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歌唱是呼吸的艺术”,正确的呼吸方法是声乐学习取得成效的关键。歌唱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如声音虚、吊、挤、卡,旋律流畅性差等等问题,往往十之八九是因为缺乏气息支持,不会运用科学的歌唱呼吸方法昕致。基于此,对于声乐学习者或歌唱爱好者来说,了解和掌握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呼吸是歌唱的基础,呼吸是发声的原动力。许多歌唱家把控制好呼吸作为歌唱成功的秘诀。作为歌唱者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学习正确的呼吸方法。没有良好的歌唱呼吸,就不会有优美动听的歌唱。由此可见,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是歌唱者首要打好的基本功,呼吸方法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歌唱者的声音质量。  相似文献   

3.
刘宁希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19(4):111-111,,115,
呼吸正确与否决定歌唱的音质。可以通过单独练习,练声练习和歌曲等途径不断加强轷能力,把握歌唱呼吸的真正脉博。  相似文献   

4.
歌唱时的呼吸是人自动的、有节律的一种运动,也是歌唱艺术的基础。在歌唱艺术中,它更是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歌唱的动力源泉,人体的这种功能,从本质上及生理上来说,在歌唱和在说话时是完全一样的,但在运用上两者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歌唱呼吸建立在自然呼吸基础之上.但又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呼吸。正确的歌唱呼吸的练习方法包括叹气吸气保持呼气和放松。气息运用不当产生的问题及气多声少、气少声多必须纠正。气息是歌唱的动力.呼吸练习要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6.
歌唱的艺术就是呼吸与艺术,只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歌唱呼吸,才能解决歌唱中出现的呼吸问题,更好地完成声乐教学。  相似文献   

7.
8.
呼吸是发声的动力。歌唱艺术中的呼吸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呼吸。掌握好歌唱中的呼吸,是搞好歌曲演唱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呼吸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也是歌唱的动力源泉,正确的歌唱决定于有节制地运用气息。文章科学地说明了歌唱呼吸的重要性,认为胸腹式呼吸方法对歌唱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正确的呼吸,是歌唱艺术的一个重要因素.运用正确的呼吸进行歌唱,声音具有穿透力,有激情、有魅力,富于表现力,能深刻表达歌曲的感情.声乐教师应当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培养"丹田"之气,声乐学习者也应下功夫掌握"丹田"之气,使声乐演唱的效果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歌唱发声与气息力度之间的关系。指出歌唱的艺术是气息力度控制的艺术,气息力度的控制对歌唱发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民族声乐发声技术中,咬字与气息起着重要的作用,咬字中的气息是民族唱法的精髓,咬字时的叹气是民族唱法的助力器。在民族唱法中,只有咬字与气息正确地协调配合,才可能发出圆润悦耳的歌声。  相似文献   

13.
呼吸器官为歌唱的呼吸奠定了坚实的生理基础,但歌唱表演中的呼吸技巧(呼吸法),即良好的姿态、对呼吸器官的巧妙运用在声乐演唱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小腹、胸腔、隔膜、腹腔、肋间外肌等器官的把握与运用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4.
歌唱中的喉头位置与气息的运用关系非常密切,二者是协调统一,不可分割的。喉头的位置及其在歌唱发声时的活动状态与呼吸的深浅能直接影响嗓音的音质、音色、力度、音波及声部的特征。正确的发声需要有良好的呼吸基础,既要有呼吸支点,喉头要稳定,声带的运动应与呼吸密切配合,适度调整,才能将一首歌处理完整。  相似文献   

15.
呼吸是声音的生命力,一切声音都是靠气息支持的,科学的呼吸和发声是演唱的根本。本文针对歌唱的呼吸方法以及对气息保持和运用提出自己的一点认识,希望对声乐爱好者能有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16.
歌唱的呼吸是歌唱的基础。常见的呼吸类型有上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式联合呼吸三种方法,而后者是被广泛采用的一种。这种方法能使歌者在增强呼吸肌肉群功能的同时,掌握好正确的歌唱状态。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说了歌唱共鸣与气息口咽腔的关系,指出呼吸机能、声带机能、口咽腔机能是歌唱共鸣的三大要素。而要获得正确的歌唱共鸣,就必须掌握正确的歌唱呼吸,正确的歌唱呼吸又取决于跟发声有关的一切部位正确的运用。本文重点谈气息的正确运用,打开口咽腔方法,以及喉头与共鸣通道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8.
在声乐作品演唱过程中,咬字、吐字发音不仅要求准确清晰,而且还必须达到音色美、音量大、音域宽、穿透力强,才能声贯全场。因此歌唱中的咬字发音状态,并不完全是生活中说话状态的照搬和重复,也不能把说话时的肌肉力量用在歌唱中,唱什么语言的歌曲首先要符合该语言的发音规律,同时还必须符合歌唱的发音规律,做到字正腔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