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碣滩茶,是产于湘西沅陵的一道名茶。说到茶,茶农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一个潜心研究碣滩茶的男人——谢长清。1979年7月,谢长清从湖南农学院黔阳分院茶叶专业毕业后,就一头钻到碣滩茶场从事碣滩名茶的恢复和研制中。为了学习国内外先进茶艺,他博览群书,每年自费订阅12种茶叶方面的杂志;积极参加全国名优茶技术培训班;并到四川、江西等地考察,为名茶的研制做了充分的准备。为了提高茶叶 相似文献
2.
<正>下岗不落志,愿为家乡添新绿;面对病魔不畏惧,饱含泪水踏征程;失败不气馁,咬定厚朴瑶山青;荒山变金山,带领山区瑶胞奔富裕。她就是全国"绿化劳模"、湖南省老科协的农村科技致富能人、道县老科协厚朴分会会长、共产党员李土青。上世纪90年代末,已进入中年的李土青从道州的一家企业下岗。好强不服输的她,毅然挺胸抬头,先后干过饮食服务、打爆米花、建红砖厂、办砂场等,几年摸爬滚打,成了全县为数不多的"万元户"。 相似文献
3.
<正>"山美水甜粽叶香,农耕之累世代忙,粽叶开发圆富梦,绿叶含情唱小康"。这是革命老区群众对桑植县老科协会员、张家界康华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澧康的真情赞扬。可谁能想到,彭澧康曾经是个下岗职工。1992年,他从桑植县外贸公司下岗后,开过服装店,收购过农副产品。苦心经营几年后,收入并不可观。1997年,他到沿海农贸市场了解市场行情时,意外发现家乡无人问津的粽叶在这里十分畅销,一回来即深入到全县20多个乡镇80多个村了解粽叶资源分 相似文献
4.
<正>在湘南古邑临武县,有一个全县闻名的首富村和香芋大村——贝溪村。这里传颂着一个蠢子、傻子、猛子为了村子的故事,这个"三子"就是省农村科技致富能人陈桂成。1974年2月,高中毕业的陈桂成,本来已被人事局作为后备干部的培养对象,当正准备办理手续时,不料陈桂成知县里要从各乡镇各选派一名农业技术员到海南岛参加全省植保技术培训的信息,便不顾家人的劝导,他要靠学好本事来改变农村面貌。培训完,回到县里被县农业局选留下来,每月 相似文献
5.
<正>走进保靖县葫芦镇大岩村,看见那一片翠绿的黄金茶园,人们便会很自然地想到苗乡脱贫致富的引路人、省三八红旗手、46岁的苗家女龙现英。龙现英能有现在的成绩和荣誉,当属来之不易。起初,龙现英与许多当地农村妇女一样,在家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照顾公婆和两个小孩,全家仅靠丈夫开一辆农用车跑运输挣钱维持生计,生活过得举步维艰。龙现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相似文献
6.
<正>正雄肖正雄原是嘉禾县汽车修配厂的一名普通工人,由于他的勤奋好学、爱岗敬业和忠实诚信,他逐渐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车间主任。然而,受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嘉禾县汽车修配厂于1996年10月宣告破产,他也成了下岗职工。面对失业,他没有怨天尤人,1997年5月,已近天命之年的他凭着自己多年钻研掌握的模具造型技术和铸造技术以及生产管理经验,创办了塘村铸造厂。建厂初期虽困难重重,但他都咬着牙坚持了下 相似文献
7.
<正>龚德高在湖南省石门县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他从技术员做起,最后位至石门县氮肥厂厂长、县二轻局副局长、县经委副书记,把石门县工业企业做得是风生水起,成了领跑石门县工业企业经济发展前进的一面旗帜。退休后,作为工业战线的一名老兵,他又加入了石门县老科协,带领会员跑矿山、下矿井,搞调研,找专家,为石门县经济发展继续奉献余热,取得了很多成就,而要讲述他的 相似文献
8.
<正>祁阳县老科协林业局分会会员刘和平,从一名普通林业职工成为祁阳县茂泰生态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用汗水和心血在文明铺镇同德堂、三官塘和铁丝江3个村承包荒山近1万亩,高标准打造私有林场5000亩,成为永州市造林模范、祁阳县林业种植示范户、县油茶产业化基地建设种植大户和方圆百里的名人。1997年,刘和平从部队转业回家,安排了一份较好的工作,这让面朝黄土背朝天过了大半辈子的父母松了一口气,儿子总算有出息了。时值体制改 相似文献
9.
龙秋华是茶陵县下东乡金星村人,县畜牧局老科协分会副会长,1990年开始从事养猪业生产,在县畜牧局和局老科协的帮助指导下,他的事业日益壮大,逐步发展成为全省个体养猪第一大户。 相似文献
10.
一个贫困山区的儿子,高中毕业后,从1985年开始,四处寻找致富门路。1986年,他开始学栽培磨菇,经过几年的艰辛和努力,获得成功。从此,他把一个从没生产食用菌的农业穷县带进了一个食用菌生产王国,使小小食用菌,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全县21个乡镇,近100个村,3万多农户,2000多名下岗职工和300名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从事食用菌生产经营。目前,全县年产鲜菇5万吨,创产值4亿元。使上万户农民过上小康生活。 相似文献
11.
