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手段的飞速进步,家庭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以及家长对于教育观念的逐渐改变,让我们现在面临的学生逐渐成为劳动"集体失忆"的一代,他们不爱劳动,也不会劳动,没有正确的劳动观。本文阐述了当下小学生的劳动现状及原因,并以学校开心农场的实施为案例模板,探讨如何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强化学生的生活技能,进而形成良好班风,打造积极向上班集体,接轨新时代对祖国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素养要求。  相似文献   

2.
劳动教育作为人类社会教育的基础,在新时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新时代劳动教育不同于原始时期"劳动"与"教育"的自然互动,也不同于大机器生产带来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简单结合.新时代劳动教育强调的是在身心互动中人的主体性和社会性统一,强调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以及在劳动过程中对生产知识和技能的习得.为此,需要在统筹劳动与学校教育、劳动形式及其内容与不同层级学生培养目标及参与劳动目的等关系基础上,从学校教育体系、教育实践形式以及评价体系方面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发展路径进行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我们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立足学校,联通家庭与社会,做好劳动教育的"规定动作",发挥学校创新的"自选动作",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化、生活化和常态化,把劳动教育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全领域、全过程,形成有效的劳动教育路径策略。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将劳动与人的存在方式二者统一,肯定了劳动是人追求与创造"真、善、美"的价值实践活动的过程,蕴含着人与社会发展的双维教育旨趣.通过"认识""认真""认同"的三大劳动教育基本环节的实施,健全当前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长效多元化劳动教育机制,使学生深刻理解劳动与劳动教育的本质,精准把握劳动教育价值,自觉遵循劳...  相似文献   

5.
应试教育使学生劳动意识淡薄,但新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对学生加强劳动教育.那么,教师应如何在平时的学校德育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劳动热情,促其形成良好劳动素养呢?文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通过与学生一起探究劳动的意义,让学生从心底里爱上劳动;把劳动和学科教学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让劳动更有滋味;巧用班级家长群进行劳动示范,激起学生劳动活力;在传统文化中渗透劳动教育,让学生领略劳动创造力的美;开展有关劳动教育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劳动的乐趣;利用口头鼓励、评语及奖状激励等措施,让学生保持对劳动的热情.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了在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为了真正将"会劳动"的理念全面贯彻落实,我校创编了原创农耕课程,建立了"小农庄""小花房"等劳动实践基地,开展了以蔬菜、绿植的栽培为校本课程的劳动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我们思考:当传统的草根教育遇到了新时代的"小种子"时,该如何灌溉适合学生们的土地呢?我校因地制宜,通过"农联农耕馆"社会实践活动体验课程,展开了新时代小学生劳动与生活的养成教育的初探与实施。  相似文献   

7.
唐玉华 《师道》2007,(11):12
"太阳光晶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幸福的生活哪里来,只有劳动最光荣。"打一年级开始,我们就教学生唱这首歌,以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劳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是素质教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对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磨练意志品  相似文献   

8.
劳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技能的教育。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加快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条件的改善,加之家长对学生的溺爱,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农村学生不爱劳动.劳动观念差:不会劳动,劳动技能低;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浪费、破坏现象较为严重。过去“爱劳动、会劳动、懂珍惜”是农村学生的最大优势特点,现在正逐步丧失。  相似文献   

9.
劳动教育具有长期性、多维性、融通性,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工程。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在20世纪90年代就积极推进劳动教育,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在课程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作出积极有效的探索。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聚焦技术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品质是学校劳动教育20余年一以贯之的思想。新时代赋予劳动教育新的内涵和使命,学校从"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视角梳理、总结经验,探索劳动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新思路,为建设创新型社会奠定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10.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019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对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  相似文献   

