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办刊初期的年轻人 1994年初,新任局长杨正泉有意办一本公开发行的对外宣传政策指导、理论研究、实践探讨的刊物,由新成立的综合业务部(后改为总编室)承担。部主任周东元提议将我从中国报道社调来,筹办这本名为《对外大传播》(现为《对外传播》)的杂志。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在对外传播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跨文化传播论坛”余音绕梁,为业界瞩目,为中国软实力建设提供了可贵的借鉴。同时,由其精心策划的《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演讲谈话录》、《智慧传播——赵启正论交流艺术》、《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与传播》、《日本韩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形成》、《危机事件报道案例分析》等图书,也在业界颇受好评。中心的境外涉华舆情研究也在对外宣传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开办此栏目,就是借助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的研究平台,将相关成果供读者交流分享。 本文作者赵启光,美国卡尔顿大学亚洲语言文学系教授。1982年从中国赴美国留学,1987年获马萨诸塞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周年到美国卡尔顿大学亚洲语言文学系任教,开创并主持该校中国语言文学部及美国大学中国语言文化中心,1993获终身教授。著作有英文《龙的研究》(A Study of Dragons,East and West),中文《客舟听雨》、《异乡异客》、《康拉德小说选》、《世路心程》等。  相似文献   

3.
新世界出版社作为中国对外出版集团的一员,已有了45年的历史。45年来,新世界出版社出版了一批以英文版《历史的审判》、《宋庆龄传》、《出土文物三百品》、《当代中国画》、《伤寒论》、《封神演义》、《中医中药教材》等为代表的优秀图书,为中国对外出版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历史进展到今天,在对外出版事业发生根本的变化、传播媒体的革  相似文献   

4.
1995年,我刚进入一所重点大学的新闻系读书时,教专业基础课的老师们都不约而同地推荐我们看《对外大传播》(2008年改名为《对外传播》)。从那时起,看《对外大传播》便成了我们新闻系学生的每月必修课之一,成为我们吸收养分、增长知识、交流思想、开拓视野的园地。大学四年,《对外大传播》始终是我的精神家园,求知  相似文献   

5.
编读往来     
《对外大传播》2005,(2):F003-F003
今日中国杂志社审读邓树林:总地说来,改版后的《对外大传播》比前好读了,耐看了,有保存价值了,像一本有分量的刊物了。现在按照调查表所列,回答问题。我最想从《对外大传播》中获得目前中外读者最关心哪些热点、难点问题,供对外宣传记者作为提出选题的重要参考。因为本杂志名为《对外大传播》,顾名思义,它就是要为对外宣传起到参考、决策的咨询作用。2004年第十期最吸引我的文章,依顺序是:《以中国心看世界》、《对外传播呼唤优秀专栏和专栏作家》《、新闻发布机制的理论化和专业性化:一个公共传播视角》《、成功自有成功的道理》和《二十年…  相似文献   

6.
<正>一、网络对外传播战略日益清晰1.战略指针更加明确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就《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不仅对《人民日报》海外版已取得成绩进行肯定并对未来发展寄予希望,而且针对对外传播整体提出了"时代新要求",反映出战略思考:以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宣传介绍中国发展变化为任务;以把握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掌握易于理解的语言为手段;以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目标。对外传播部  相似文献   

7.
十年前,我走出了大学校门,来到机关从事外宣工作。也正是十年前刚刚踏入机关的时候,我与《对外传播》,当时叫《对外大传播》杂志结下了不舍的情缘。大学时我学的不是新闻专业,也不是对外传播专业,正当我对外宣理论和实践一片茫然的时候,《对外传播》走进了我的视野,成为了我的良师益友。十年来,《对外传播》一直在丰  相似文献   

8.
聆听历史的回声——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曾建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建徽一生几乎都行走在外宣的路上。1949年春天北平解放以后,一个偶然的因素,他被调入新华广播电台英语广播部,从此开始了长达50年的党的新闻和对外宣传工作。他的工作经历几乎见证了新中国对外宣传事业从小到大发展的历程,见证了中国对外宣传工作的一段重要历史。最近,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了曾建徽的一套文集《中南海纪事——曾建徽通讯文集》、《融冰·架桥·突围——曾建徽论对外宣传》、《议会外交——交流与交锋·曾建徽与外国议员和政要的对话》三本书。这套书可以说是曾建徽同志的人生阅历和工作经验的结晶。我们在阅读这些著作时,都有一种感动。那种闪光的外宣理念,对外传播工作所特别提倡的“三贴近”的文风的实践,深深感动着我们。一个周末,在他的寓所,已经从工作岗位退下来的曾建徽同志愉快地接受了《对外大传播》记者的独家专访。在轻松的交流中,使我们仿佛穿行在历史的时空之中,触摸到了历史的心跳,看到了时代前行的轨迹,也看到了一个一边行走一边思考的老外宣工作者清晰的足迹。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计划、系统地对外翻译出版我国优秀文学作品,外文出版社在中国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的指导下,于1954年、1956年和1958年先后制订了古典文学、五四文学对外翻译书目,1963年又在这个基础上制订了对外的《中国优秀古典文学作品出版规划》(草案)和《现代文学作品出版规划》(草案)。两个“规划”  相似文献   

