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文章以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为基础,试从认知的角度对英汉语存现构式中存现动词的使用频率进行对比研究,希望找出存现动词在英汉语存现构式中使用频率的不同及其认知理据.通过对比分析认为,英汉不同的哲学传统带给英汉两个民族不同的思想浸染,并造成不同的哲学思辨模式,从而对英汉语存现构式中存现动词使用的频率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存在构式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图形—背景"理论出发,重新审视了存在构式,并指出存在构式属于一种"背景—图形"的认知模式,该构式中的VP表示一种关系。  相似文献   

3.
英语和汉语的倒装句都属于变式句,句式中的凸显关系可以用图形-背景理论来分析和解释,图形是要突出描述的焦点事物;背景是烘托参照的环境成分。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图形-背景理论为基础,从英汉倒装句特点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比分析来探讨英汉倒装句凸显关系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图形—背景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基于中国格调高雅的唐诗,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对唐诗进行认知解读、分析,揭示唐诗的内部认知机制,可以为我们能够更好的理解、品味唐诗提供夯实的理论依据;同时还对图形—背景理论在实际的运用中提供了新的佐证和视角。  相似文献   

5.
姚月齐 《英语广场》2023,(13):46-49
图形—背景理论将人们感知焦点视为图形,将焦点以外的部分视作背景。本文以该理论为基础,对因英语词汇中因为同音词、谐音词或者一词多义现象而产生的双关语进行分析,从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个方面对双关语的认知过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图形—背景理论起源于心理学,后来在认知语言学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图形—背景理论的基本认知内容出发,介绍此理论是怎样通过方位词、介词体现出来的,加深人们对词及句子更深刻的认知理解。  相似文献   

7.
认知方式的不同会直接影响语言的表达,图形—背景理论为翻译教学提供了主要信息突显与次要信息背景化的认知理据。汉英翻译教学中,在图形—背景理论的指导下,教师运用句子结构切分和重要信息突显的策略,能够在减轻学生认知负荷的同时,为学生进行高效翻译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8.
图形—背景理论解读英语中动结构的语义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娟 《宜春学院学报》2006,28(5):153-156
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探讨英语中动结构的认知语义基础,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对中动结构及其相应的被动语态进行比较分析。本文认为两种句型结构虽都表达了被动意义,但由于某种原因1)即使图形相同,充当的角色也不同;2)背景不同,凸显程度及其所起作用亦不同;3)后景的凸显程度也不同这三种情形而导致两种句型结构的语义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文章将图形背景理论与儿童早期语言习得相结合,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讨论了儿童在早期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是怎样潜意识地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对周围的语言声音环境进行有目的的选择的,即听觉输入是如何组织的。这是一个目标刺激与主观定势相统一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0.
诗歌是各种语篇中艺术性较高的一种,杜甫是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其诗意蕴深邃。以往对杜甫诗歌的分析大多是用文学、史学、美学或三者相结合的方法,强调意象的情感功能,而很少有学者运用认知语义学的理论来分析杜甫诗歌意象的认知功能。本文尝试将图形—背景理论这一认知语义学的重要理论运用于杜甫诗歌作品的分析中,并依据图形—背景分离原则解读杜甫诗歌的意境、意义建构的过程及认知机制,以传达诗人独特的感知。  相似文献   

11.
从认知语言学的图形─背景理论出发,英语名动转用应是这样一种机制:使用者把认知结构“图形─背景”转化为“背景─图形”。这一认知过程在语言中的现实化就是使用者将“原生名词的意象(图形)─生成动词和其它相关知识的意象(背景)”转化为“生成动词的意象(图形)─原生名词和其它相关知识的意象(背景)”。  相似文献   

12.
图形-背景理论是一种认知观,1915年由丹麦心理学家鲁宾(Rubin)首先提出,后由完形心理学家借鉴来研究知觉(主要是视觉和听觉)及描写空间组织的方式,再后来被认知语言学家用来研究语言结构的意义.图形-背景分离原则是空间组织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同时也是语言组织概念内容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确定“背景“和“目标“是主客观结合的结果,但最终以主观为准.本文从图形-背景论的基本思想出发,对英语分裂句(it-clefts)进行了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3.
图形——背景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突显观中的基本理论。图形即所要描写的对象,背景是其环境。本文以图形——背景理论为基础,对网络广告语进行分析,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感知网络广告语在商品营销中的巨大魅力。  相似文献   

14.
刘鹏 《海外英语》2011,(1):253-254,256
Empty categories,which lack phonological form and hence are not visible in the phonet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sentence,have both syntactic and semantic properties.Null subjects PRO and pro are base-generated empty categories.This thesis,based on Chomsky’s theory about empty categories and research achievements made by Chinese scholars,attempts to analyze the liandong(Serial Verb) construction from Figure and Ground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15.
汉英存现句句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现句作为一种句法现象在汉英两种语言中普遍存在,汉英存现句有同有异。本文通过运用相关的句法理论知识进行英汉比较,发现最具共性的是二者的语义、结构类型和名词词组,而差异主要表现在二者的主语、处所词、动词三个层面上。  相似文献   

16.
对双关语的研究多是从修辞学、文体学、语义学的角度进行探讨。图形一背景理论成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后,以其强大的解释功能解释了认知的突显心理机制,认知主体不同、角度不同、从背景中被激活的图形也不同。文章从心理认知的角度拓展了对双关语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17.
英汉表量结构都经历了虚化度最低→虚化程度较高→虚化程度更高的语法化路径。英汉表量结构语法化都涉及到语义演变、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方式、类推和重新分析的语法化机制。通过英汉表量结构虚化程度的对比,可以得出汉语中出现了典型的表量结构,其虚化程度比英语表量结构高;通过对英汉表量结构语法化路径的对比,证明汉语表量结构的结构更加固定,英语表量结构有着向汉语表量结构的结构发展的趋势。因此,汉语表量结构的语法化程度比英语表量结构的语法化程度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方位短语的属性的探讨,我们认为在词库中,方位短语和名词短语一样有格,但是其格特征是可解释的,无需核查,而方位短语中的介词只是可识别格特征的一个标示(case marker)。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各种存现结构以及方位短语中介词是否出现对句法的影响进行的统一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以英语幽默言语为例,从幽默发出者和听众两个角度分析幽默言语产生和理解的认知语用理论基础。研究表明,关联理论是贯穿幽默言语交际过程、保证幽默言语效果的语用基石。认知模型和概念合成理论则分别为幽默言语的产生和理解提供了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对寒山诗六个具有广泛影响的海外学者的英译本进行研究,并与中文版本进行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六个互不相同的翻译文本正是译者的自主性和读者的自主性在翻译活动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