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有:大学生创新意识缺乏,主动性不强,不善于把握机会和创造条件;大学生的创新知识基础相对薄弱,高校在培养中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学方法单一,思维缺乏创新;创新成果缺乏,创新技能不强。针对这些问题,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结合新形势下学校以研促教,以教促改的发展思路,构建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模式,即以专业导论为引导、以专业知识为主体、以自主研究为牵引、以科研创新训练为平台,进一步强化质量监督和过程控制,全面促进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2.
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新工科背景下,需要加强对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这也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在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中,分析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现状及改革的不足,包括:缺乏实践创新意识、专业缺少特色;以输出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合理;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与课程改革相对滞后.提出对策:构建实践创...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工程训练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工科最新研究实践以及工程训练教学改革需求,探索了新工科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模式,并以三相异步电动机为例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框架.该模式以实践产品群为主线,以实践项目为载体,融合传统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模块,新增新工科实践教学内容,重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项目群驱动知识、能力、实践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该文从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方法改进,以及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实施方案等3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创新尝试。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将传统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转变为多元协同合作的创新能力培养方式,全方位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针对财经类院校新工科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以新工科+财经为特色的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方法和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等。实践探索以新工科改革为牵引,以双创竞赛为推手,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为依托,构建财经类新工科建设的方法和模式,为地区特色专业新工科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对照新形势下国家制定的新工科建设要求和学生培养目标,以工科专业基础课制图类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建设为例,分析讨论该类基础课实践环节的教学模式和实施现状.根据多年一线教学的工作经历,探讨提升该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构想和对策,并提出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7.
郭金妹  张建荣  陈磊 《科教导刊》2019,(12):113-115
2017年年初,教育部在上海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上达成了"‘新工科’复旦共识"。随后,教育部公布了关于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国内高等工程院校便掀起对"新工科"探索和实践的热潮。本文响应国家号召,在"新工科"背景下将工程教育改革落于实处,以"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这一专业基础课程为抓点,针对传统教学过程,探索基于CDIO主动式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实践弹性教学过程、坚持以赛促改、引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等促进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改革有效举措,推进"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针对地方院校探讨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计划环境推进实践内容的更新优化设计,通过院校资源整合和共享环境改革调整学习及考核方法、研究校企联合培养环境协同创新教学模式以及转型改革发展环境改变教学理念。融合新工科背景下的多环境构建理工科专业"四层次四方位"实践教学体系模式,该模式有助于高校各种资源有效整合优化和强化联合交叉学科培养,以及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实践创新能力和促进理工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型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工科要求高校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电工电子基础实验作为高校实践教学环节,在新工科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者在深入分析当前电工电子基础实验教学的基础上,改革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提出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建设多元化线上学习资源,实现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同时,重构实验课程体系,改革实验成绩评价方式,切实提高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下经济的飞速发展急切需要新工科人才的支撑,国内外高校迫切需要面向未来输送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新工科人才。本文以现阶段科技发展的热点为切入点,探讨新工科背景下的能动类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与要求,探索了能动类新工科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以致用、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人才,是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而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着指导思想不明确、办学方针的偏差、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等问题。在这种状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用人单位也存在着用人误区。因此不得不认真思考艺术设计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法问题。要针对现代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培养学生以自我为核心的独立思考、综合运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让学生顺利掌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方法和现代设计的创新思维方式,学会逆向思维,练就精湛的手上功夫,不拘一格地出招,才会在设计创意上有重大突破,成长为受市场欢迎的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12.
新科技革命推动了新工科建设,新工科建设对工业设计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首先分析了工业设计专业与新工科建设的关系,其次分析了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最后从"专兼结合"的培养目标、与时俱进的课程内容、成果导向的教学理念、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四个方面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3.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不仅关系到专业素质培养,还跟市场的需求紧密相关。因此,普通高校要完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解决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实践机会较少的问题,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是计算机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之一,为了在课程教学中实现软硬贯通、提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提出“知行合一、知识落地”的教学理念。一方面通过丰富的验证型程序使学生在机器级代码调试执行中理解高级语言程序内涵和计算机底层工作原理,另一方面提出易于操作的CPU实验教学方案,将教材中的CPU原理图直接转化为实验项目。教学实践证明,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理解,提高其课程学习兴趣,教师教学评分也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5.
基于"新工科"教育对人才培养要求和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现阶段土木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综合性大学在"新工科"人才核心能力培养中的优势。并以河北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改革为例,指出"新工科"教育在地方综合新大学的落地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6.
程显 《教育教学论坛》2020,(20):144-145
项目依托电气工程学科行业背景,构建集理论教学与项目案例教学结合、学生课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提升、学院创新实验室与工程专家库建立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适应新工科要求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经济的兴起和新产业革命的到来,传统工程教育面临严峻挑战,为主动应对这种挑战,新工科应运而生。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工科建设的基础。更新人才培养理念,重构培养目标和知识结构,转变培养方式是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本质内涵。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策略为:(1)应响应时代呼唤,更新培养理念;抓住以学生为中心、反向设计、持续改进等几个关键环节,实现从传统工科学科导向的培养理念向成果导向转变。(2)推进范式转换,重构培养目标和素质结构;在品格培养方面,要回归"理性";在知识培养方面,应构筑起人才全方位复合型知识结构;在能力培养方面,要同时注重技能和能力的培养。(3)遵照顶层设计,重建培养方式;积极推进工科人才培养内外部环境协同;积极推进教学与科研的融合;积极推进不同工程院系、学科、专业之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营销颠覆了以往的营销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数字化营销强调能充分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人工智能等技术对营销活动高效率精准地实现营销创新,而营销创新是这一过程的关键。数字化背景下营销人才创新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倍受关注。本文从心理学视角界定营销人才创新能力及构成,并从四个方面探讨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即课程体系建设要体现对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突出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实践环节设计及实施立足于给学生提供高质量创新实践机会;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能力评价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9.
工程造价专业是教育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增设的热门专业之一,是以经济学、管理学、土木工程为理论基础,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本篇文章就是对实践能力培养背景下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进行分析和谈论,希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力的快速提升,加快我国公路工程造价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苏州大学冶金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为背景,论述了学科交叉融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构建了以冶金基本原理为核心,以工艺开发、设备认知、检测技术、控制技术、模型算法、工程管理为辅助的课程体系,强化虚拟仿真、工程实践和融合训练,"头脑风暴"贯穿教育全过程,着力培养厚基础、宽领域、重应用、懂管理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