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对民族地区的学生实施创造教育?笔者作为一名瑶族地区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师 ,近期对名师教例进行了一些探索 ,发现 :一、名师教法的先进性阅读名师教例 ,最具特色的是名师实行的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他们极力营造一个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开放性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思想开放 ,精神自由 ,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二、名师教例的高效性名师教例之所以高效 ,首先根植于名师对教材的深入的挖掘和深刻的理解。正是由于他们“生平多阅历 ,胸中有丘壑” ,在课堂教学中能“运筹于帷幄之中” ,因此 ,才得以出色地实现课文的教…  相似文献   

2.
名师,即非常有名气的教师,他们无疑是教育实践领域中的佼佼者。他们何以能那么有名气?首先是因为课上得好,教学效果显著,受学生的欢迎,受同行的认可。在全国各地,他们上过许多的公开课。在很多地方,听说名师要来上课,大家都想一睹名师的风采。  相似文献   

3.
<正>名师,顾名思义是著名的教师。名师之所以成名,是因为课上得好,教学效果显著,深受学生喜爱,得到专家、同行认可。在我看来,学习名师,最重要的是学习他们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学习名师的课堂,不能一味地模仿名师的一招一式,简单移植和照搬名师的教学技巧与方法。那么,我们应该向名师课堂学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幸福的语文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有人这样阐述:"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关心,使人幸福."语文课堂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让他们拥有幸福的语文课堂是老师应致力追求的目标.曾多次聆听于永正、窦桂梅、王崧舟、薛法根等教育名师的精彩课堂,多次观摩名师的课堂,翻阅了大量与名师们有关的书籍,他们的课堂无不在创造幸福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说起名师,我们会想起斯霞、霍懋征、魏书生、于漪、孙维刚、于永正、窦桂梅……他们是怎么样成长起来的? 教书育人是名师的自觉追求,是从心灵深处进发出的强大内驱力.他们对教育事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对教学不懈努力,充满激情.谈起学生,他们的故事会让人感动不已.他们对学生的爱,来自内心深处.他们把爱深嵌于课堂,把每一堂课都当作完成一种使命、一种责任.他们的学生记得他们的音容笑貌,课堂上每一个生动细节几乎已化入血液,溶汇为学生成长中最重要的养分.  相似文献   

6.
<正>笔者在听了多位名师的公开课之后,深有感触,同时也发现普通教师与他们的差距太多、太大。差距主要在六个方面,第一是名师关注"教什么""为什么这样教""怎样教",而普通教师始终关注"怎样教";第二是研究教材,名师读懂、读透了教材,而普通教师还在照教材教或者想当然地用教材教;第三是关注学生,名师随时关注学生,从中捕捉资源,而普通教师只关注学生与他配合得怎样;第四是资源的使用,名师是从学生角度去思  相似文献   

7.
教师如何突破专业发展的限制?我认为应当注意以下三点:与其追逐名师的课堂,不如守住自己的班级。专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尤其是到达发展"瓶颈"阶段,需要的不再是盲目地追着名师的课堂跑。不可否认,有些名师早已离开课堂,而一旦离开课堂时间长了,离开学生的时间久了,说出来的话、上出来的课,自然就不够"接地气"。有的名师的课像表演,"表演"不是课堂的常态,不必学、不必追。与其像追星一样追他们的课,不如看看他们课后在干什么、他们日常的课是什么样子。你必须找到他们的另一面,有些  相似文献   

8.
<正>有这么一群教师,他们深受学生的喜爱,他们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了威信,因此学生尊重他们,喜爱他们,愿意接受他们的教育.如果你对这些名师做一番考察的话,你会发现,他们都在积极地开展教育教学科研,可见,我们教师都应该走教育科研之路.  相似文献   

9.
当我们欣喜地发现新一代的名师迅速成长的同时,也发现一种新的现象愈演愈烈:一批正在成熟起来的优秀中青年名师正在远离讲台、疏远学生。名师的脚步离高学历越来越近,而离教材却越来越远。教师在学历进修期间走过的艰难——在学生、家庭、学历进修的重压中艰难地维持着发展中的平衡,这一切的背后是以降低生活的质量,减缓对教学的投入,减少对学生的关心程度为代价。当他们逐步变成名师时,一  相似文献   

10.
魏芳 《考试周刊》2014,(56):25-25
做教师易,做称职的教师难,做有思想的教师更难。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思想要求越来越高。近几年作者听过不少名师的课,崇拜他们的博学,羡慕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欣赏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执著。在他们的课堂上,作者发现了名师的共同点,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是因为他们有思想。  相似文献   

