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心理实验:他来到南旧金山联合学区的一所普通小学,对一至六年级共十八个班的学生进行智力测验,说是“预测儿童未来发展潜力”。然后,他并不依据测验结果,而是随机抽取了其中20%的学生,告诉这些孩子的任课教师,这些孩子的发展潜力非常大。  相似文献   

2.
曹建军 《班主任》2005,(4):45-45
"罗森塔尔效应"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1968年通过实验研究而提出来的,它揭示了教育过程中这样一种心理现象:实验者向教师提供某类学生有极好发展潜力的假信息,引发教师对这类学生产生期望,从而对他们表现出特别的关照、注意;学生体察到教师对自己的这种期望,受到激励,因而更加勤奋努力地学习,结果,智力和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3.
心理素质在人的发展诸多因素中占有基础地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全面发展的首要任务。教师必须把握心理现象的规律,要“以心培育心”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引导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一、罗森塔尔效应的启示“心态成就一切”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一天到一所乡村学校,在老师递过来的学生名单上随意打了几个勾,并说:“打勾的学生将来一定会大有出息”。时隔多年,他的预言竟成真了,那几位被打了勾的学生果真大有出息。这时他告诉老师们,自己并没有预言的特异功能,但确实使被打勾的学生受到了激励,这就是有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从中我们看到心理暗示的作用,积极暗示使人的心理潜能得以激发活化,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心理暗示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积极的暗示能够对人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产生良好的影响,使个体的心理、行为及生理机能得到改善,调动人的内在潜能,发挥最大的能力。而消极的心理暗示则对人的情绪、智力和生理状态都产生不良的影响。世上没有对暗示完全免疫的人,只是对暗示的敏感度有所差异。心理暗示的作用是强大的,要求教育者要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为学生编织一个安全网、一个充满鼓励、信任的环境气氛,为其营造积极的心理暗示。并教育学生,时时给自己一个积极进取的心理暗示:我...  相似文献   

4.
要探索如何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不能不提及“罗森塔尔效应”。所谓“罗森塔尔效应”就是由教师对学生情况的热情关注和高期望而引起学生在智能、品行、个性上明显进步的现象。 “罗森塔尔效应”给予我们如何开发学生写作潜能的启示是深刻而多方面的: 首先,任何一种气质的学生都具有各方面的发展潜力,高效优质的学习成绩并不只是那些“天才学生”的“专利”。就写作而言,那些日常写作表现比较困难的学生与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一样,具有良好的写作潜能,只不过由于各种因素暂时处于抑制状态,有待激  相似文献   

5.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一所学校进行“发展预测”的心理实验中,在一个班随机抽取几名学生,对其教师说,这几位学生智力超群,今后将大有作为。一年后果然这几个学生的成绩明显优于其他学生。原来,这是由于教师崇拜罗森塔尔的声望和地位,对经过他鉴定的学生发展前途笃信不疑,于是,就对这些学生倾注了无私的、真诚的爱,因而使他们健康地向前发展。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心理学家的“权威性谎言”唤起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爱,而使学生取得原来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教师与学生是…  相似文献   

6.
“罗森塔尔效应”已为很多教师所熟悉,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对其运用,注意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表现出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和期待,并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与鼓励,使学生树立起极大的学习信心,从而期待获得理想的教育后果。然而,也有不少教师抱怨说,自己已给予学生不少的表扬与肯定,但学生就是不能长久地被激励下去。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为什么“罗森塔尔效应”会失效?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教学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尝试把教学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运用到英语教学中去,并从透过学生心理需求寻找激励的支点;把激励奋进的机制溶进寝室;以情施教激励差优共进;目标激发的动力持久永恒四个方面概述了这一实验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中国学校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郑晓边加宁,小笛姐姐将你的“命题作文”交给我回答,希望我的“答案”能够使你满意。你的故事使我想起了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的实验:他到一个学校对部分学生做“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告诉他们的老师:“这些孩子有发展的可能性。”实际上被测者都是些普通的学生。8个月后,由于老师的期待,这些学生的行为果然表现出好的发展结果。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或称之为“教师期望效应”。数学老师对你进步的期待变成了你努力学习的自我期待,你又用好的实际行动加强了老师对你的关注与肯定,这种…  相似文献   

9.
教师对学生的正面期待而导致学生进步的现象,人们通常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是心理学上的一个著名现象,它在教育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笔者从事小学班主任工作多年,经常将罗森塔尔效应运用到工作中,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1.罗森塔尔效应对学生成长的作用罗森塔尔效应特别适合应用在小学生身上,因为他们是可塑性极强的群体,更容易接受来自于教师的心理暗示和正面引导。  相似文献   

