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的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田野实践,从不同维度展现了民间文学类文化遗产的复杂样态,以往使用的"传承人"、"语境"、"文本生产"等被建构出来用以学术表述的概念,已难覆盖研究对象,不具有永恒的意义。本文认为,应该对近年来的相关田野实践与学术发现予以充分关注,将这一文化事象所呈现出的多层次、多元化、非中心化、差异性以及不确定性等特点纳入当下的学术参照与研究框架,以推动相关研究更接近事实本身。  相似文献   

2.
阎春来 《新闻前哨》2012,(11):56-57
电影大师希区柯克说:"纪录片导演是上帝"。我想,这并不意味着纪录片摄制者因此就有权利可以天马行空,我行我素,反而更要强化责任意识,更要悲天悯人。这与功夫高深的人讲武德、医术高明的人讲医者仁心是一个道理。纪录片导演是上帝,它代表了公平正义,是社会良心的使者,也是社会良心的打造者。  相似文献   

3.
尹帅平 《东南传播》2013,(12):33-36
随着我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成为多数人生活的空间,城市构成主体多样化.与此同时,在以城市为主导的发展过程中如何提高社会文明,以城市和城市中的媒介作为传播主体样态的城市传播将作为考察社会文明建构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西方文艺思潮纳入费尔克拉夫的媒介文本三向度的框架体系内,找寻在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范畴内的建构媒介文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林新 《新闻界》2007,(5):64-66
本文以话语分析的方法反思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新闻界在界定新闻学最基本的概念上所存在的语境与语义的差异,认为新闻的“事实说“、“报道说“、“信息说“以及“事学“论等理论观点的建构都具有较明显的社会时代性,其间科学性与局限性并存,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传播和谐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观念的语境下应展开相应的探讨,以推动新闻学理论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论述了必须关注维护公共安全的"责任"情报、"角色"情报和"话语"情报、"预警"情报的意义;其次,强调各级政府应该大力建构应对风险的公安情报机制,不断提高应对风险的认知、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7.
“贾君鹏事件”:媒介事件与社会的“集体记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小平  王子毅  董朝 《今传媒》2009,(12):16-18
一、贾君鹏事件:新媒体“媒介事件”的典型文本1.“媒介事件”的概念演变:从卫星电视到新媒体1992年,丹尼尔·戴扬与伊莱休·卡茨在《媒介事件》一书中将“媒介事件”定义为:“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主要是国家级的事件”。  相似文献   

8.
语言即是行为,话语关乎权力.法国思想家皮埃尔·布尔迪厄认为,语言应被看做是身体的一个维度.人与整个自然界和社会的全部关系都经由语言得到了表达.当将语言的运用视为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而不是一个纯粹的个体行为和情景变量的折射的时候,就可称之为"话语".  相似文献   

9.
媒介融合在整合与重组媒体资源的同时,形成了当下的"自媒体"背景,"我们即媒体"日益成为一种宣言。公民话语空间正在随着媒介融合的深入逐渐拓展,建立一个真实、平等、开放、互动、健康的"绿色"传播平台对于公民社会话语"场域"的萌发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刘扬 《新闻传播》2007,(5):36-37
作为一个城市主流媒体的地方党报,其版面上任何一条新闻报道都或显现或隐态地传达着一个共同的主旋律,如果说,版向上的时政要闻、教育、财经以及农村报道能让读者一目了然知道党和政府近一阶段的工作方针,那么版面上的社会新闻报道则是在反映社会生活方面的“故事”中,来完成党报社会新闻所承担的“社会预警”功能。  相似文献   

11.
档案事业:从“国家模式”到“社会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我国经济飞速增长、社会全面进步的30年,也是我国档案事业蓬勃发展、档案工作不断提升的30年。纵观过去30年,尤其是最近十余年,我国档案事业正经历着从“国家模式”向“社会模式”过渡的巨大变革。1996年,加拿大著名档案学家特里·库克在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上指出:“本世纪档案论述的主题是什么?最引人注目的要属根据国家档案概念建立起来的以司法一行政管理为基础的档案工作向建立在更广泛的公共政策和利用基础上的社会一文化档案概念的变化。”“档案事业在传统上是由一个国家建立,  相似文献   

12.
周芳名 《出版广角》2018,(11):88-90
构建社会稳定预警管理制度是有效实现城市社会治理,塑造良好社会秩序和提升广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路径.当前,党和国家正面临阻碍社会稳定的新情况、新问题.《社会稳定预警管理制度研究》一书从理论到实践,详细介绍了国内外代表性城市社会稳定预警管理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该书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城市社会稳定预警管理的系统性学术研究著作,具有重要的出版价值、学术价值和实践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收视文化”的角度,结合“同时收视”、“对立性诠释”和“思维自觉性”等概念,对社会新闻产生的合理性,以及其对电视权力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传媒预警”与“预警新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预警新闻"是与传媒的预警功能相伴而生的."传媒预警"是因,"预警新闻"是果;"传媒预警"是里,"预警新闻"是表.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为新时代跨文明交往指明了方向。跨文明叙事的构建,需要区分“冲击”与“冲突”、“差异”与“差距”、“先行”与“先进”三组关键词的辩证关系,明确跨文明中利益、方向、标准三个维度的概念与意涵,还需要建立在反思传播秩序失衡、技术变革挑战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6.
"以观众为本"如果细观西方媒介素养研究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媒介素养"一词的最早来源即为"电视素养"。在一九七〇年代美国一些学校开展了"电视素养"课程,随后在大约一九八〇年代传入英国,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6,(9):21-25
报纸媒体对"空巢老人"话语的社会建构中隐藏着不同机构和话语主体在这一议题上的话语权力分布与话语分歧。这一话语格局既是现实社会生活在报纸媒体上的投影,也有社会需求、心理需求、市场需求的多重作用,还是报纸媒体履行自身社会精英话语职责的自觉追求。这一研究为透视大众媒介话语建构与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提供了路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政治学中的公民社会和“第三部门”理论为基础,从政治传播学的角度研究了公民社会背景下大众传媒的发展状况及其功能。文章认为,媒介传播中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导致了公共广播电视作为公民社会“第三部门”的出现,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此外,本文还对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与“第三部门”媒介建构的缺失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从2001年申奥成功,到2008年北京奥运、2010年上海世博的顺利举办,国人们无不为中国"走向世界,与世界接轨"的跨世纪梦想的实现而欢欣鼓舞,并对共产主义理想所承诺的现代化图景殷殷期盼。然而,种种"不和谐"的社会事件的频发使人们在对"现代化"实现中国社会"进步"表示肯定与确证的同时,亦不可遏止地表现出对"现代性话语"的失望与质疑,  相似文献   

20.
杨奥 《大观周刊》2011,(50):63-63,56
近年来由于群体性突发事件、各种公共卫生事件以及重大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本文通过构建社会风险防范预警模型,对其治理预案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预防和化解社会风险的防范体系,为社会和谐发展,从刚性稳定走向韧性稳定的提供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