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言语教学论是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一批中青年语文教育理论工作者共同提出的一种语文教学理论主张。客观地说,言语教学论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视野,对发轫于上世纪初并流传至今的主流语文教学理论首次提供了一种成系统的学理批判,对现代语文教学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实际上,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有许多方面就是吸取了言语教学论的理论成果。但是,也应看到,言语教学论的哲学基础与它所批判的主流语文教学理论哲学基础没有根本区别。言语教学论者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这个问题。本期发表的两篇文章,是在浙江师范大学王尚文教授的启发和指导下,对言语教学论展开深刻反思的初步成果。我相信,这两篇文章对语文教学理论的研究,应该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欢迎大家参加热点栏目的讨论。近期讨论的话题有:①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②戏剧性:戏剧文学教学的新视角;③新课程背景下备课的内容创新与方式创新。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教学论从起步阶段就是对西方教学论的模仿和移植,一百多年来,由于伦理性、知识性、主体性、对话性等哲学价值观的不断转向,我国教学论的理论体系和价值观标准也随之发生着变化,西方二元论主流价值观一直主导着我国教学论的发展。由于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力量和国际地位的巨大变化,由于西方世界对古代东方文明的关注,我国教学论面临着对西方哲学价值观的扬弃,并将超越和创新古代传统,迎来主客一体哲学教学论的新时代。主客一体教学论具有以下哲学特点:一是没有主体客体之分,认为学习者和科学文化知识圆融贯通,离开了科学文化知识,学习者主体将不存在,离开了学习者主体,科学文化知识将没有意义。二是教师、学生、伙伴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共通体,合作探究是他们一致的伦理需求,"言语"是他们共通的精神家园。三是学习者、文本、作者相与为一,所有思维者通过言语交流既展示了各自的思想境界,又在对话中创造了新的知识和新的意义。如果我们能够把握住这一历史际遇,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将会影响世界教学论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长期以来都缺少一种坚实的理论支撑,这使得语文教学的目标不明,内容不清。言语理论是语言学上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样也是语文教学论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只有正确地理解言语,准确地把握言语与语言的关系及其特点,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学论的生成发展,必须解决研究方法论问题。通过借鉴怀特海过程哲学所提供的方法论启示,在对主流教学论批判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对现代教学论生成发展的研究范式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模因论(memetics)是基于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理论,模因论为语言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将模因论引入小学语文课堂实践中,通过讨论重复、联想在语文学习各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基因型和表现型模因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能够为第二学段的语文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论的基本特征是 :学科内容的交融性 ,学科地位的过渡性与学科功能的师范性。本学科的理论基础包括哲学基础、教育学基础、语言学基础与文学基础 ,并与心理学与中文专业的其它多门学科都有密切的关系。高师语文教学论的课程建设成果将会直接推动我国语文素质教育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是公认的课程基础.它的研究成果与社会学、哲学等一样直接影响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但在我国语文教育中.以心理学视角进行研究的成果并不多。推介《阅读与阅读教学:心理学视角》和《论阅读教学中背景知识与阅读理解的关系》的旨意,不仅仅在于这两篇文章为我们带来了新的视野.也是期盼有更多的具有心理学背景的研究者能够关注并投入到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中。  相似文献   

8.
当前,哲学思考已开始成为教学设计的前提假设,而功能语境论是新近出现于心理学中的一种哲学观点,对教学设计具有多方面潜在贡献。通过对功能语境论的语境论世界观基础和行为分析表现形式的简要介绍,分别阐述了功能语境论对教学设计理论基础、教学设计实践取向和教学设计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从而明晰了功能语境论对教学设计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哲学关照和反思。  相似文献   

9.
老庄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之一,它的“道”论奠定了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的基础,“无”论是人类认识史上的里程碑,“无为”的思想是人们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其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老庄哲学特定的理论基础和悖论的思维方式,以否定的形式再现对社会的理解,使之成为批判的哲学、解放的哲学、怀疑的哲学和启发的哲学。老庄哲学所给予现代人的是一种恬静、怡悦和旷达的人生理想和追求精神自由的无限,使人们领悟到一种神奇的生命的归宿。  相似文献   

