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生民 《教书育人》2011,(11):58-59
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和谐校园建设的宗旨是调整校园内外的各种关  相似文献   

2.
高校和谐校园构建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和谐校园内涵体现为:它是一种以协调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是学校教育中各子系统及各要素之间的协调有序运转状态,是以校园为纽带,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所形成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良性整体效应。因此,构建和谐校园要从以上内涵出发。  相似文献   

3.
关注心理健康构建和谐校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校园,不是把校园建设得富丽堂皇,需而是需要校园内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共存。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纽带形成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和由协调的育人扭转,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4.
高校工会与和谐校园的关系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年来,不少高校在工会组织下,开展了不少有益身心的系列活动,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的作用功不可没。然而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工会又应该以什么样的角色出现呢?首先,我们必须清楚:什么是和谐校园?高校工会的职责包括建设和谐校园吗?和谐校园内涵体现为:它是一种以协调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是学校教育中各子系统及各要素之间的协调有序运转状态,是以校园为纽带,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所形成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良性整体效应。中国工会…  相似文献   

5.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校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表现。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以学生、教师、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加强学生管理在构建和谐校园中起着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7.
和谐校园构建,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其以高校为纽带,营造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促成高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高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有助于形成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也就是说,和谐校园源于协调和默契,表现为水乳交融的自然状态,营造的是和谐的人际关系,协调的是各方面的利益。建设大学和谐校园,就是要营造充满生机活力的校园环境,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用和谐的氛围激发师生的创造活力,把学校建设成为…  相似文献   

8.
和谐校园应是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以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要想构建和谐校园.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9.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学校发展的理想目标,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体现的是教育的人文主义思想,强调发展人的天性,发展人的个性,发展人的潜能。  相似文献   

10.
一、和谐校园的实质及核心 校园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属性及内在要求,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谐校园是指和谐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以学生、教师、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1.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因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2.
一、和谐校园的实质及核心校园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属性及内在要求,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谐校园是指和谐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以学生、教师、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3.
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怎样构建和谐校园?笔者认为,应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促进教师群体的和谐发展;二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三是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四是建设和谐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丁丽  熊艳 《南昌教育》2006,(3):23-24
构建和谐校园是落实科学发展舰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作为高中教育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核,贯穿在高中教育的方方面面。以人为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办学以人为本,教师是主体;二是学校教育以学生为本,学生是主体。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就是要建立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构建和谐校园体现了这种要求。  相似文献   

15.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一个稳定的局面,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因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6.
和谐校园主要是指以和谐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以学生、教师、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校园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8.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共济、内外和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全面、协调、整体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问的协调运转,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学校档案为和谐校园建设整体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系统。  相似文献   

19.
于娜 《中国教师》2010,(Z1):395-395
<正>古往今来,"和谐"一直是我们所努力追求和希望的。和谐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外和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种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20.
和谐校园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校园是社会的一部分,构建和谐大学校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成长和成才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处于和谐的全面发展的状态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一环,构建和谐校园要坚持一切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位,高校应该按照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和要求,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