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传统中国,慈善行为和慈善事业之所以长盛不衰,自有其坚实的思想基础.仁爱同情与慈悲为怀是中国传统慈善行为和事业的情感动力,积善成德与见义勇为是慈善行为和事业的理性基础和道德实践,而福善祸淫与善恶有报则是传统慈善行为的普遍价值信念和赏罚机制,三者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慈善行为和事业的思想基础.在当前我们努力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时候,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慈善思想的合理因素,有助于推动现代慈善事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慈善事业至今在实现社会公平方面的贡献还不大,尤其是企业慈善的发展尤为缓慢。在诸多干扰企业参与慈善的因素中,根本原因在于企业没有认识到慈善事业所带来的效益,还没有将慈善事业视为谋求自身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两种观点的比较分析后,指出企业与慈善事业的关系是一种“双赢”的关系,即慈善是企业的一种道德资本;企业要善于投资与经营好这种道德资本。  相似文献   

3.
《孩子天地》2016,(8):2+300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慈善文化传播基金"主要用于慈善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慈善信息的交流与互动;宣传慈善事业及杰出慈善人物;弘扬慈善文化,服务慈善组织,推动社会和谐。《环球慈善》杂志社将依托本杂志的公益平台,积极联系并鼓励热心公益慈善事业的机构和个人参与捐赠及公益活动,努力提供一个服务社会、展示形象的平台,共同推动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孩子天地》2016,(6):2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慈善文化传播基金"主要用于慈善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慈善信息的交流与互动;宣传慈善事业及杰出慈善人物;弘扬慈善文化,服务慈善组织,推动社会和谐。《环球慈善》杂志社将依托本杂志的公益平台,积极联系并鼓励热心公益慈善事业的机构和个人参与捐赠及公益活动,努力提供一个服务社会、展示形象的平台,共同推动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孩子天地》2017,(5):2+300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慈善文化传播基金”主要用于慈善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慈善信息的交流与互动;宣传慈善事业及杰出慈善人物;弘扬慈善文化,服务慈善组织,推动社会和谐《环球慈善》杂志社将依托本杂志的公益平台,积极联系并鼓励热心公益慈善事业的机构和个人参与捐赠及公益活动,努力提供一个服务社会、展示形象的平台,共同推动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慈善事业是建立在社会捐献基础之上的社会性救助事业.慈善事业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密切联系,实质上是一种社会再分配的实现形式,是社会利益的调节器,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相关制度的规范以及慈善理念的支撑,当前我国慈善法律制度的缺失和社会道德冷漠是制约慈善事业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重要原因.因此,在不断发展市场经济,扩大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的同时,要完善慈善法律法规体系,培育社会成员对他人的关爱之心、对慈善组织的认可度,重塑乐善好施的慈善理念.  相似文献   

