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94年开始起草,到2004年进入审议程序,《企业破产法》整整走了十年时间。而2004年6月和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企业破产法(草案)》进行了两次审议后搁浅,新破产法迟迟没有出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职工劳动债权与有物权担保的债权的清偿顺位问题存在争议,破产法草案第一稿和第二稿对此问题的规定分歧很大,究竟何者该优先受偿?本文在对两种观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建立不当关联债权劣后清偿制度,有利于构建完整的破产债权体系,提高市场退出机制效能。2018年发布的《全国法院破产审判工作会议纪要》中曾提及该制度,但适用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是对该制度的理论研究聚焦于构成要件本土化,就正当性这一“元问题”缺乏全面分析。具体而言,应当基于目的解释、法律漏洞填补和可行性三个角度分析正当性:目的解释方面,需符合公平、效率和预期价值;法律漏洞填补方面,应充分考察现有制度,即撤销、无效、法人格否认以及实质合并制度在解决不当关联债权问题上的表现;可行性方面,则应综合域外经验和国内多方主体的探索情况,衡量可操作性。据此,应当将不当关联债权劣后清偿制度体现在企业破产法中。  相似文献   

3.
破产债权制度的设立与完善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破产债权的公平清偿。先进国家的经验表明,构建以劣后债权为核心的破产债权例外制度已成为众多国家的立法选择。我国目前的破产债权制度体系呈现出以普通债权与优先债权为核心的二元结构,也辅以一些除斥债权规定。在坚持公平清偿这一核心目标导向、理性体现"债权平等原则"的制度设计过程中,应当重视破产债权例外制度,尤其是制度构建上应该基本上摒弃现有的除斥债权规定而代之以劣后债权制度,通过整体上的范围厘定以及清偿顺位上的优化设计,藉此建立起优先债权、普通债权、劣后债权(同时亦应辅以必要的除斥债权)的三元破产债权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4.
商业银行破产时,破产标准应是以监管性标准为主,兼有流动性标准的综合标准。监管部门和债务人为申请人,且监管部门有破产标准的裁量权和破产申请的同意权。在重整和清算程序中,破产管理人应分别选任,由金融监管部门与市场专业化人士按不同比例担任。存款债权人的合法地位应被确认,存款债权的申报应通过改进银行业务办理手续事先取得多数存款人同意采取公示和通知结合的方式。存款债权清偿顺序的处理是设定破产财产清偿顺序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针对《企业破产法》中关于个别清偿行为撤销的规定,通过剖析立法思路,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比较国外破产法中相应规定,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6.
债权申报是民事债权转化为破产债权的首要环节,是债权人参与破产程序的前提。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时,同时应确定债权申报的期限,在此期限内,破产债权人应积极地向管理人申报债权。债权申报期限因债权性质的不同、所在破产子程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明确债权申报期限对维护破产债权人的权益,确保破产程序顺利进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关于税收债权清偿问题仅规定了零星的基本的条款,而专门针对税收监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又没有针对企业处在破产状态时的特殊情况制定相关的规定,这导致破产程序中的税务清偿问题层出不穷。从破产程序税务清偿的特点来看,相关问题的思考应坚持公私法融合、债权平等保护原则。结合外国税收清偿的相关规定,破产法的私法属性并不影响其产生社会公共效益。从权利义务对等的角度分析,税务机关在享有破产申请权的同时应当负有债权申报义务并受到破产撤销权的限制;从公平及发展的角度分析,税收债权应在担保债权之后受偿;从保障破产程序进行的角度分析,破产程序中的税收豁免以及企业注销程序的简化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论公司破产财产分配顺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公司法》等法规规定,公司破产时财产分配的顺序都强调有抵押或担保的债权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对此,理论界、学术界及司法实务界等都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可以体现我国在人权保护方面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破产保护与传统意义上的破产程序不同,它鼓励负债企业继续进行经营活动,允许财务上处于困境的企业进行债务重组。破产保护对于参与各方都是有益的。负债企业可以继续运营并防止破产清算,公司员工可以继续保有工作,债权人在债务重组、实现成功的破产保护之后其债权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破产保护还有利于保护行业的健康发展,避免灾难性的倒退。在这一方面,美国破产程序中的破产保护制度对于我国正在修订之中的破产法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要解决破产企业如何在破产程序中处理之前经营行为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关键是要解决污染治理和环境修复的资金来源问题,如按照《环境保护法》中损害担责原则要求在资不抵债的破产企业财产中支出一部分解决遗留的环境问题,会产生有损其他债权人利益的问题。目前,环境公益债权在破产程序中如何实现,在我国既无法律依据,也无实践经验可以推广。该文通过介绍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综合我国理论及实践领域的一些观点,阐述了我国破产企业环境公益债权的性质,保障和实现环境公益债权的原则及制度,并提出一些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企业破产重整中对银行担保债权进行限制与保护都有一定的学理基础。在实践中,则要努力实现银行担保债权保护与限制的利益平衡。从对银行担保债权进行更好保护的角度来说,需要采取的措施是:建立健全对银行担保债权的补偿机制;扩大银行等债权人为重整计划的制定主体;确立银行对重整过程的监督权。  相似文献   

