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学生问“老师好”时,老师都是怎样回答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走访了部分学生,他们的回答令人震撼和深思,同时也在意料之中。学生甲:“老师冲我点点头,可能是老师太忙了,没有顾得上回答。”学生乙:“老师一点表情也没有,从我面前匆匆走过。这很伤我的自尊心,从此不再问这个老师好了。”学生丙:“‘你的成绩那么差,老师  相似文献   

2.
“这名同学,你能起来回答这个问题吗?” “……” “来吧,老师相信你能行!” “……”最终,老师耐心的等待换来了孩子的回答。  相似文献   

3.
"请把你的左手举起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一位专家讲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小学教师发现自己刚接的班上有个学生从不举手发言,于是这位教师便主动接触这个生性胆小、自我封闭的学生,鼓励他说:“以后老师提问,不会的,请把你的左手举起来,老师就不会让你来回答;会的,请把你的右手举起来,老师就让你来回答。”第二天上课时,老师开始提了一些问题,这位学生都勇敢地举起了左手,后来他终于举起了右手,该老师赶紧让他发言,结果他答对了。在老师、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这位同学自信地坐下了,脸上还露出了难得的微笑。听罢,我们不禁为“请把你的左手举起来”拍手叫好。“请把…  相似文献   

4.
读中师的时候,老师说起教学中的机智,她说:“在上课的时候,有个学生突然提问,这个问题是你所不知道的,这时候你怎么办”我们这些“准老师”无言以对,都觉得这实在是有伤师者尊严的难题。于是老师说起两个经典的教例:一位老师这么说:“这个问题我们课内暂不讨论,下课后我们单独对这个问题探讨一番。”下课后,教师去查阅资料,然后回答学生。一位老师这么说:“这个问题我先不回答,先请其他同学来说说看”回答对象一换,于是在学生众说纷纭中,教师整理出一个得体的回答,想必也不是难事。在最初教书的几年里,我在课堂上也经常遇…  相似文献   

5.
在大多数的课堂上,老师习惯于这样提问学生:“谁能回答这个问题?”而笔者在前一阶段听到的一节课上,老师却是始终这样提问学生:“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仔细地观察过,大部分想回答问题的学生都能得到机会。看似是简单一个字的变化,却引起了我对教师课堂教学观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曾听说 ,日本的一堂小学美术课上 ,老师教孩子们画苹果。老师发现有位学生画的是方苹果 ,于是耐心地询问 :“苹果是圆形的 ,你怎么画成方形的呢 ?”学生回答说 :“爸爸把苹果放在桌子上 ,一不小心 ,苹果滚到地上摔坏了 ,我想要是苹果是方形的 ,该多好呀 !”面对孩子稚气十足的回答 ,老师没有指责 ,没有嘲笑 ,郑重地鼓励他说 :“你真会动脑筋 ,祝你能早日培育出方苹果。”“真可笑 !世界上哪儿找得出方苹果 ?要培育方苹果 ,做梦去吧 !”我敢肯定 ,有人看了这个材料 ,一定会如此嘀咕。莱特兄弟说自己要像鸟儿一样在蓝天上飞翔 ,招来了多少人的…  相似文献   

7.
“这个问题谁能回答?”教师的话音刚落,一些或许多学生便举起手,然后教师点名,学生回答,这是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场景,而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这已是上个世纪的事了。现在老师们仍然这样问:“这个问题谁能回答?”但学生已不必再由教师“钦点”,常常是教师一发问,便有十多个学生同时站起来抢着发言。而且现在教师也不用为评判学生回答的“对”或“错”而大费周章,学生们大多会在相互讨论、争论中得出比较正确的答案。一些原先沉默寡言的学生也会受到气氛的感染,情不自禁地站起来发表意见。这就是大境中学实行“无需举手,自由发言”后的课堂教学情景,学生们将此举称为“思维的解放”。  相似文献   