7.
《孩子天地》2017,(6):2+300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慈善文化传播基金”主要用于慈善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慈善信息的交流与互动;宣传慈善事业及杰出慈善人物;弘扬慈善文化,服务慈善组织,推动社会和谐。《环球慈善》杂志社将依托本杂志的公益平台,积极联系并鼓励热心公益慈善事业的机构和个人参与捐赠及公益活动,努力提供一个服务社会、展示形象的平台,共同推动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慈善是一个道德的范畴,是仁德与善行的统一。慈善文化包括了支持慈善事业发展的一切思想观念、法律制度、组织机构和行为实践的总和。慈善文化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的慈善意识等为目的,以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为依托,以慈善知识、慈善价值观、慈善行为规范等为内容而进行的宣传、培训或系统教学活动。慈善文化教育对于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和谐社会构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的慈善事业取得了迅速发展,尤其是个人参与慈善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实践和研究证明,塑造符合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的现代公民慈善意识,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必要途径。对慈善的渊源深入探究,不难发现,现代慈善的起源是宗教慈善,因此在现代公民慈善意识的研究中引入宗教情怀这一概念,对解读现代公民慈善意识有着深刻的意义。作为慈善事业发展的原动力,宗教情怀在促进公民慈善行为,建立健全慈善事业运行机制和形成慈善事业价值评判标准方面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慈善是一个道德的范畴,是仁德与善行的统一.慈善文化包括了支持慈善事业发展的一切思想观念、法律制度、组织机构和行为实践的总和.慈善文化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的慈善意识等为目的,以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为依托,以慈善知识、慈善价值观、慈善行为规范等为内容而进行的宣传、培训或系统教学活动.慈善文化教育对于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和谐社会构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情感是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应结合课程的性质以及学生的情感状况,来确定课程情感教育的基本内容。通过培养教师的情感素养、创设教育情境、实践活动积极引导等方式,改进教学,以达到增强学生自尊和自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学生道德情感、提升学生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论班杜拉社会学习道德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是当代西方较有影响的德育理论流派。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类行为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儿童可以通过替代强化获得道德行为,其基本途径是通过观察学习。该理论十分强调榜样示范和社会环境对儿童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我国现阶段的公民道德建设和学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于师范院校而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既是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师范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一个基础平台,是培养、形成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的重要课程。但由于社会转型期特有的原因,社会环境中消极的因素和负面影响使大学生对于该课程所传授的道德价值观念产生了种种背离情绪和逆反心理,因此要全方位的实施教学改革,探索出有效的形式,增强该课程的实效性、针对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自从人类步入文明社会开始,英语语言中就开始出现委婉语的用法。在这段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委婉语的演变形成了各种具有特定意图的表达方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英语委婉语在社会交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篇文章旨在简单介绍委婉语发展的多方面原因,常见的表达方式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道德问题是大学生这一群体在其成长即身心发展的过程中,在现实生活中道德上遭遇的种种困惑与矛盾,及对自身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笔者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对大学生道德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大学生存在的道德问题,提出主体性道德教育、榜样式示范教育、情感式道德教育、社会情景渗透式等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6.
网络伦理困惑探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众多机遇和福祉的同时 ,也对社会伦理产生了冲击和挑战。处理网络空间与物理空间、信息共享与产权保护、个人隐私与社会监督、通讯自由与社会责任、全球化与民族性的关系 ,存在诸多伦理困惑和道德冲突。必须大力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研究 ,帮助人们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目前 ,应确立和强调以下伦理原则 :为人类共同利益原则、关怀人性原则、公正原则、自主原则、责任原则和自律原则  相似文献   

17.
人的发展从对人的、物的依赖关系发展到自由个性阶段,人的主体性生长随之经历一个由弱到强、由局部人的主体性到多数人的主体性的过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主性是伴随着人的社会性的新发展,是主体性与社会化的辩证统一,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具有一种同构关系,人们必须破除一切依附关系和依附观念,增强自主观念和自主能力,按照自己的意志和愿望,自主地从事生产经营和市场交换,人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社会的进步,两者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可教育性与发展形成了一种因果关系,受教育者的成长过程不能脱离社会需要孤立地发展.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要提高实效性,必须确立主体性与社会化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8.
略论情感教育在高校德育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教师必须充分发挥情感在德育课中的感染、激励作用。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情感教学的关键因素,是情感教育的基础。要利用各种有效手段,充分调动和挖掘德育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要善于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情感。德育教学语言要尽量艺术化,要饱含感情,生动形象。语言要富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19.
“化”概念有广和狭义之分,化素质教育中的化不是狭义化,不只是各种知识的总称,不只是人社会科学,不只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它是指广义化,大化,是指人类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之中,关于人的内在尺度,即人自身的需要,能力,意志信念的反映,以及体现人的内在尺度的物质成果。因此,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精神现象的各种观念的总和-精神化;二是体现人的精神或说在精神指导下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物质化。化的基本特点:属人性,客观性,社会历史性和主体性。  相似文献   

20.
人的全面发展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是指每个人都能得到的平等、完整、和谐和自由发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弘扬学生追求个性发展的天性,顺应人的本性,创建一个公正的竞争环境;坚持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统一、道德教育与依法管理相统一,努力推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