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人物点击日前,具有世界声誉的科幻大奖雨果奖在美国颁出。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作品《三体》获奖,被业界称为中国科幻值得纪念的一天。作为责编、最早发表《三体》的《科幻世界》杂志副总编姚海军表示,在这样中国科幻历史性突破的一天,仍然看到当下中国科幻创作存在忧虑,主流作家群体还比较弱小。刘慈欣在获奖之后表示,这次获奖有幸运的成分,所以还是保持平常心为好。昨天,刘慈欣并未前往颁奖现场,作为《三体》译者,美籍华裔科幻  相似文献   

2.
正前不久,第74届世界科幻大会揭晓了2016年度世界科幻雨果奖,我国"80后"女科幻作家郝景芳凭借小说《北京折叠》获得最佳中短篇小说奖。这是继2015年刘慈欣凭借《三体》获奖之后,中国作家再次获得这个由世界科幻协会设立的在全球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科幻文学大奖。写作有治愈作用常常有人用"年轻""温柔""诗意"等词汇描述郝景芳,许多网友也感叹"她随便拿出一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8月22日,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在美国华盛顿州斯渡坎会议中心举行,大会颁发了被誉为"科幻艺术界的诺贝尔奖"的"雨果奖",中国作家刘慈欣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荣获"最佳长篇故事奖"。这是"雨果奖"设立63年以来,第一次有亚洲作家获此荣耀。事实上,《三体》只是"三体三部曲"的第一部,还包括《三体2:黑暗森林》《三体3:死神永生》。那么,"三体三部曲"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科技知识?现在就让我们解读《三体》里的密码吧!《三体》:"三体"是个什么玩意儿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著名的盲人作家海伦·凯勒所著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反映了盲人的内心世界和痛苦:盲人若是能看见这五彩缤纷的世界,即使只有短短的三天,也很满足了。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8月23日,被誉为"中国科幻第一人"的刘慈欣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该奖,也是中国科幻第一次获得世界级的认可。在小说里,三体叛军通过"三体"游戏向社会传播三体文化,游戏玩家们则通过建立各种模型来躲避乱纪元、预测恒纪元的到来。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凭借《三体》第一部获得了"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雨果"奖是由世界科幻协会颁发的一项科幻文学奖,是为纪念科幻文学的先驱雨果·根斯巴克而设立的,它和"星云"奖一起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具权威的两大科幻奖。科幻小说已不仅仅是令科幻迷津津乐道的"小众"文学作品,而是跨越文学与科学、幻想与现实,尤其是硬科幻,即以各类科学为基础进行推演,探讨未来可能实现的新技术、新发明及其给人类社会造成影响的科幻作  相似文献   

7.
正王侃瑜,青年科幻作家,毕业于复旦大学创意写作硕士专业,2014年在《萌芽》杂志连载科幻作品《云雾2.2》,2015年创作《重返弥安》参加"彗星科幻"国际短篇科幻小说比赛并获优胜奖,小说见于《收获》《萌芽》《上海文学》《香港文学》《科幻世界》《南方人物周刊》等,多次荣获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并被刘宇昆、胡绍晏等人翻译成英语收录于美、加等国的选集,现出版有个人小说集《云雾2.2》。王侃瑜是一位从科幻迷中诞生的科幻作家。她是上海科幻迷组织"科幻苹果核"的发起人和核心成员,在进行创意写作硕士学习时才开始正式的科幻创作。  相似文献   

8.
科幻小说作家总是有丰富的想象力 ,有些人甚至掌握真正的技术知识。欧洲航天局现在想对这些人的技术知识加以开发。他们已请伊韦尔东一家名为“来自别处的房屋”的乌托邦博物馆就未来对科幻作品中的技术加以利用进行可行性研究。这家博物馆有一座收藏了 4万本科幻书籍的图书馆。博物馆馆长、欧洲航天局“科幻小说创新技术应用于外层空间”项目负责人帕特里克·居格说 ,这项研究还将包括对连环漫画和《星际旅行》等电影的利用。在与现实有明确联系的科幻作品中 ,居格列举了金·斯坦利·鲁宾逊创作的《火星三部曲》。这部作品描绘了如何把火星…  相似文献   

9.
刘海颖 《百科知识》2023,(11):70-72
<正>在知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小说《三体》中,描绘了一个“乱纪元”:每个人都能“脱水”,就像一只放了气的皮球一般,变成一张软皮;而把软皮放在水里泡上一会儿,人们就会恢复原状活过来。在“乱纪元”,每个人都需要具备这种能力,不然就无法活下去。这是一个颇为有趣的科幻故事情节,它形象而又深刻地告诉人们一个道理:要想在某种环境里生存下去,具备基本的能力有多么重要。尽管我们当下无需面对“乱纪元”,但谁能保证自己不会面对一个比科幻故事更超乎想象的未来?  相似文献   