8.
案例:中队里有个成缋不太好的学生,上课特别爱举手回答问题。可当老师真的让他回答问题时,他却常常回答不上来。当中队辅导员跟他谈话时,他说:"因为有些同学总笑话我学习成绩不好,我不服气,所以才抢着举手,想让大家知道我不笨。"于是,中队辅导员便与他订了一个秘密协议:"以后老师课堂提问时,如果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就举左手;如果你不能回答,就举右手。"从此以后,在课堂上,这个同学再也没有出现过站起来却回答不出问题的情况,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成绩也就有了进步。  相似文献   

9.
张继学 《广西教育》2009,(19):11-11
近年来听课较多,收获不少,疑惑也不少。比如,课堂上老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处理,总是那样简单、机械,几乎是清一色的肯定和表扬,无论学生回答正确与否,老师的应答都是:“好!”“很好!”“你真棒!”“你真大胆,有创见!”特别是当个别学生作了一些另类的回答,老师也兼收并蓄,欣然接纳。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天,在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回答说“弯弯的月亮像小船”时,星子——一个胆大的女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弯弯的月亮像豆角。”老师不高兴地说:“你的回答是错误的。全班同学都说像小船儿,你为什么偏偏要说像豆角呢?”几年过去了,星子也当了老师。有一天,她同样问学生“弯弯的月亮像什么”这个问题,学生们还是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像小船儿。”星子期待地注视着大家,“有没有和这个答案不一样的?”此时,一个叫田菲的女生站起来:“弯弯的月亮像镰刀。”星子很高兴:“田菲的回答是正确的,当然其他同学的回答也是正确…  相似文献   

11.
课堂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要求学生回答。过了一会儿,只见学生仍有些迟疑,老师鼓励道:“大胆举手,大声回答,勇于表现自我,才能走向成功的舞台!”随后许多学生举起手,坐在南墙角的一位男生此时手举得很高。老师看了看、稍作停顿之后,指着他说:“好,XX同学,你来回答这个问题。”岂料话音刚落,就引来一阵哄笑和唏嘘。老师旋即以锐利的目光扫视四周,转而对那位男生说:“你大胆发言。”教室渐趋平静。  相似文献   

12.
课堂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要求学生回答。过了一会儿,只见学生仍有些迟疑,老师鼓励道:“大胆举手,大声回答,勇于表现自我,才能走向成功的舞台!”随后许多学生举起手,坐在南墙角的一位男生此时手举得很高。老师看了看、稍作停顿之后,指着他说:“好,XX同学,你来回答这个问题。”岂料话音刚落,就引来一阵哄笑和唏嘘。老师旋即以锐利的目光扫视四周,转而对那位男生说:“你大胆发言。”教室渐趋平静。  相似文献   

13.
课堂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要求学生回答.过了一会儿,只见学生仍有些迟疑,老师鼓励道:"大胆举手,大声回答,勇于表现自我,才能走向成功的舞台!"随后许多学生举起手,坐在南墙角的一位男生此时手举得很高.老师看了看、稍作停顿之后,指着他说:"好,××同学,你来回答这个问题."岂料话音刚落,就引来一阵哄笑和唏嘘.老师旋即以锐利的目光扫视四周,转而对那位男生说:"你大胆发言."教室渐趋平静.  相似文献   

14.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一次,小学低年级教学研讨课上,做课老师在开课后对学生提出来这样一个问题。当老师提出这个问题后,我在下面想,学生能答出来吗?这可是二年级的学生呀!事实也确实如我想,学生读完全班交流的时候,学生都说不出来,确切地是说是不知道怎么回答。老师再三问,才有一个小男孩站了起来,老师大喜过望,“你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个小女孩画了幅画,不小心弄脏了,她在上面画了一只小狗。”“你说得真好!”老师又接着问:“结果怎么样呢?”“获得了一等奖。”老师高兴地表扬了他,让全班同学给他鼓掌。  相似文献   

