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汪金英 《今日科苑》2007,(10):79-79
我国1997年新刑法专节规定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这是环境刑事立法方面的重大发展与进步,但刑法生态化要求将生态原理引入刑事立法领域,这使环境刑事立法更加符合生态规律要求,在这一点上,我国目前的环境刑法理论仍无法满足生态化刑法的要求,从而陷入“绿化”困境。  相似文献   

2.
文概述了国内外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及其特点,并分析了造成我国环境污染加剧、环境恶化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加强环境保护法的公德意识与治理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论环境污染与环境公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及其特点,并分析了造成我国环境污染加剧、环境恶化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加强环境保护法的公德意识与治理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工业企业对环境的侵害是一种特殊的侵害方式。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工业企业对环境侵害问题日益凸显,而针对环境侵害的法律制度却不够完善。分析了工业企业环境侵害的特征,提出了追究工业环境侵害法律责任的必要性和如何完善环境法。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在我国突发性污染事故频繁的严峻形势下发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重要意义。在简要介绍国外环境责任保险主要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有关立法,采取自愿投保与强制投保并重原则,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适当扩大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范围,完善配套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百科知识》2013,(7):66-68
上世纪20年代以来,由于自然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自然保护区作为保存自然生态和使野生动植物免遭灭绝的主要手段,得到迅速发展。自然保护区是生物物种的"贮存库",它拯救了一大批濒危动植物,也为人类发展所需要的能源、食物、原料、药品提供了丰富的来源。自然保护区还是进行自然保护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研究生态和环境变化的规律以及珍稀物种的繁殖驯化提供了特别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6,(11)
环境污染引发的生态环境破坏、人身健康损害以及公私财产损失等问题逐渐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实行最严格的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发挥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对环境司法、环境监管的技术支持作用。通过对我国现阶段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机制发展现状的研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机制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环境污染和环境恶化问题也日益突出,我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人们的生存环境,这些环境污染和变化与人体有着怎样的危害,本文针对环境污染对人体危害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相应的综述。  相似文献   

9.
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005年至2006年,山东省人大城乡建设与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会同省环保局,邀请清华大学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的专家教授参加,开展了世界发达国家、印度以及国内兄弟省市的环境资源立法与可借鉴的研究。通过学习研究国外和省外的先进经验,为山东省"十一五"以及之后几年的环境资源立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该研究由立法机关牵头,行政执法部门执行,高等院校专家学者参加,理论联系实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提高地方环境立法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受到鉴定专家的高度评价。运用比较科学方法,探讨在同等经济发挥发展水平下各国环境立法的成功与失败,用全新的管理理念指导我省的地方立法工作,有利于我们广采它山之石,避免走他国的曲折之路,是本研究课题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10.
世国 《青海科技》2014,(5):92-93
<正>自20世纪50年代起,发达国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集约化养殖,在城镇郊区建立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由于每天有大量粪便及污水产生,难以处理利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60年代,日本用"畜产公害"概念高度概括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与此同时,许多发达国家迅速采取措施加以干预和限制,并通过立法进行规范化管理。日本:70年代发生严重的"畜场公害",此后便制定了《废弃物处理与消除法》  相似文献   

11.
高梅 《科教文汇》2009,(30):107-108
在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甚嚣尘上的今天,环境道德教育似乎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我们的学校教育似乎还停留在环境教育的初级阶段,止步不前,见效甚微。环境人权和环境道德教育一样在教育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而现有的环境道德教育只注重道德规范的灌输,缺乏权利意识教育。尤其学校环境道德教育更应该强调环境人权,这种意识要从早培养。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以及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防治矿山开采对资源及环境破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环境事业的不断发展,环境教育立法的重要性日益突显。我国目前环境教育滞后于环境保护事业发展需要,环境教育立法亟待完善。日本在《环境教育推进法》等相关立法中,为唤起国民对环保活动价值正当性的自觉、认同与实践的意欲,在立法中确立了关于"社会参与"的激励原则,对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与意义,值得我国在今后的环境教育立法中加以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博弈论思想,对国际贸易双方分别与本国政府的环境规制进行博弈分析,发现如果不能合理地把环境成本内化为商品成本的情况下,加之各个国家对环境污染管制的严格程度存在着空间的不均质性,将出现通过国际贸易渠道,转嫁环境污染的问题。从发展中国家角度分析,如果为了鼓励出口创收而放松对出口企业的环境污染监管,未能将环境污染成本内化,则出口环境污染密集型产品相当于出口国政府通过出口帮助进口国承担了环境污染治理费用。环境污染成本内部化的路径选择包括庇古税、环保补贴、排污权的初始分配、科斯式排污权交易、环境损害责任保险制度等。  相似文献   

15.
环境管制下FDI、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考虑了环境管制因素下FDI、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问题,并运用联立方程模型检验中国1996-2008年期间三者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各自的主要影响因素.方程估计结果显示:(1)人均GDP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倒U型库兹涅茨曲线.目前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作用存在差异化,具体表现在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将对环境污染起到抑制作用,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则加剧环境污染.(2)FDI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相互的促进作用,FDI与环境之间表现为FDI加剧环境污染.环境管制抑制了FDI和污染排放量的增长,对环境保护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江西新农村建设中环境污染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我省农村环境的现状,阐述了农村环境污染的成因及危害,指出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已成为影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农业面源污染正在成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并提出了我省新农村建设中环境污染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何亮 《大众科技》2006,(5):171-17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与日俱增.面对一些新型环境污染,主要有光污染、热污染、气味污染、低频噪声污染、视觉污染等造成的纠纷,环保行政管理部门遭遇法律空白.为应对这种情况,文章提出要从新型环境污染的立法、新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新型环境污染的控制3个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对内蒙古近年来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的变化特点以及利用2002—2012年间有关经济与环境相关数据,采用计量模型对内蒙古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内蒙古人均GDP与环境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之间呈"N"型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内蒙古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艳霞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12):145-146
分析了国外的循环经济立法现状.提出了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基本思路。我国循环经济立法体系的完善要立足国情.应加快制定有利于促进国家与地方建立循环型社会的相关行政法规;应抓紧制定《清洁生产促进法》的配套法规及资源回收利用的规定;应尽快制定《环境污染税法》;应研究制定《循环经济促进法》。  相似文献   

20.
王广恩 《科教文汇》2008,(23):209-20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大规模展开,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环境侵权现象成为我国的一大社会问题。环境侵权作为一种新型侵权行为,在我国立法上仅见于一些零散的规定,尚不尽完善;而在理论层面也欠缺深入、系统的研究,文章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环境侵权的概念、认定、归责原则、相关制度的完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希望能对该领域的学术研究和相关制度的完善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