、拍卖行、街边小摊儿收集来的。书中收录了百余年前的明信片200多张,明信片的画面上除了所绘的图片外,所摄的照片就占三分之二,都是当时来华的外国人拍照的。我感兴趣的也正是这些100多年前的老照片。这些老照片,几乎都是我从未见到过的。谁能想到,当年仅仅作为邮传的明信片上竟悄然储藏着一幅幅已然消逝的清末中国风貌图呢?明信片上的…  相似文献   

13.
徐春峰 《历史档案》2008,(4):70-74,101
辛博悌,汉译名又为兴顺①,原名伯特伦·伦诺克斯·辛普森(Betram Lenox Simpson),笔名普特南·威尔(Putnam Weale),英国人.父亲辛盛(Clare Lenox Simpson)久任中国海关税务司要职.关于辛博悌其人其事,目前仅见<庚子使馆被围记>②和<外国记者与近代中国>③两书,唯都是寥寥数语,未见介绍辛博悌在清末的具体活动.  相似文献   

14.
陆军贵胄学堂是20世纪初清政府建立的一所皇家军事学堂.本文试对该学堂创建的背景、人员构成及教学管理、产生的问题、停办原因及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5.
近代商人组织的研究,已经成为史学界关注的热点课题,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但关于该课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上海、天津、苏州等沿海城市,对内陆城市商人组织的研究明显不足。成都是中国内陆的中心城市,素以商业闻名,但关于成都商人组织的研究只有清末时期的商会略有涉及,而对清末民初成都工商同业组织的研究基本阙如。  相似文献   

16.
田东奎 《历史档案》2006,(3):97-101,129
清末宪政为什么没有成功?这是法史学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建国前,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仅限于政治层面的探讨,没有涉及具体的制度安排。建国后,受革命优于改良史观的影响,法史学界、史学界众口一词地认为,清末宪政是一个愚弄人民、阻挠资产阶级革命的骗局。20世纪80年代后期,法史学界逐渐摆脱了定性史学的研究范式,开始关注清末立宪过程中形成的大量文献资料,并重新诠释清末宪政过程中形成的大量文本。于是,一些学者经过潜心研究认为,清末宪政不是骗局,清政府的态度是认真的,并有长远的规划。我们认为要了解清末宪政失败的原因,就不能不考虑清末宪政的动因。清末宪政的缘起,表面看来,似乎是清政府顺应历史潮流,满足人民和立宪派立宪国优于专钼国的呐喊,地方督抚的强烈呼吁,消弭革命,响应西方列强进行最低限度的改革,等等。这些理由,应该说很充分了,但仍不足以解释清政府推动宪政的真正动因。  相似文献   

17.
窦坤 《历史档案》2007,2(3):70-76
名片为社交中的交往媒介,中国早在秦汉时期已经出现.清末开始采用西式名片,其形式与意义均与中国古代名片不同.本文利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立图书馆莫理循文件中大量的名片档案和北京市档案馆所藏档案中的名片资料,说明清末民国时期名片三个发展阶段的变化及其功能、特点和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在社会交往中的反映,以及中国人在接受外来文化过程中的某些特性.  相似文献   

18.
在天安门广场维修工程施工中出土一块汉白玉牌匾。这块石匾重约一吨,上书“四行储蓄会”五个字,专家称:这么大的汉白玉牌匾很少见,这块牌匾是民国中期,即本世纪二十年代的产物,对北京早期商业银行和私人银行的历史沿革研究有参考意义。“四行储蓄会”之“四行”是盐...  相似文献   

19.
一、"最于开通风气有力量的,就是演说"演说与白话报纸、阅报处、讲报处和戏曲等一起,同属清末民初有识之士对社会下层启蒙的主要形式。演说或演讲与另一种叫作"宣讲"的启蒙方式有一定  相似文献   

20.
作为清末主管交通发展的中央政府职能部门——邮传部,由于它制订干路国有政策而引发了四川保路运动,进而导致清王朝的灭亡,因此,对它的研究在今天看来十分有意义。目前,关于邮传部的资料最为集中的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其珍藏的达60多卷的卷宗资料,是我们研究该部的主题支撑。再加以报刊等辅助资料,清末邮传部的面貌得以清晰地展现在后人的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