15.
有一天,一个老师和他的学生躺在大树下,他们的旁边有一大片草地。忽然,学生问老师一个问题。学生问:“老师,我想请教,如何才能找到知己?你能告诉我吗?”老师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回答,“嗯,这是个既简单又难回答的问题。”学生困惑地说:“是吗?”老师说:“看,那边有一大片绿草地,请你径直走过那片绿地,在路上,你给我找一棵葱翠的青草来,但不要在回头时找,记住只要一棵。”学生回答:“好的,我马上回来。”然后他就走向草地。过了一段时间,学生回来了。老师问:“我怎么没看见你拿着青草?”学生回答:“在我经过的路上,我发现了一些很美的青草,不过…  相似文献   

16.
教育文摘     
不要错过芳草◇田语编译有一天,一个老师和他的学生躺在大树下,他们的旁边有一大片草地。忽然,学生问老师一个问题。学生问:“老师,我想请教,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知己?你能告诉我吗?”老师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回答:“嗯,这是个既简单又难回答的问题。”学生困惑地说:“是吗?”老师说:“看,那边有一大片绿草地,请你径直走过那片绿地,在路上,你给我找一棵葱翠的青草来,但不要在回头时找,记住只要一棵。”学生回答:“好的,马上回来。”然后他就走向草地。过了一段时间,学生回来了。老师问:“我怎么没看见你拿着青草?”学生回答:“在我经过的路上,…  相似文献   

17.
新旧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语言对比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促进者.但是,当我们重新审视课堂教学时,我们还不时听到这样的教学语言:“同学们能配合老师上好这节课吗?”、“老师还没有让你们讨论,你们怎么就讨论开了?”、“你能给老师说一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吗?”、“谁会回答这个问题?请举手!”  相似文献   

18.
一堂公开课后 ,上课老师如释重负。在一片赞扬声中 ,他谦虚地说 :“这个班的学生配合得真好 !”这个班的班主任也非常得意 :“今天公开课能取得成功 ,学生的配合功不可没 !”这堂课看上去很完美 :教学内容精当 ,过程环环相扣 ,课堂秩序井然。那些平时调皮捣蛋的孩子坐得端端正正的 ,“插嘴大王”几次想要张口 ,在班主任眼神的暗示下也乖乖地闭紧了嘴巴。老师精心设计的一系列问题 ,学生都回答得清楚明了 ,答案几乎就是教参上标准答案的翻版。讨论、发言 ,学生的一切行动都在老师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进行。这难道不是一堂好课吗 ?学生的表现还…  相似文献   

19.
“8号同学,你起来回答这个问题吧!”“坐在北边最后一排的那位同学,请你回答一下这个问题!”课上得有条不紊,所有被我点到的学生,都愉快地站起来回答我的提问。“那名穿蓝运动服的同学,你来回答这个问题吧!”我微笑望着窗边那名高个子男生。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节品德课,我竟突发奇想地想要学生也当一回老师。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学生时,他们兴奋不已,竟也高兴地答应了,这让我感到有些意外。接着,学生们都自告奋勇地推荐自己。当小老师选定之后,这位“老师”一本正经地说:“老师!不,是袁慧同学,你要坐好来。等会儿要检查学习效果。”我没有吭声,认真照着学生的要求坐好,心想着,看你还有什么花招。可没有想到,精彩的还在后头呢!这位小老师上起课来竟然也像模像样,还有板书呢!他接连问了好几个问题,其他学生们也很积极地回答,那劲头可真让我开了眼界,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后来,小老师将一个问题抛向了我:“袁慧同学,学完这一课之后,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习张海迪的什么精神?”听到提问后,我马上站起来回答说:“我们要学习张海迪在病魔面前不低头,坚强不屈,奋发向上的精神。”“回答得很好!”小老师表扬了我。本以为可以坐下,但这位小老师又冷不防地提出了第二个问题:“那么,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做到像张海迪一样呢?”我看着这位小老师,只见他正得意地看着我,仿佛又在说:“老师,你不能回答吗?”好啊,得理不饶人了。于是我就将计就计,沿着学生打开的思路,给了学生一个正面的回答:“在我的生活中,的确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