10.
黄惠民 《教书育人》2002,(12):44-45
随着中专生源素质的逐年下降,越来越多的班主任抱怨:“现在的中专生没法管了,真是不可救药”。然而在班级管理中,无论是给学生传授知识,还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都是通过班主任与学生的心理交流来实现的。班主任以什么方式对待学生,是否对学生抱有希望,是否爱学生,都会影响班主任与学生的心理交流,使师生关系处于不同的状态,从而影响班级管理。罗森塔尔效应就是典行例子。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去一所小学调查学生状况,他悄悄地告诉该校老师,有20%学生智力超群,是“天才学生”,请他们注意培养。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1.
正向教育,能化腐朽为神奇,美丽着师生的美丽!因为,正向教育“始终把学生当作成功者对待”,在欣赏学生中激励学生,在期待中让学生获得成功,在学生成长中教师与他们一起成长。皮格马利翁与罗森塔尔两位先贤功不可没。让我们走近他们:  相似文献   

12.
一、什么是“罗森塔尔效应”在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塞浦路斯一位王子皮格马利翁用象牙雕刻了一位美女 ,雕刻时他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感情 ,雕成后又每天捧在手中 ,用深情的目光注视着她 ,时间久了 ,忽然有一天这个美女竟然有了生命。受这个故事的启发 ,1968年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罗森塔尔和雷诺尔·贾可布森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 ,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效应。他们把这种效应称为“皮克马利翁效应” ,人们也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的实验表明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智慧成就的预言 ,会决定另一个人的智慧成就。在实验中 ,…  相似文献   

13.
“暗示”,就是运用客观环境或是现有的条件,以不直接或不太明显的方式向学生施加某种影响,从而让学生产生与之相应的感应心理。在罗森塔尔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中,大部分就是运用暗示的力量改变人的心理状况的。我在课堂中试用了多次,产生了不可低估的效果。今日一议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4.
“关键人物”期望效应助推新教师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在对1—6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预测未来发展的实验”(实为智力测验)后,随机在多班抽取20%的学生,宣称他们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学生”,把这些学生的名单交给了任课教师。8个月后,再对全部学生进行了一次同样的测验,结果发现这些“最有发展潜力的学生”果然在智力上比其他学生有更大的提高,求知欲更强。研究者认为,教师受到实验者的暗示,对某些学生抱有高期望,并以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将期望传递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塑造自己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信任与爱,将鼓起学生智力、情感、个性顺利发展的风帆”。这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推可柏生通过—次别出心裁的心理实验得出的结论。这结论被称为“罗森塔尔(正)效应”。  相似文献   

16.
由皮格马利翁效应所想到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故事中的人物.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给这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平添了新的色彩.实验是这样的:他们向某小学提供了一份名单,说名单上的学生是经过一项测验发现的天才学生,只不过现在还未显露才华.其实这些学生是从该校随意挑选出来的.然而8个月以后,这些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居然比其他学生高出很多.这种由于信任、肯定、关心、激励等因素造成的期待和希望心理,引起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等方面的变化,被罗森塔尔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相似文献   

17.
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相传在塞浦路斯岛有一位青年国王叫皮格马利翁,他雕刻了一具精美的象牙少女雕像。由于他欣赏“她”的精美而每天含情脉脉地迷恋着“她”,最后,雕像竟真的“活”了过来。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也许是受了这个神话的启发,于1986年做了一次心理学实验。他到一所小学,称对该校学生进行所谓“有优异发展可能”的预测,但实际上,他既未做什么预测,也不了解任何一个学生,而是随机地将一批学生名单交给该校校长及有关老师,并强调必须保密。八个月后,他又来到这所小学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凡是名单上的学生,无论其原来基础如何,成绩较其他学生都提高得快,与老师的情感也较其他学生深厚,而且显得求知欲强,性格开朗活泼。这就是后来影响广泛的罗森塔尔效应。  相似文献   

18.
金关信 《山东教育》2005,(13):47-48
“罗森塔尔效应”是著名心理学家、美国哈佛大学罗森塔尔教授对学生进行“预测未来发展”实验获得的一种教育效应,成功的关键在于自信心的树立和激励性的关注。反之,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会受到压抑,聪明才智的发挥将受到严重的制约。在基础教育新课程启动的今天.“罗森塔尔效应”的启示对实施现代美术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育史上有一“皮格马利翁效应”,这是瑞典教育家罗森塔尔进行的一次潜力实验,实际上这是一般智力的测验:他随意在各班抽取了少数学生,然后对任课教师说他们是最有潜力的学生。8个月后,这些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果然就超过了其他同学许多。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神奇的效应呢?其中隐含着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对这些孩子充满着期望和信任,驱使教师时时处处激励这些学生奋发向上。有位学者说过:世上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就是信任”。的确,只有信任学生,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的全过程,学生才会觉得老师亲切,才敢于质疑问难,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积极主动地和教师及学生共同研讨问题,才能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成功。要做到相信学生,激励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如果把教师和心理效应两个概念相结合,你头脑中首先想到的会是什么?当然,每个人的答案多少会不一样。我头脑中首先出现的是"罗森塔尔效应"。1968年,罗森塔尔教授带着一个实验小组走进一所普通的小学,对校长和教师说明要对学生进行"发展潜力"的测验。她们在6个年级的18个班里随机地抽取了部分学生,然后把名单给任课教师,并郑重地告诉他们,名单中的这些学生是学校里最有发展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