11.
劳动、闲暇、教育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劳动与闲暇既对立又统一.劳动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劳动教育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素养.闲暇教育是教育的第三种职能,学校应通过"外在因素确定法"和"内在因素确定法"开展闲暇教育.人的教育是劳动教育与闲暇教育的融合,二者的结合具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在现代社会,要牢牢把握劳动与闲暇、劳动与教育、闲暇与教育的关系,明确人的教育是劳动教育与闲暇教育的结合,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当真正理解为何要高度重视劳动与劳动教育以及怎样才能做到高度重视劳动与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13.
劳动、闲暇、教育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劳动与闲暇既对立又统一.劳动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劳动教育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素养.闲暇教育是教育的第三种职能,学校应通过"外在因素确定法"和"内在因素确定法"开展闲暇教育.人的教育是劳动教育与闲暇教育的融合,二者的结合具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在现代社会,要牢牢把握劳动与闲暇、劳动与教育、闲暇与教育的关系,明确人的教育是劳动教育与闲暇教育的结合,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劳动教育的深入开展,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实验小学基于"以劳育人"理念,积极构建家校共育学生劳动素养体系,制订劳动素养的"三养"目标,设计适合学生成长的劳动教育内容,创建家校共育劳动环境,探索劳动教育新路径,积极开发"三类"多元化劳动课程,并通过开展"十大"趣味劳动共育主题活动,以劳增智、以劳树德、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培养新时期全面发展的现代小公民。  相似文献   

15.
当前的劳动教育实践忽视对于成为"劳动者"的文化认同的培养。而无论是以职业性为导向的劳动教育,还是以个体更高文化价值观为中心的劳动教育,其核心目的都在于"育人"。换言之,培养"劳动者"也是个体成人的现实劳动教育实践,成为劳动者也即个体成人的过程。为此,我们要从个体成人的意义上来分析劳动以及劳动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而个体成人是人不断超越自然性而走向文化性存在的历程,所以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劳动教育的文化之维。劳动教育的文化之维不仅包括以劳动文化作为个体成人的价值指引,也包括以劳动教育指向个体文化性的存在。同时,以个体文化性成人为旨归的劳动教育,需要走向教化性的劳动教育实践:在劳动教育的目标导向上要树立个体"作为劳动者"的文化价值观;在劳动教育过程中要以提升个体的文化—精神境界为鹄;在劳动教育的具体展开途径中要汲取各种优秀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6.
加强劳动教育,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是新时代学校教育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近几年来,江苏省启东市汇龙小学学华分校秉承全面育人理念,将劳动教育与审美教育融入课程改革和学校育人实践,提出了"劳以养行、美以养学、学以成人"的育人新主张,充分发掘学校优质资源,积极探索"新劳动教育"办学特色,进一步促进多学科融合的劳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相似文献   

17.
劳动教育的"离身之态"带来劳动教育符号化,脱离了中小学生的生活世界,导致学生身体在劳动教育中的缺位、劳动情境在劳动教育中的错位.劳动教育应是一种具身认知,以生活实践活动为核心引领,在具身化的劳动实践中培养劳动习惯.劳动教育者应按照身心同一、心智统一、知行合一的原则采取行动策略,具身化劳动教育的实施原则,回归具身劳动教育的行动策略,即重在"以劳育人",实现中小学生内在与外在的通感获得与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加强职业院校劳动教育,既是重塑劳动教育价值的"试验田",也是职校学生重拾自尊心和自信心的途径,更是重振我国工匠精神的教育。当前,我国劳动教育存在地位缺失、劳动与教育割裂、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割裂、劳动主体与客体割裂等问题。基于此,新时代职业院校加强劳动教育,需要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价值,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建立多元、综合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完善劳动教育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9.
劳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从1958年开始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坚持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时期,学校构建劳动教育体系的措施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构建以"立身修心"为总体目标,以"修德、明理、尚学、生才"为教育基本元素的课程体系;二是促进学科融合,强化劳动教育;三是实施家庭和学校相结合的劳动习惯养成教育;四是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五是坚持开展劳动技术教育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劳动教育是落实"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020年3月,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