10.
郑文光是我国最重要和最优秀的科幻作家之一,被喻为中国的“科幻小说之父”。曾先后担任中国科协科普局《科学大众》(即本刊)编辑、《文艺报》和《新观察》记者。1976年他到中科院北京天文台,从事天文史研究。1954年他发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科幻小说《从地球到火星》;他的科幻小说《火星建设者》获“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科幻大奖”。他发表在《科学  相似文献   

11.
正近段时间,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再度引爆国内外科幻热潮。在潜意识里,每个人似乎都喜欢巨大的太空帝国。我们对银河文明既渴望又向往,因为那遥远的星际文明结合了探索的神秘与浪漫,魅力无穷。那么,在一个广阔无垠的太空帝国中,人们的经济贸易是如何开展的呢?一些科幻作家展开各种想象,描述未来商人们如何在广阔太空帝国里驰骋。  相似文献   

12.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曾经写过名为《神奇旅行》的科幻小说,小说中几位医生为了拯救脑部受损的、掌握机密情报的科学家,乘坐一艘潜水艇,被整体缩小为实际大小的数百万分之一,潜入患者大脑的血管中,打通了堵塞的血管。  相似文献   

13.
正时光如梭,转眼已到阳春三月。春节期间最火热的事件当属首部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热映,口碑票房双收,2019年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流浪地球》必将是中国科普大事记里不容错过的一笔。《流浪地球》改编自中国著名科幻作家、亚洲首个雨果奖获得者刘慈欣的同名小说,电影涉及的科学知识非常多,引发了一股强烈的科普热潮。众多媒体发表了相关主题的文章,如"讲给孩子听的《流浪地球》中的科学奥秘""专家解读《流浪地球》中的科学奥秘""深度解析《流浪地球》中的科学知识""《流浪地球》中的科学故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与管理》2002,22(5):64-64
太空梯是20世纪70年代英国著名科幻作家阿瑟·C·克拉克的小说《天堂的喷泉》中提出来的,他设想在地球上向下伸展出一个梯子,由于同步卫星在天空中相对地面没有移动,所以人类可以乘坐电梯到达近宇宙空间做观光旅游。当时有人问他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实现太空旅游,阿瑟说,在大家停止微笑后的50年。  相似文献   

15.
正人物简介:王晋康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副会长。迄今已发表短篇小说87篇代表作有:《生命之歌》《天火》《西奈噩梦》《七重外壳》《拉格朗日坟墓》《三色世界》《义犬》《豹》《解读生命》《生死平衡》《养蜂人》《水星播种》《最后的爱情》《少年闪电侠》等。截至2014年,共获得18次全国科幻银河奖。2013年获"大白鲸世界杯幻想儿童文学奖"的特等奖。此外还获得过世界华人科幻大会星云奖2010、2012  相似文献   

16.
郑文光是我国最重要和最优秀的科幻作家之一,被喻为中国的“科幻小说之父”。他曾先后担任中国科协科普局《科学大众》(即本刊)编辑、《文艺报》和《新观察》记者,并从事过天文史研究工作。1954年他发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科幻小说《从地球到火星》;他发表在《科学大众》上的作品《火刑》,多年来一直是全日制高中课本中的语文教材。上世纪80年代初,他因脑中风无法握笔写作,但仍以坚忍不拔的精神重返科幻文坛,发表了一系列优秀作品。1999年4月,郑文光荣获迄今为止中国科幻领域惟一的“终身成就奖”。20O3年6月17日逝世,享年74岁。  相似文献   

17.
《发明与创新》2005,(3):39-39
新华社曾转发过一篇报道,说的是日本科学家已经研制成功一件隐形衣,穿着它能实现部分隐形,这隐身衣是怎么回事?关于隐形人,在科幻小说中曾经数次出现过,如著名英国科幻作家乔治·威尔斯,在19世纪末创作的《隐身人》一书魅力四射。描述了应用光学、电磁学、声学、化学及材料学等  相似文献   

18.
<正>上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梦、民族振兴梦、人民幸福梦,也是科技腾飞梦。科普科幻创作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展现中国梦,是我们的重要责任和特殊价值所在。刘慈欣同志创作的《三体》荣获世界科幻小说大会雨果奖,这是中国科普科幻事业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科普科  相似文献   

19.
新书推介     
<正>《宇宙的光荣》讲述人类离开地球远征宇宙的历程,其中有一部分是已经发生的真实,其他部分是在真实基础上对未来的设想和讨论,表现人类的太空追求和最终理想。本书由科学家、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幻作家共同撰写,跨界思考人类的未来。书中尤其关注中国航天近年来的进展。《科学家传播能力指南》不仅从理论上论述了科学传播为何重要,以及科学家为何要参与科学传播。同时还谈及了科学传播的基本要素,科学家如何策划科学传  相似文献   

20.
法国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1895年出版的著名长篇小说《神秘岛》里就出现过与“浮动岛屿”类似的漂浮结构,但这些大胆的想法变成现实。却是在100多年后的今天。而且有趣的是,正是普普通通的海上采油平台使科学家们萌生了建造类似漂浮工具的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