11.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如果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期遇上一位名师,这位名师不仅课讲得令听者如痴如醉,而且他还会是人生命运的导师、幼小心灵的守护神,为迷途羔羊指点迷津,这样的名师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大凡课讲得好的教师,一般都具有比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他们才思敏捷,缘情造句,各尽其宜,而且能出口成章并富有文采,他们不仅能深入浅出地把知识讲得叫  相似文献   

12.
当我们欣喜地发现新一代的名师迅速成长同时,也发现一种新的现象愈演愈烈:一批正在熟起来的优秀中青年名师正在远离讲台、疏远生。名师的脚步离高学历越来越近,而离教材却越来越远。教师在学历进修期间走过的艰难———在学生、家庭、学历进修的重压中艰难地维持着发展中的平衡,这一切的背后是以降低生活的质量,减缓对教学的投入,减少对学生的关心程度为代价。当他们逐步变成名师时,一部分人又致力于更高的目标———读硕士、博士。原本用于研究教材的时间被用于专攻四级、六级英语。他们也许淡忘了,教育是不能重复进行的事业,学生的生命更…  相似文献   

13.
高校教学名师及其生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学名师是在为学与为人方面表现突出、得到同行广泛认可的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相比,他们师德崇高、师知渊博、师心执着、师能娴熟、师威崇高。高校教学名师的培育既需要通过教师敬畏教育、追求卓越,富有激情、关爱学生,实践磨砺、反思教学,同伴互助、博采众长的自我生成机制,也需要完善教学运行机制、规范教师管理与营造名师成长环境的外部促进机制,两者结合,成就名师。  相似文献   

14.
成为名师,首先是要能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那些通过延长学生学习时间增加学生学习强度,通过占据学生学习其他课程和从事其他活动的时间以求得的质量不是真正的质量。也就是说,当我们考查质量时,必须同时关注效益,要分析达到现有的质量水平我们付出多大的成本,我们付了这些成本值不值,还要分析学生是否为达到质量标准付出过于高昂的代价,他们的基本权利和身心健康有没有受到伤害。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再来思考,那么名师就是让学生花费很低的成本,却取得很大发展的教师。成为名师,关键是要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人。名师是凤毛麟角,其稀缺性可想…  相似文献   

15.
听名师的课,总有这样一种感觉,在课堂上,他们与学生会不分彼此,似乎自己也是学生中的一员,随着学生的激动而激动,随着学生的兴奋而兴奋。常常给他们下这样一个定义,他们真放得开哪!最后,再来一声感叹,到  相似文献   

16.
我曾听过不少名师的课,也在各种教学杂志上看到过不少名师的经典课堂实录,总想把他们的精彩移植到自己的课堂中去,可结果却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于是就抱怨自己的学生不行,  相似文献   

17.
正"好教师到底好在哪里?"这是一个困惑了我多年的老问题。偶尔有机会遇见名师,我就会暗暗评估他们的"好"。我总期待从他们嘴里听到一些振聋发聩的高论,但这样的期望往往落空,因为他们不太会滔滔不绝、气势如虹地言说,以满足所谓的"口腔快感",他们似乎更喜欢安静地倾听,即便发言也多是言简意赅、语调松弛、气息平和。平时我也会去翻看一些受到学生喜爱、同行推崇的名师的  相似文献   

18.
倾听——走进“名师会客厅”,打开“名师老照片”,聆听四名师讲述动人的教育往事,感受他们的人生智慧和敬业精神;在“名师访谈”现场,四名师深情回首来时路,道不尽探索之苦、成功之乐,说不完爱的教育、梦的追求。欣赏——这里有我们精心选编的“名师新课”,从他们的简约设计和备课说法中,您可以感受到新课标精神在老教师身上的成功践行;这里有他们精彩课堂的“经典回放”,欣赏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师名作”,如何能不由衷地感佩这些令人赞叹的”大家手笔”?领悟——名师成功的奥秘在哪里?他们不同的思想和风格是什么?看看“名师自述”,想想个中…  相似文献   

19.
对于名师课,很多教师的反应是:名师课好是好,但不一定适合我们普通教师。其中的原因,一者,认为名师课非常成熟,高深莫测,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折射出他们的个性品质,散发出独特的教学魅力。再者,认为自己的思想涵养、教学经验、教学水平远远不如名师们,名师们的课可望而不可及。  相似文献   

20.
几年来,有幸观摩过魏书生、程翔等名师的课堂教学,我不禁深深地折服于他们高超的教学艺术,总能看到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其乐融融,双方感到的大概不是辛劳,而是一种美妙的享受与愉悦。细细琢磨名师课堂教学的奥妙,除了他们深厚的教育教学修养及独到的艺术风格外,恐怕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他们教学上的民主与全身心投入。举手投足间,映射出的是他们与学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