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唯物论部分工具箱: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相对于意识来说,客观实在性是万事万物共同具有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是唯物主义的基石,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分析自然科学的物质形态结构理论不能作为物质概念以及物质的属性、物质的存在形式不等同于物质这两个问题出发,说明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是从一切事物中抽象出来的,而又寓于一切事物之中,它们之间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物质是不生不灭的,而物质形态结构和具体性质是多样的,可变的.  相似文献   

3.
一、实践与物质、实际是不是一回事 ?1 实践与物质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哲学概念哲学的物质概念 ,高度概括了离开人们意识、并能为人们意识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一切事物的共同特性 ,即具有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惟一特性。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从构成实践的基本要素看 ,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都是客观的 ,具有客观物质性 ,因而 ,实践与物质相联系。但实践不等于物质。实践与物质的区别表现在 :(1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是人类所特有的 ,它是人们在一定的思想意识指导下的做或行动 ,是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 …  相似文献   

4.
一、不能把“规律的客观性”等同于“物质的客观性”简析 :规律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性。因为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运动的 ,物质运动又是有规律的。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所以作为物质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的规律 ,也必然具有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从根本上讲 ,就是因为构成规律的各种要素是客观的 ,规律发生作用的物质条件是客观的。因此 ,肯定规律的客观性与肯定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完全一致的。但“一致”不意味着“等同” ,因为物质不等于规律 ,客观实在性也不等于客观性 ,它们分别有不同的规定性。所以 ,只能说物…  相似文献   

5.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客观实在”则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物就一定是“客观实在”。并有其实在性的表现。在对意识的认识上,人们通常的说法是:人脑是意识物质的承担者,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或属性。笔者认为:意识是人与物作用的形成物。人脑不是意识物质的承担者,而是意识物质属性的显现者。人脑的机能和属性则是人体器官的本能。  相似文献   

6.
问: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地存在着,具有客观实在性,那么,别人的思想不依赖于我的意识而独立地存在着,是不是也有客观实在性? 答:“别人的思想”固然不依赖于“我的意识”而独立存在,但是它要依赖于这个“别人”的意识而存在,因此,它不具有客观实在性。如果说“别人的思想”有客观实在性,那末无异于说任何人的思想都有客观实在性。因为某一个“个人”的思想对其他任何人来说,都可以说是客观实在的。  相似文献   

7.
论虚拟现实的客观实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现实的产生引发了人们对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争议。事实上,虚拟现实是人的观念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外化的一种电子场景,因此,不能把虚拟世界归结为精神存在;但它又只是一种虚拟的物化形态,不是现实的物化形态,所以,虚拟世界是有别于现实世界的。当然它也不是脱离现实世界的一种纯然独立的存在,因为虚拟现实归根到底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现实世界决定虚拟世界的本质、构成和发展。作为原型的现实世界与它的间接再现的虚拟世界实为一体,它们都不过是客观世界的两种存在方式。世界的直接存在性和间接存在性都在于它的物质性,客观实在性是世界的唯一特性。  相似文献   

8.
<正>在现行《生活与哲学》教材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教学中,笔者为学生设计了一道选择题:下列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概念的表述,组合正确的是()①物质是能被意识反映又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是对世间一切客观存在物共同本质属性的抽象③无论何种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④意识具有能动性,它是对物质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不少学生在正确解答此题的  相似文献   

9.
(一)区别:①“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是两个不能等同的概念。“客观实在性”是指不管人们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承认不承认,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客观存在”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的共  相似文献   

10.
“物质概念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大家可以从下述三个方面来思考,以便较准确地理解它。第一,要明确‘客观实在’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它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课本在这里提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的问题。而课本在第63页中又指出:“物质的运动表明运动和物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这个观点。首先,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在这里又提出了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的问题。教师只有讲清“唯一特性”和“根本属  相似文献   

11.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一切自然科学中是客观存在的,在化学科学中的表现尤为丰富、生动。虽然初中生还未接触辩证唯物主义,但是在教学中恰当而有成效地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对于青少年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掌握正确的方法论,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本文将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阐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一、培养学生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运动的永恒性的观点1.关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因此,物质…  相似文献   

