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童是中国古代对智慧出众或才赋优异的儿童的一种称呼,有时也称圣童、奇童。在当代,神童成为俗语中人们对超常儿童的爱称。尽管对俗语化的“神童”概念进行界定显得有些困难,但如果暂时撇开神童的宗教主义色彩,仅从现实的、唯物的层面上来看,我们仍然可以近似地理解为:神童就是超常儿童。这类儿童在现实生活中是客观存在的。根据他们所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对他们进行不同的、个别的教育符合教育的规律,但是,如果是刻意地为了把儿童培养成神童而进行的教育,甚至宣称通过某一套方案就可以把儿童培养成为神童,也就是神童教育,则是违背…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阅读》2007,(12):33-35
现代社会,神童并不多见,而在香港的一个普通家庭里,却出现了3个神童,而且这些神童分别在15岁、14岁甚至在仅仅9岁的年龄便被世界名牌大学录取,这不能不让人称赞这个家庭创造了奇迹中的奇迹。 2007年8月,随着9岁的沈诗钧被香港浸会大学录取为本硕连读的大学生,成为华人世界有史以来最小的大学生,这个神童之家才为世人所知晓。这个家庭奇迹的创造者叫沈振雄,沈振雄本人就是一个神童,大儿子沈怡谋更是14岁即入读著名的牛津大学。沈振雄这个“老神童”是如何实现神童接力,让两个儿子也成为“小神童”的呢?  相似文献   

3.
八十年代初,我国各地相继办起了超常儿童教育实验班。在我们实验研究的过程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实施群体教育的教学原则是什么。对此,我们谈几点看法。一确定超常儿童教学原则的依据1.超常儿童智力超常,但不是“神童”。实践使我们认识到,由于遗传、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超常儿童的观察、感知、记忆、逻辑推理能力、思维品质和求知欲等,确比常态儿童处于明显的优势,但他们不是“神童”,是学而知之,不是生而知之。2.超常儿童智商高,但非智力因素不一定都好。超常儿童智商都比较高,但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关系数从实验统计看仅是0…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个“神童”盛行的时代,似乎也是一个造就“神童”的时代,我们随时都可以看到关于“神童”的报道和消息:13岁“神童”以674的高分被清华录取,15岁即放弃学业全心练球的台球“神童”破格读上海交大,接着还有走钢丝的杂技“神童”、横渡海峡的游泳“神童”,甚至还有在父母的“指导”下去参加内衣模特大赛的模特“神童”……不知从何时起,形形色色的“神童”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呈现出一种迅速向低龄化发展的态势。因此,许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以使其朝着“神童”的方向发展。有人对这种超常教育乐此不疲,就有人持反对意见。反对者认为,“神童”教育是到了该瘦身的时候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相似文献   

5.
王乾荣 《宣武教育》2005,(11):45-45
日前读到《“神童”到中年》一文,我感觉,一些少年的“超常”,是一个事实,然而不管是“神童”,还是一般少年,他们将来都可能成为人才,也都可能是芸芸众生之一分子,甚至更糟。文中所举当年那些少年大学生,有的日后辉煌,这倒不光指他们具有的显赫头衔,主要指他们的寻常心态,以及他们在科研领域取得的非凡成就;有的.则日后归于平淡甚至寂寞。  相似文献   

6.
宁铂,这个“神童”的名字,曾鼓舞过千百万少年儿童,拨动过天下众多父母望子成龙的心弦。 那是1978年,许多报刊报道过一个聪明过人、智力超常的14岁少年,他率先以优秀成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第一期少年班,成为众人瞩目的新闻人物。 悠悠16年过去,现实中的宁铂和宁铂的近况究竟如何?这位当年的“神童”如今是在怎样地生活和工作?  相似文献   

7.
当代神童教育反思历史是一条奔流不尽的长河,看起来是昨天的、消失的,实际上就出现在我们身边。今天,童子科已经消失了,但神童教育的观念依然广泛存在于社会现实之中,这就使得研究童子科的盛衰、评析古代神童教育具有了积极的现实意义。一、神童教育的现状在当代教育中,主要有两种教育形式和神童教育有关,一是大学少年班和各种中、小学超常儿童实验班,它们对幼儿教育的影响是间接的;二是有关幼儿教育的各种神童教育方案,它们对幼儿教育的影响是直接的。1.大学少年班中国是考试的故乡。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已经在中国形成了根…  相似文献   

8.
神童教育从古演变到今,人们对它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和界定。现代心理学家及教育家一般把神童界定为:一个孩子在10岁时就表现出某一领域有着突出成绩,而这通常是只有成人才能做到的。在本文中,把神童教育界定为:神童即为超常儿童,指的是孩子在幼年时便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超乎常人,与同龄儿童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与特点。基于这一定义,应该说大部分勤奋聪敏的孩子并不能称为神童。  相似文献   

9.
10岁进重点中学,用4年时间读完8年的课程,14岁上大学,20岁戴博士帽——少年大学生这样“出炉”一个曾经上课就想睡觉的孩子,为什么现在舍不得下课了? 自认家有“神童”的家长四处打听:哪有超常班?请看北京、上海的超常教育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超常教育的实践与前瞻汤洪高一、超常教育与传统教育观念1.超常人才的客观存在超常教育是指对智力超常的少年儿童进行超越常规的教育,它在中国古代叫做“神童”教育,在国外常常称作“天才”教育。超常教育的依据之一,是社会上客观存在着数量不少的超常儿童,...  相似文献   

