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引领学生走进语言的深处"钻进去"也"跳出来",触摸到那些"藏着掖着"的语言的"险峰",或许能完成语文学习以细节教学为呼吸的重构。  相似文献   

2.
一、一颦一笑皆纷扰——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生本课堂的构建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打破了原有的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同时也对学生的自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总是在实践中慢慢成形,并逐步成熟起来,我们的语文老师也在渐渐地适应这种由学生自读、自悟、自讲、自评的语文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同时也应该看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功能在于传承文化,发展文化,进而发展人,发展社会。而社会的发展,说到底,还是人的发展。因此说,教育的本质是发展人,是“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马克思语)。  相似文献   

4.
2007年,广东省东莞市常平中学整体搬迁到新校区后,学校坚持实施科学有效的教育管理使学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实现了诸多历史性突破,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综合实力。学校坚定不移地推进文化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发展战略,坚持以师生发展为根本,以质量管理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和爱心教育的育人理念。目前,学校基本实现了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找到支撑幼儿园发展的基石——文化,以文化为导向,办有文化的幼儿园,把幼儿园各项工作统一到文化的根基上,通过几年的实践,我园探索出以五爱文化为引领的幼儿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吴江 《云南教育》2011,(3):22-23
“爱我莲中,就近入学”,2月22日,深圳莲花中学的多名学生家长给学校送来这样一面锦旗。家长们并非心血来潮,而是就莲花中学和岗厦中学合并一事提出意见。通过名校合并薄弱学校的方式,提升整体效益、推进均衡化,这在深圳已有先例(2月23日《南方都市报》)。  相似文献   

7.
依据“新基础教育”研究性实践的经验,借鉴文化发展心理学和生态学的研究观点,本文着重探讨了以学生发展工作为主题的学校文化生态建构问题。学校文化生态建构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自我完善的价值取向。为实现这一核心目标,学校文化生态建构必须充分考虑儿童发展和文化运作的机制。敏锐觉察儿童发展的势头,顺势开发儿童潜能,将学生组织建成文化生态系统,让学生在文化活动中建构自己的发展。本文从学校文化生态组织、学校文化生态能源及功能、学校文化活动设计角度和主要活动形态几方面探讨了学校文化生态建构问题。  相似文献   

8.
“发展个性”是新课程理念的一个重要观点,许多学校在表述、诠释自己的办学思想和理念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发展个性”,并把“发展个性”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那么,什么是“个性”?为什么要“发展个性”?怎样去“发展个性”呢?  相似文献   

9.
人的成长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少不了要经过若干“成长陷阱”。单纯的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都不够。一般来说,家校合作,再加上多组织参与社会实践,是帮助孩子不断成长、走向成功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东莞市可园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市直属初级中学,她的前身是一所饱受诟病、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基础薄弱校。2005年,东莞市委、市政府全面实施教育均衡发展战略,将原莞城三中更名为可园中学(以下简称"可中"),斥巨资按省一级学校标准在莞城中心区建设了  相似文献   

11.
人们常说“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杜郎口中学近几年的发展,就是对这句话的一个最好注释。  相似文献   

12.
天补小学是一所有着2500多名学生的公办小学,其中80%以上是外来的新市民。学校秉承"女娲补天"的精神,打造补天文化,研发"慧爱"校本课程。课程以3+3的模式建构,形成三类必修课程:爱心、雅正、融合,主要在晨会、班队活动、实践活动中实施,为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基;三类选修课程:艺术、科创、运动,主要通过走班社团的形式实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多样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深度教学之"深",并非知识内容本身的深度,而是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的理解和认识有深度;思维、情感投入有深度;体验、感悟有深度;知识技能的掌握、运用有深度。而这些深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材研读、教学预设及其实施的深度。研读教材是深度教学的重要前提;精巧预设是深度教学的系统规划;课堂驾驭则是深度教学的点睛之笔。  相似文献   

14.
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何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创建特色学校,成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使命。文化是学校发展之魂,特色学校的“特色”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取向,特色学校建设的核心是学校文化建设;“和合”课程、“和乐”教学、“和雅”德育、“和顺”管理、“和美”校园,共同构成了日照一中“和·容”文化特色学校。  相似文献   

15.
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何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创建特色学校,成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使命。文化是学校发展之魂,特色学校的“特色”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取向,特色学校建设的核心是学校文化建设;“和合”课程、“和乐”教学、“和雅”德育、“和顺”管理、“和美”校园,共同构成了日照一中“和·容”文化特色学校。  相似文献   

16.
学校应该回归文化存在,从学校历史去寻找学校的文化核心、价值思想;学校应该探求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需求,结合自身条件,确立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自身特征的个性化培养目标.学校的个性首先体现在学校的培养目标上;围绕培养目标构建独具特色的学校课程,从微观入手,创造适合并服务于学生发展的课程系统,生成充满活力的课程文化,促进学生自由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刘友霞 《上海教育》2006,(10B):60-61
学校应该要有化,好学校大多有比较鲜明的化传统。而对于那些校龄不长的学校,它们应该如何积极地建设化呢?[编按]  相似文献   

18.
学校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是学校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学校文化对师生思想的引领、情操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而特色学校文化建设,依托于独特的办学理念,个性化的教师群体,有特长的学生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为此,我校从2009年开启了“创建特色学校”的文化历程。  相似文献   

19.
王隽莹 《辅导员》2013,(2):50-50
<正>某校的一次考试中有道填空题:雪化了变成什么?有的学生填变成水了,有的学生填变成泥了。偏有个学生填变成了春天.结果被老师打了叉。这一方面反映了目前教学中考查学生手段的单一和所谓标准答案的僵化.另一方面也说明学校教育不重视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发展。发展学生个性,并非只是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实质上是教育学生树立自我意识和主体观念.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走向社会后能独立自主地选择生活道路.胜任所承担的社会义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确定主体意识.正确认识自身的生命价值。说得明白点,就是要使学生扬起人生理想的风帆。发展学生个性还要培养学生独  相似文献   

20.
某校的一次考试中有道填空题:雪化了变成什么?有的学生填变成水了,有的学生填变成泥了。偏有个学生填变成了春天.结果被老师打了叉。这一方面反映了目前教学中考查学生手段的单一和所谓标准答案的僵化.另一方面也说明学校教育不重视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发展。发展学生个性,并非只是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实质上是教育学生树立自我意识和主体观念.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走向社会后能独立自主地选择生活道路.胜任所承担的社会义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确定主体意识.正确认识自身的生命价值。说得明白点,就是要使学生扬起人生理想的风帆。发展学生个性还要培养学生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