12.
物质范畴有两种涵义:一是各种物质形态的集合体意义上的涵义,在这个意义上的“物质”即宇宙总体,二是各种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意义上的涵义,在这个意义上的“物质”即客观实在。物质作为宇宙总体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起点。在认识的抽象化过程中,实体、运动、时空等是对作为宇宙总体的物质的构成部分和结合形式的一般分析。物质作为客观实在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逻辑地再现整个世界的起点。在认识的具体化过程中,实体、运动、时空等是对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的逻辑的具体展现。  相似文献   

13.
亲爱的教师们: 上次信里说过,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而唯心主义则认为世界是精神的体现。现在,就进一步来谈谈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或客观实在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是哲学中最根本的问题,它要解决的是:究竟是先有物质(存在、客观实在),还是先有精神(思维、意识)?物质(存在、客观实在)和精神(思维、意识),究竟誰决定誰?  相似文献   

14.
物质有分别指谓具体物质形态、物质世界、客观实在等三种涵义。区分这三种涵义、对于划清辩证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的界限、批判不可知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物质概念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大家可以从下述三个方面来思考,以便较准确地理解它。第一,要明确‘客观实在’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它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课本在这里提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的问题。而课本在第63页中又指出:“物质的运动表明运动和物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这个观点。首先,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在这里又提出了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的问题。教师只有讲清“唯一特性”和“根本属性”的区别,学生才能正确把握物质的概念。笔者认为,应该帮助学生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16.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哲学原理及阐释方法论典型应用举例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物质性。①坚持唯物主义。②尊重客观,从实际出发。①尊重自然,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②认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  相似文献   

17.
论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它不仅是认识论和历史观的首要的基本观点,而且是世界观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没有它不能说明“物质”,也不能证实“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世界观和世界不属于同一层次的范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以及人类的实践不是世界中的最普遍的东西,却是世界观中最普遍的东西;只有把握科学的实践观,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和辩证的特性,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18.
误区一:实践既是一种客观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简析:这种看法貌似既讲实践的客观性,又讲实践的主观性,其实,它割裂了实践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是形而上学的,又滑向唯心主义,因而是错误的。由于构成实践的诸要素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实践的结果也是外在于人们的意识而客观存在,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要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因此,实践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但实践是人的活动,都是在一定意识、思想支配下进行的,它不是纯客观的物质活动,因而又具有主观性。实践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相统一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我们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更不能用一个特征去否定另一个特征。误区二: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简析: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因此孤立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实践具有社会性。但孤立活动并不等于单个人的活动。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既可以采取集体行动的方式,也可以表现为单个人的活动,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是社会性的活动,  相似文献   

19.
世界的统一性在其物质性。“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意识的“实在”性是什么呢?是“灵魂”的回忆,还是“是物质的反映”等等。数千年来,无数哲人为了探明这个表面上很明显的说法背后的含意,苦思冥想,各持己见,直至争论不休。通常人们说: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然而,怎样立足唯物观探求其“实在”性,乃是尚需进一步认识的课题。在运城高专景克宁教授指导下,笔者曾拟《意识“客观实在”性初探》一文,发表于《运城高专学报》,一九九一年第一期首篇。现试拟“再探”用哲学的整体观再于窥视,以求知音商榷。  相似文献   

20.
在高二哲学常识关于物质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中 ,常有学生提出这样一些问题 :( 1)桌子是不是物质 ?( 2 )信息是不是物质 ?( 3 )张三的思想相对于李四是不是物质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单从教材中的物质定义出发简单地回答“是” ,那么依次推论 :“桌子是物质 ,信息是物质 ,什么都是物质” ,显然是荒谬的 ;如果回答“不” ,又与物质定义相左 :明明具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性的东西怎能不是物质了呢 ?于是我们就把发生在物质问题上的两难选择称谓“物质悖论”。那么“物质悖论”是如何产生的呢 ?是教材中列宁关于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