11.
一、认识神童每年高考之后,我们总能听说各种少年英才的事迹,例如今年13岁的孙云翔就读于湖南师大,15岁的宋问之就读于西安交大。还有不少孩子幼年早慧,几岁就能背诵唐诗上百首。媒体还报道过,钱学森3岁时就有非凡的记忆力,能背诵许多唐诗、宋词,还能用心算加减乘除。这些孩子是家长心中的神童,也常常被称为天才儿童超常儿童。他们成为世人热捧的对象,引发了无数家长对自家孩子的期望和遐想。  相似文献   

12.
高级创新人才的质量决定中国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坐标位置,超常教育成为国家精英教育的载体.人们对超常儿童的认识经历了神童--超常儿童--资优儿童等发展过程,跨越了神童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阶段;以陶行知和沈亦珍为代表的先驱者从整合儒家精英教育和西方民主教育理念角度,尝试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超常教育理论.伴随新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巨大成就--初步形成中国现代超常教育体系.但亦存在超常教育资源匮乏、教育立法等问题.据此,必须树立正确的超常儿章成才观,重视人才富矿,为超常儿童提供适合其身心特征的个别化教育服务;并给予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扩大超常教育范围,促进城乡超常教育一体化,大力推进双超常教育新理念.  相似文献   

13.
2005年5月16日,中央电视台一套晚间精品栏目“新闻调查”中,讲述了一个“神童的成长”的故事。这个故事说的是湖南省华容县有一个叫魏永康的“神童”,从两岁时,就能识字两千多个,三岁时进入小学接受学校教育。由于学习成绩一直远远优于同龄学生而不断“跳级”,十三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省重点大学——湘潭大学,十七岁时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科院核物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时间,魏永康以非凡的学习能力在整个华容县,乃至整个湖南省成为人们竟相传颂的“神童”。可是好景不长,仅仅两年时间,魏永康因无法适应学习而被中科院退学,目前赋闲在家。为此,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组,对“神童成长”的经历做了较为全面的追综调查,其学习经历是从小学到大学是母亲“陪读”,在中科院时离开了母亲的“陪读”。在结束采访时,面对目前这位神情痴呆,语言木讷,情绪低落,曾经名噪一时的“神童”,记意味深长地感叹道:成也母亲,败也母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著名数学家诺伯特·维纳,从小就智力超常,三岁时就能读写,十四岁时就大学毕业了.几年后,他又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成为美国哈佛大学的币斗学博士.在博士学位的授予仪式上,执行主席看到一脸稚气的维纳,颇为惊讶,于是就当面询问他的年龄.维纳不愧.为数学神童,他的回答十分巧妙:“我今年岁  相似文献   

15.
现在年轻的父母大都只有一个孩子,独生子女自然成为“顶 在头上怕跌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心肝宝贝。父母除了在生活上对其百般照顾外,在智力上也不惜花费精力和金钱希望子女成龙、成凤,成为“神童”。 在南京的一次晚会上,一位“神童”当众表演,他能够指出任何一个字典的某一页某一行,博得了不少家长称赞。他们纷纷效仿,逼迫二三岁的孩子抱起字典。一些家长希望子女成为少年画家、书法家、乐坛“神童”,毫不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及自身条件,把自己省吃俭用的钱抠出来投资,并把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这些本该属于孩子玩耍的时…  相似文献   

16.
智力超常儿童的教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力超常儿童,又称为天才儿童、神童、英才等等,总之是指才智出众、智慧过人的少年儿童(以下简称超常儿童)。探索他们智力超常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不仅有利于人才的早出、快出,而且能够更有效地提高普通教育的质量。因此,这是一个非常实际而又有着深远意义的课题。本文根据作者几年来参加超常儿童追踪研究全国协作组的工作,就这一课题的  相似文献   

17.
“神童”,即智力超常的儿童,许多爸爸妈妈都希望孩子聪明绝顶,但古今中外不少神童长大后一无所成的例子也令家长们不知所措。究竟怎样培养智力超常儿童呢?  相似文献   

18.
1994年.年仅11岁的赵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成为了该校少儿超常班的一名学生。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是一所很有名气的重点中学,这所学校有一个少儿超常班,班里的学生都是一些年龄在11岁以下,经过严格考试,成绩突出的孩子。这个班的学生要用4年时间完成普通初中和高中的课程.然后直接参加高考。当年,报考这个班的人数有3000多人.赵菁凭着出色的成绩成为其中一名幸运儿。  相似文献   

19.
翻开人类智慧的历史,在幼年时代就崭露头角的超常儿童不胜枚举.早在我国战国时就已开始重视并重用"神童"了,宋真宗时造出神童15人,其中就有后来当宰相的晏殊.神童,对芸芸众生而言,似乎是可望不及的.其实,"神童"不"神",是可以培育的,这就是今天的优才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20.
“神童”考     
古今中外,许许多多才华出众者,往往在幼年时代就显示出超常的能力和智慧。人们常常把这类孩子称之为“神童”。大音乐家莫扎特3岁时,凭着听觉便学会了在钢琴上弹奏和音,5岁能作曲,7岁时出版第一部音乐集,12岁时写出他的第一部歌剧。英国尼古拉斯出世后刚一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