10.
基础融贯论是苏珊·哈克在批判基础论和融贯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认知辩护理论。该理论有效克服了基础论和融贯论的缺点,赢得了广泛赞誉和应用。文章以一堂论文案例教学为例,用基础融贯论引导学生,通过证据探究的纵横字谜图景解释模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学生在论文案例学习中学会了自主建构和理解、能动地选择和创造,并最终生成自己独特的体验过程。这样的教学加强了学生的学术训练,凸显了对学生法律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波普尔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依据批判理性主义哲学,逻辑地演绎出人文主义正义论的价值观和社会正义论原则,捍卫并超越了自由主义的在体性基础。然而,其哲学认识论本质上决定了其社会正义观不是一种终极性真理,而只是一种假设。波普尔留给人们更多的是一种批判精神,他为那些寻求正义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建设性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的话:语感教学是近二十多年来语文教育研究的重大成果。但它一直停留在一种教育思想的层次上。近几年来,语感教学研究有了新的发展,人们从课程论的角度重新思考它对语文教学的意义,将语感问题分成三个层次来思考它的内涵。这种课程论的研究,进一步确定了语感在语文课程目标这个层面上的不可动摇的地位,但在语文课程内容和课程方法上,重新引入了语文意识(语文知识)的概念。一方面,对语感教学进行了科学化改造,另一方面,对语感与语文意识(语文知识)的关系,也作了新的阐释。我们认为,这是语感教学理论的重大进展。本期发表的这两篇文章,集中代表了语感教学研究的这种进步。沿着这样的路子走下去,语感教学可能更易为老师们理解和实践。欢迎老师们参与本栏目的讨论,近期讨论的话题有:①语文课该不该考语文知识?该怎样考语文知识?②“批判性阅读”到底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3.
语文知识是语文学科的存在基础。从教学论角度考察,它面临着学科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存在。语文知识的双重特性决定其内容的多重结构,而其逻辑起点应该是言语与教学。这一切又决定于教学论百年的哲学更替,语文知识的价值最终回归到学习者身上。  相似文献   

14.
"先学后教"作为一种正确认识教学主体、反映教学规律的教学策略,在语文学科教学领域逐渐推广,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从批评"阅读本位论"出发,近年来"言语表现本位论"的语文教育范式为语文教学改革打开了新视野。文章即是在这种新的语文教学本体论视域下对语文阅读教学做"先学后教"实施策略上的初步教学安排,并在指导思想、读写关系、阅读教学三重关系上对这种教学安排予以学理阐释。  相似文献   

15.
语文知识是语文学科的存在基础。从教学论角度考察,它面临着学科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存在。语文知识的双重特性决定其内容的多重结构,而其逻辑起点应该是言语与教学。这一切又决定于教学论百年的哲学更替,语文知识的价值最终回归到学习者身上。  相似文献   

16.
生成性教学:含义与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成性教学是一种融教学价值观、认识论、知识观与方法论于一体的教学哲学。生成性教学理论作为教学哲学的确立,达成了理论本身的清晰与明辨;实现了对"预成论"教学哲学的彻底批判与超越;使教学思维从本质主义思维向现实关系思维转变,体现一种教学思维的变革。  相似文献   

17.
理论教学论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我在几篇文章中就自己对教学论学科的建设问题从不同的侧面发表了一些看法,主要表达了我力图通过批判传统的“书斋文献式”的理论教学论而重建“回归课堂教学生活实事本身”的实践教学论的思想。[1]这一思想是我作为教学论的研究者面对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脱离而不断思索的结果,也是在最近两年深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专业支持工作中受到的启发。既然已经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且有专门而深入的思考,我愿把这一问题说得更清楚一点,以就教于教学论学科建设的专家与同行。首先什么是理论教学论呢?所谓理论教学论是特指一种教学论学科研究的范式…  相似文献   

18.
对话理论、对话诗学的基础是对话哲学,或哲学的对话论转向。在西方,哲学的对话论转向在某种意义上则是以康德的批判哲学为开端的,至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存在论阐释学,特别是巴赫金的对话主义则走向了巅峰。但对话理论在实际的学术世界又是以多维化的面相存在的,如解释学、接受学、阅读学、主体间性、生态论、阴阳交感思想等等,当然还有专门的对话学理论。因此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新的整合、建构。另外,若从一种平等的关系结构或交流模式来看,中国哲学、诗学中也早就存在相关的对话论了。因此,也有必要建构一种跨文化的、贯通中西的对话理论。至于把这种新的对话理论模式转换成一种对话诗学,就更是一种具有开创性的工作,它是对巴赫金对话诗学的自觉的兼融和超越。  相似文献   

19.
科学、哲学、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内部三重性质的关系:科学是力求价值中立的对客观存在的研究,哲学是对人存在意义的探求,意识形态是具有特定价值倾向性、并维护自我肯定性立场的社会意识形式。科学为哲学和意识形态提供知识基础,意识形态为科学和哲学确定价值前提和价值规范,哲学则不满足于上述两种确定的理论话语,而要在理论与现实的距离和张力中对理论加以反思和批判,开显人类自我创造的新的可能性。马克思主义这三重性质是辩证统一的,但如今它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受到充分重视,而其哲学性相对受重视不足,哲学的反思功能未能充分发挥,故而应当成为我们着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精致语文"就是让语文教学实践在语文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不断走向优化与完善的过程。这里的"优化与完善"是一种指向言语实践的审美表现,是教师和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审美追求。它借助教师和文本两种言语生命的审美力量,最大限度地释放学生言语生命的本能和潜能,激扬学生言语实践的表现力与审美力。精致语文教学的审美策略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加以探讨。一、夯实言语实践的感性之美言语实践的感性之美是言语向生活的一种还原,体现了言语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