<正>1964年吴建成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河北省水利厅设计院。1971年,他如愿调回炎陵,在县水利水电局担任总工程师。1998,时年60岁的他光荣退休,成为县老科协的一员。炎陵县面积仅2030平方公里,境内却有53条河流。丰富的水资源,加上河流落差大这一显著优势,使其成为发展水电站的最佳地域。2001年,经 相似文献
12.
<正>1996年2月,曾任新化县人民医院中医骨伤科主任、主治医师的郭益中,退休回到了老家,看到本村不少乡亲家庭经济不富裕,而屋后山背却荒着,这可是种植中药材的天然沃土啊!于是,凭着一颗对农民的挚爱之心,为圆儿时美梦,他决心在家乡创建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将黄土变成黄金,为家乡父老探索出一条看得见、摸得着的致富之路。当年冬天,郭益中与本村的几个村民小组签订了租赁期为20年的400亩荒山承包合同,做到当年 相似文献
13.
<正>在邵东县城,经常能看到76岁的周钺正打太极拳的场景,第一眼他就给人留下精神矍铄的印象;而在邵东农村,周钺正经常骑着单车走村串户,传播农业技术。近年来,在周钺正的引导下,邵东县的玉竹等中药材成了农民群众致富的重要途径。"鹤发童颜玉竹情"是邵东群众对他的共同赞美。1957年,周钺正从零陵农校毕业后,就在邵东 相似文献
14.
<正>龙山县老科协副会长,高级畜牧师龙清泉巧念"畜牧经",致富农民,成为湘、鄂、渝、黔边境有口皆碑的科技人物。龙山县的山麻鸭曾经非常有名气,但后来由于无序、近亲繁殖,品种严重退化。加上一场广泛性的"禽流感"灾难,致使山麻鸭所剩无几。面对濒临衰亡的山麻鸭产业和那些致富无门的农民,从湖 相似文献
15.
<正>晨光熹微,在娄底涟钢的青山公园里,经常可以看见一位精神矍铄的白发长者带着一群人做祛病强身功能操。这位老者就是省老年科技精英王昌汾。而在前不久,在全省的"健康长寿之星"、"健康长寿老人"表彰会上,93岁的王昌汾被授予"省健康长寿老人"称号。而这都归功于他自创的一套健身操。时间倒退到27年前,这位曾担任过涟源钢铁总厂副厂长、高级工程师的王昌汾刚退休时,身罹10 相似文献
16.
<正>仲春神奇秀美的崀山,清澈浩荡的夷江孕育出一大批风流人物,新宁县老科协副会长、高级林业工程师罗仲春就是其中一位代表。1995年退休以来,他用自己的心血书写了"矢志奋斗退不休,热峦青山写春秋"的壮丽诗篇。1994年9月的一天,罗仲春接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发来的委托书,委托他用5年时间采集国际学术交流用的300号3300份以上高等植物腊叶标本。罗仲春看了委托书后觉得这是一项难度大、 相似文献
17.
<正>在棉花盛产地南县南洲镇,无论是新绿的棉苗破土,还是银蕾绽放,人们总是见到一位身体面庞黧黑、身体清瘦的长者,或蹬骑单车或骑摩托,走到田间地头,为棉农指指点点。他就是省老年科技精英朱仁,他担任县老科协农业分会会长的14年来,在棉花产区跑烂了3辆自行车、两部摩托。在他蹲点的南洲村的棉田,年年丰产丰收;全县在他指导下,棉农科学种植近26万亩,平均每亩增值100元。 相似文献
18.
<正>听说湘潭市霞城电工有限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力量,美国一著名跨国公司驻岳阳子公司的代表,专程来到公司,洽谈生产高性能复合涂层双玻璃电磁材料的事宜。此事发生在2005年初的一天。这种被称为"高端电机的‘心血管’"的材料当时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才能生产。那霞城电工要不要接受这种材料的试产,大家意见不一,多数人认为风险太大。但公司董事长杨友安却力排众议:"外国人做得到的,我们也做得出来"! 相似文献
19.
<正>他有着"果王素"之父的美称,他是湘西"三带理论"的创始人,他也是吉首大学原副校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他就是张永康。多年来,他一直奋战在科研第一线,创造了骄人的成绩,为湘西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张永康从教育岗位上退休后,担任了湘西州老年科协会长。他全然没有把它当成一个退休后休闲、娱乐的精神依托,而是把它看成了一块新的阵地。从2002年开始,张永康着手从杜仲果中提取亚 相似文献
20.
<正>从大棚生产到现代化的生产,"国进"公司花了5年时间,但为了实现蘑菇生产强国梦,张国进已经奋斗了近10年。1993年,长沙市罐头厂生产的蘑菇产品严重滞销,一大批为工厂提供蘑菇的农民群众叫苦连天。就在这个时候,高桥镇的领导找到了张国进,请他帮助乡样们推销蘑菇。镇领导之所以看中了张国进,看中的是他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1963年出生在高桥观汉村的张国进,虽因自幼丧父、只读到初中就辍学,种过田当过护林员,还当过生产队长,改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