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目标:项目一致,对象不同 根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送审稿)》,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均分为“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技能”、“教育实践与体验”三大目标领域,其中,每一个目标领域又分为课程目标和基本视点两个层次。中小学教师教育的课程目标相同,  相似文献   

2.
教师素质与素质教育广东深圳市龙城中学王昶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这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中,教师素质及教学方法有哪些不同呢?“先生”与“导师”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尤其是旧时代,人们往往称教师为“教书先生”.旧时代的“先生”主要职责是传授知识,故比学生...  相似文献   

3.
当前,教师教育一体化备受关注,但是,人们对教师教育一体化却有不同的理解。综合文献中对“教师教育”和“一体化”的论述,可以得出:1.“教师教育一体化”是针对专业教师培养而言的。2.“教师教育一体化”是对教师培养中的不同维度内各有联系的因素进行的。3.“教师教育一体化”是人们有意进行的,一体化的过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4.一体化之后,教师教育在不同的维度上将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相似文献   

4.
当前,教师教育一体化备受关注,但是,人们对教师教育一体化却有不同的理解。综合文献中对“教师教育”和“一体化”的论述,可以得出,1.“教师教育一体化”是针对专业教师培养而言的。2.“教师教育一体化”是对教师培养中的不同维度内各有联系的因素进行的。3.“教师教育一体化”是人们有意进行的,一体化的过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4.一体化之后,教师教育在不同的维度上将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相似文献   

5.
西方“教师教育大学化”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通过对大学与教师教育关系的历史考察,分析了“教师教育大学化”提出的背景和内涵,在此基础上,梳理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关于“教师教育大学化”的不同观点,即“大学化”、“反大学化”和“合作伙伴关系”。综合各位学者的观点,作者认为综合大学在教师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提出了大学与教师教育的两种结合模式:1)在大学内设置相关院系和学科中心;2)大学与外部机构合作开展教师教育。  相似文献   

6.
教师作用观的回顾与后现代审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受其“教师作用”这一价值观支配。教育史上曾经出现过“设计师”、“雕塑家”、“助产师”、“园丁”等对教师的隐喻,表现出对教师作用观和教育的不同理解。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不是主客二分,而是彼此平等共生的关系.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相似文献   

7.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校本科教育相比,不是高等教育的不同层次,而是高等教育的不同类别,它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相比,却是一个层次问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师资水平必须是“双师型”:理论、实践缺一不可。这也是高职教育的一个特色。我们培养“双师型”教师是经过“理论进修”和“实践进修”两条渠道进行的。几年的实践证明,这是一条使教师达到“双师”的水平的正确道路,既有效,又可行。  相似文献   

8.
英国;教师职前教育密切 关注学校教育需要 当前,英国中小学教师的职前教育和在职进修都强调教师教育机构要与中小学建立伙伴关系,教师的“所有培训课程必须包括学校工作和教学实践的主要方面”,在教师教育的教学内容上也注重与中小学教学相联系。目前,英国已经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教师职前教育模式:一种是学科专业学习与教育专业训练同时进行的模式,简称“4+0”模式,它以“教育学士学位”课程为代表,[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论促进教师适宜的个人教育观念形成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诸多有助于促进教师适宜的个人教育观念形成的途径中,教师的反思性实践、有效的教育理论的“教”与“学”、教育理念的“制度化”是三种非常重要的途径。它们在教师适宜的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过程中,分别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此,应该从不同的方面、通过多种方式来促成这三者作用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能力本位”与“情感本化”是当代教师教育的两种不同取向。本文通过对两者的介评探讨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乐,引发对我国教师教育性质及发展趋势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不但重视教师教育问题,而且建立了独树一帜的教师教育“生活化”体系,包括“生活化”的意含、构成与相应的教师教育实践。以此反思当代教师教育,“教师专业情意低迷”、“教师实践性反思能力缺失”、“教师教育实效性偏低”的现状正可反证“生活化”的缺失。  相似文献   

12.
儿童观、教育观的核心是如何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同的儿童观、教育现在教育活动中反映出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是不同的,并将对幼儿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从传统的儿童观、教育现看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教师是长者、教者,幼儿是服从者、接受者,反映在教育活动中,就形成了教师与幼儿的特定关系,即“给予”和“接受”的关系。教师“给予”的主要形式是“灌输”和“填鸭”,不管受教育者  相似文献   

13.
论教育的行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的教育研究存在着片面追求“一般知识”和“普遍规律”、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等问题。行动研究的引入将有利于我国教育研究的发展与繁荣。行动研究在研究主体、研究过程和研究目的上与以往的教育研究不同,它使教师成为研究,使教育研究成为一种教育理论工作与教师之间相互合作、平等对话和共同促进的过程,一种改善教师教育行为和提高教育实践活动质量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教师事关重大——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成中小学教育差距的因素排列:学生教育背景不同、教师与校长素质高低、课程与设备优劣,相关研究实际上体现的是教师的重要性,即“教师第一”。 基础教育快速发展中发生的若干问题:德育困惑一考试负担一课程改革一教师专业化,这些问题履现出教师成为深化改革的“瓶颈”。[编按]  相似文献   

15.
“主导”与“主体”的角色互补——兼论班主任工作的结构系统麦志强华南师范大学教科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人们常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来表现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不同的角色特征,并强调,必须使二者各自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才能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中的“学术性”与“师范性”之争,长期停滞于“学术性”与“师范性”孰主次的问题上,很少认识到二者的统一与共存。而教师教育具有“双专业”的特征,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缺一不可,教师专业化所依据的专业知识具有双重的学科基础。发达国家的教师专业化策略也体现出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的“两手抓”。根据我国教师教育的实际,当下应在明确教师教育“双专业”特征的基础上改革教师教育课程,赋予教育类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同等的比重和地位;创新教师教育体制,逐步实现“学科专业+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满足“双专业”的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17.
“倾听教育”与“听话教育”不同、与作为语文教学四要素之一的“听”有(教学的)差异,它在各个学科中的普适意义、教师(成人)在其中的应有作用、必要的技术指导的价值以及“倾听教育”的“行动纲领”等等,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教师队伍成为振兴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未来发展的有生力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乡村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如何发展和培养乡村教师的智能素养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乡村教师的智能素养包括AI教育意识、AI教育知识、AI教学能力与AI教育规范4个维度,其相较于原来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要求,两者既能建立起彼此“桥接”的框架,也能实现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超越,如扩大“意识”的对象与目标,扩展“知识”的结构与范围,提高“能力”的水平、范围及核心要求,提升“规范”的品质与层次要求,以及增益智能素养的知能情感。依据该“桥接”框架,乡村教师智能素养发展大致需要经历智能知识与技能形成、智能技术运用、规范与意识、智能素养形成4个阶段。为了保障乡村教师智能素养培养的落实,既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出台相关智能教育配套政策以鼓励和引领乡村教师积极开展智能教学实践,也需要学校提供共性标配和特色选配的基础条件以及针对不同阶段提供相应的教育实践指南等实践条件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内容与“大学本位”培训的内容有所不同,前者以操作性,实践性、技能性为主,而后者则以理论性、学术性为主。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既符合教师专业成长规律的客观要求,也体现了教师教育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师专业化”、“行动研究”、“校本研究”、“科研兴校”、“反思性教学”、“教师成为研究者”等教育观念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开始与大学教育研究者一起开展“合作研究”。在与中小学教师“合作研究”过程中,不少大学研究者鼓励教师留心收集自己的研究资料,然后整理成“教育论文”并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