12.
《税收征管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先发生的税款优先于其后成立之担保物权,这一规定有碍于交易安全与交易效率,并将对行政执法效率产生消极影响,交易安全亦代表了一种公共利益,应予保护。《税收征管法》相关规定应予修改。  相似文献   

13.
破产程序与刑事诉讼程序的适用顺位应当突破固化思维,只有在刑事法律关系的处理对破产程序的进行构成实质性影响时才能中止破产程序的进行,是否构成实质性影响应区分破产企业所涉嫌的不同犯罪类型。对于破产欺诈类犯罪应当适用"先刑后民"的处理模式,对于涉嫌非法集资类犯罪和生产经营类犯罪应当适用"刑民并行"的处理模式。涉刑合同并不当然无效,在非法集资类犯罪债权的确认上应以《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为依据,运用民法思维,按照民间借贷案件债权数额计算方法计算,滞纳金和迟延期间债务利息应当纳入劣后债权。刑事受害人可基于破产取回权取回财产,无法行使取回权可通过申报债权获得救济。普通破产债权人的清偿顺位优先于税收债权,共益债权人在无担保财产无法获得清偿时,担保财产可予以变价清偿。  相似文献   

14.
破产程序开始后,债权人如果在人民法院规定的期间内没有申报债权,在破产财产分配完毕前可补充申报。但因未按期申报的原因及补充申报时的程序阶段的不同,补充申报的效力也有所区别。立法应当在符合法理的基础上,从维护债权人利益出发,对补充申报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
破产程序开始后,债权人如果在人民法院规定的期间内没有申报债权,在破产财产分配完毕前可补充申报。但因未按期申报的原因及补充申报时的程序阶段的不同,补充申报的效力也有所区别。立法应当在符合法理的基础上,从维护债权人利益出发,对补充申报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在《破产法》修改过程中,关于劳动债权与有担保的债权哪一个优先受偿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本文试图通过对劳动债权与有担保债权的性质分析,得出在新修订的《破产法》中,应将具有物权性质的有担保债权优先安排在具有债权性质的劳动债权之前受偿的结论,认为这是符合法律精神的体现,是对法律体系统一性的维护,也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依法清偿和债权人清偿是银行债权保护的两个手段。但由于判决执行难,国有银行体制,企业所有权模糊,法律对政府行为的约束乏力,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因素的存在,使银行债权保护能力弱化。要通过实行债转股、实行债务重组、破产申请、健全法规及社会保障制度来强化银行的债权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8.
学校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权利。  相似文献   

19.
2009年2月12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民事裁定书,正式宣布石家庄市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破产。这场涉及数额达数十亿人民币的三鹿破产案,不仅因其所引发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深受社会关注,而且对刚颁布三年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下称《破产法》)所确立的新的破产法律制度,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本文试图从我国新《破产法》的角度分析三鹿破产案中存在的相关法律问题,提出新《破产法》暴露的些许缺憾及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经济法》课程涵盖的内容不仅繁多而且抽象,可是却很实用。如何能将枯燥的法律规定变换成通俗易懂、耳熟能详的生活知识来讲授,值得我们思量和深探。文章以破产程序中职工权益的保护为例,运用探究式教学法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对如何在破产清算中最大限度的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提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并就职工在破产清算中享有的破产参与权、重组计划分组表决权,以及劳动债权优先受偿等权利进行了深层剖释,力求能让学生学以致用,为其日后解决实践问题提供少许浅见薄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