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教育来说,信任是师生之间实现心灵无障碍沟通的前提,是师生问情感相互融合的粘合剂,更是实现和谐教育的催化剂;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信任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它会变成一股无形的力量,促其奋发向上;对于教师来说,信任是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是一种必备的育人能力,更是一种高超的教育智慧与艺术。那么,在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发生嬗变的今天,当现代人日益步入信任危机的沼泽,作为教师的我们是否具备了信任的能力?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是否同时存在着现实的混沌?  相似文献   

2.
在班主任工作中,师生之间情感如何直接关系到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育效果的好坏。而师生之间的情感是否融洽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是否热爱。爱在师生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它沟通了师生间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而师生关系则居主导地位。教师是教育劳动的主体力量,学生是劳动对象,教育劳动过程是师生之间双向交流、教学相长的过程,师生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关系到教育方针的贯彻和教育目标的实现。良好的师生感情、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基础,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是教师热爱学生。那么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用爱心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本文试从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4.
在中学教育中,由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加上学生自身因素及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滞后、道德意识淡薄、专业修养不足,导致师生问的信任度低。要提高教师在学生心中的信任度,应注意提高认识,尊重信任学生,增强信任投入、信任平衡和教师与学生的信任互换。  相似文献   

5.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连接师生心灵的纽带.是师生达成信任的桥梁.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良药。那么,如何才是爱生呢?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的教育,呼唤着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产生效能的关键,它首先强调的是师生的人格平等,而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的双向沟通是实现人格平等的必然应对。这种双向沟  相似文献   

7.
学校教育是一个有序的开放的合作系统,教师与学生是学校教育系统中最为活跃的两大因素。需要是教师与学生合作的基点,信任是教师与学生合作的前提,平衡是教师与学生合作的关键,共赢是教师与学生合作的目标。师生通过以需要为基点、以信任为前提、以平衡为关键的协商性共生合作,实现师生自我成长的共赢目标。建构学校教育师生协商性共生合作平衡机制模型,有利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8.
张媚 《广西教育》2009,(2):49-49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生活的舞台。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影响着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健康成长,正如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所言:“就教育效果而言,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关系如何”。如果师生处于一种民主平等、信任理解、融合相处的状态中,这种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相似文献   

9.
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站在社会组织与结构的高度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师生信任的地位和处境,才能使得师生信任超越它所处的环境,获得长远的视域。不同的制度和结构形态造就不同的信任结构和模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信任的结构是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结构形态决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所具有的"传统性"即以特殊主义人格信任为主要形态的"熟人社会"的特性决定了其系统内师生信任的结构具有同样的内涵;同时,中国社会结构的现代化转型倒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信任的结构由单一的人格信任向既是人格信任又是系统信任的双重性转变。  相似文献   

10.
教育均衡发展从理想走向现实还需要很长的过程,其中一些常见问题、热点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和辨析。一是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是否主要是由于经济非均衡发展造成的?二是教育均衡发展是否主要是政府的责任?三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是不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手段?四是强调均衡发展是不是削高就低?五是高中阶段教育要不要均衡发展?六是均衡发展会不会降低公立学校的质量?七是均衡发展会不会造成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的抗衡?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讲话中提出"信任青年"和"赢得青年信任"的问题。信任可以降低人际交往成本,增进人际协作,提升工作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信任的培育、呵护与强化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的信任指向存在着多重维度,其作用主要表现为消减心理抗拒、改善中间连接、产生自己人效应等。信任改善的教育机制体现为引导师生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尊重师生的现实利益等;信任改善的社会机制体现为培育与发展"社会公信"、培育和提升交往个人的社会性品质。  相似文献   

12.
学校教育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怎样才能教育好学生,培育出一代“四有”新人?在多年的教育活动实践申,我深刻体会到:教育好学生的最好方法是用爱心架起一座双向信任的桥梁,建立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在一种开放和谐,充满善意与关爱的育人环境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师生关系是一种互动关系,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实际上首先是人际感情的交流和共鸣。在学生时代我们也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如果喜欢或偏爱某位老师,那么对这位教师的课就学得比较好,反之,要想专心致志地听…  相似文献   

13.
信任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相通的桥梁,渴望信任是每个人的一种精神需要,被人信任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而信任别人,则是一种良好的美德和心理品质。对于教育来说,信任是师生之间实现心灵无障碍沟通的前提,是师生间情感相互融合的粘合剂,更是实现和谐教育的催化剂;对于学生来说,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逐步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师生在课堂上民主平等了,合作学习的多了,对话交流的多了,探究发现的多了。这是件喜事,但当我们走下课堂,我们是否依然如故呢?  相似文献   

15.
幸福是什么?幸福教育是什么?这是我们一直探讨的话题。 幸福是教育的真谛和归宿.教育就是为了实现学生健康幸福的人生。幸福教育就是在教育中创造、生成丰富的幸福资源.让师生在体验和创造中感受幸福的气息。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的方法也面临着一种变革和发展。传统的以灌输、说教为主的教育方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现代教育非常重视情感教育,迫切需要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投入,情感教育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班级管理中,情感教育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情感教育以心灵感应为载体,以感情交流为主要手段,利用理解、信任、赏识、关爱等精神手段,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以达到对教育教学活动产生有利的促进作用。那么如何运用情感去教育学生,开展班级工作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教学工作是一个教师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则要看师生的配合是否默契,也就是是否和谐。俗话说“家和万事兴”,教学也一样。和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实施素质教育,要在指导思想上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在这样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过程中,情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情感的交流就谈不上真正的教育。情感交流的前提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信任,只有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信任,才能更好地接受教师的教育,这就是“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而现实的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往往存在着交流的困惑,教师常感叹“现在的学生怎么这样啊?”学生常常抱怨“老师太不了解我们的心了!”如何走出师生交往的困境,作为师生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该有所为。  相似文献   

19.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待提高和各学科不断融合的大背景下,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信任生成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通过对已有路径的反思发现,师生信任内涵理解与界定的缺位、教育者人格和伦理角色建构的缺损、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人格交往的缺乏等所表现出来的"去人格化"在一定程度上普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信任的理性认知内涵和道德情感意蕴是师生信任内在的双重性涵义和规定,且二者之间相互统一、互为一体,缺一不可。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信任的双重内涵或意蕴是化解已有路径"去人格化"和探究师生信任生成路径的内在根据与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20.
长久以来,教育活动的顺利展开是以师生信任作为基础的,其主要模式为发轫于中国的伦理型师生信任与发轫于西方的契约型师生信任。现代社会的深刻变化导致师生信任模式从伦理型向契约型转变,其不可避免遭遇到“现代性的后果”,体现为信任基础的薄弱、信任对象的割裂、信任情感驱力的缺失以及信任文化的失落。摆脱师生信任的现代性困境,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摆脱“非此即彼”的思维窠臼,实现伦理信任和契约信任的融通;二是彰显教师的道德身份,奠定师生信任的情感根基;三是构筑师生信任的长效机制,形成师生信任的文化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