10.
《人民画报》(以下简称《画报》)自1952年开始向国外出版发行英文版《中国画报》后,成为我党对外宣传的刊物之一。就是在“十年动乱”我国仅有20种期刊出版的非常时期,《画报》仍未停刊,至今已出版了580多期,今天仍继续以14个文种向全世界182个国家出版发行,是我国对外发行量最大、涵盖面最广的一本对外宣传期刊,1996年被列为我国对外宣传三个重点期刊之一。  相似文献   

11.
《对外大传播》2013,(5):2-2
《对外传播》杂志于2013年5月迎来创刊200期。回顾20年的发展历程,正是广大读者的关爱给予我们不断进步的力量,促使《对外传播》茁壮成长。一路走来,广大读者与我们一起见证了中国对外传播事业的蓬勃发展,共同推动着  相似文献   

12.
海外书情     
正《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政治经济学》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hina'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公司2018年3月出版作者邹磊(Zou Lei)是上海市委党校讲师,目前已出版了多部解读"一带一路"倡议的图书,如《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政治经济学》《"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的中国方案》《宗教与中国对外战略》等,并主持了多项与"一带一路"相关的课题,还承担中央电视台多部大型文献纪录片的撰稿工作。该书运用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的  相似文献   

13.
<正>11月20日,由中国外文局主办的2017年全国外宣工作协作会在合肥召开。会上,《对外传播》杂志发布了"2017年度对外传播十大优秀案例",并举行颁奖表彰活动,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蒋建国,中国外文局局长张福海,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虞爱华,中宣部国际传播局局长赵建国,外文局副局长方正辉、王刚毅为获奖单位颁发了证书。经《对外传播》编辑部和《对外宣传通讯》编辑部推荐,以及专家评审,评定以下案例为  相似文献   

14.
《对外传播》杂志于2013年5月迎来创刊200期。回顾20年的发展历程,正是广大读者的关爱给予我们不断进步的力量,促使《对外传播》茁壮成长。一路走来,广大读者与我们一起见证了中国对外传播事业的蓬勃发展,共同推动着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深化。驻足回顾,是为了更好地起步前行。我们诚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中国外文局举办了为期三天半的“对外经济报道培训班”。中国外文局常务副局长周明伟在培训班上作了《在全球传播时代加强经济报道的重要意义以及我局对外经济报道的工作要点》的报告,提出了今后工作的发展方;向新华社副总编、《参考消息》总编辑周树春讲授了经济报道的思考框架和方法,新华社对外部主任严文斌的授课,主要着眼于财经媒体竞争策略给对外经济报道工作带来的启发;《人民日报》海外版编委沈兴耕和经济部主任许正中分别介绍了《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宗旨和报道重点以及对外经济报道的特性和经济报道记者应具备的素质等;国内近几年发展迅速的《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女士介绍了新闻调查的方法以及对财经记者的要求和培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从新闻理论上对经济新闻的若干问题与对策进行了分析。现将陈力丹教授应本刊要求撰写的论文,以及“学员”冯建华带有探索性见解的文章加以刊登,希望对业界人士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对外传播》杂志将于2013年5月迎来创刊200期。回顾20年的发展历程,正是广大读者的关爱给予我们不断进步的力量,《对外传播》才得以成长壮大。一路走来,广大读者与我们一起见证了中国对外传播事业的蓬勃发展,共同推动着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深化。驻足回顾,是为了更好地起步前行。我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2月15日,《对外大传播》受马振岗大使的邀请,参加位于台基厂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举行的一年一度新年招待会。此次新年招待会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感谢中外媒体对该所的关注和支持的答谢晚会。在招待会上,《对外大传播》向马振岗大使、华黎明大使介绍了刊物,并邀请两位大使成为《对外大传  相似文献   

18.
宋庆龄参与和指导对外新闻传播工作的时间长达近70年。她一生创办了《中国论坛》、《中国呼声》、《保卫中国同盟新闻通讯》(以下简称《新闻通讯》)和《中国建设》等对外宣传报刊,并为这些报刊撰写了大量的稿件。她以新闻为武器,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摇旗呐喊,向海外反动势力奋勇还击。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宋庆龄逐渐形成了自己较为成熟的新闻观,这  相似文献   

19.
《对外传播学概要》最突出的特点是一部理论性专著,它就我们在对外传播(我国习惯于称作“对外宣传”)实践中遇到的一些基本问题,从整体和理论的高度作了比较系统的科学的概括和论述,既有对外传播学的普遍性,又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和学术性。据我所知,像这样的著作在我国还不多。我国对外传播的目的是为了让世界了解中  相似文献   

20.
《对外传播》2013年第5期、总第200期出版之际,主办者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举办座谈会,邀请杂志的指导单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主管单位中国外文局的领导,以及来自新华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相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对外传播》的通讯员和热心读者等60余人到会,共同回顾杂志近20年来的办刊实践,研讨对外传播理论研究的未来走向。与会者就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