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传朵 《幼儿教育》2000,(12):20-20
曾看到一篇小学生作文《我有一个“懒”爸爸》,觉得很精彩。文中写了几件事以证明爸爸的“懒”。如,我跌倒了,爸爸不仅不过来扶我,还说:“是你自己不小心,赶快爬起来吧!”当“我”遇到学习上的难题去向爸爸请教时,他也不帮忙,只是说:“你自己仔细看看,再想想嘛!”结果“懒”爸爸培养出了一个勤奋、能干的女儿。由此,我想到不妨做个“懒”点的老师。“懒”动手,以解放孩子灵巧、能干的双手。陈鹤琴说过,帮助孩子最好只用一只手。只有放手让孩子去实践,孩子的能力才能形成和发展。如穿脱衣服,在讲清并示范动作要领后,就可通过训练、比赛,  相似文献   

2.
<正>说明文是一种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用说明或主要用说明的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或事理的文章.它缺乏情节性和强烈的感情,语言一般也比较平实朴素,因此,无论是有些教师还是学生都觉得它宛如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这正如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张寿康先生所说的:“有的教师不愿教说明文.以为说明文比起文艺作品来显得枯燥乏味;学生不愿写说明文,以为说明文无足轻重.”如何在教学中改变这种现象,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这一直是摆在每个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笔者在实习过程中作了些尝试,当然是很不成熟的,现将它写出来求教于大方之家.我是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的:  相似文献   

3.
编读往来     
编辑部的叔叔阿姨:你们好!看了你们编的《家庭教育》杂志,我有一点想法,不由得写了出来。我很喜欢你们的“家教话题”栏目,但是也有一点不满,上面都是写家长怎样帮助孩子学习等方面的问题,为什么不给那些被朦胧爱情所困惑的中学生写一点儿文章呢?现在有许多的中学生都会对异性产生似懂非懂的朦胧好感,却只能闷在心里,不愿跟家长、老师说,因此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我也被这种朦胧的“爱”所困惑。我喜欢上了一个男孩子,他跟我同龄,我喜欢他,心里经常想着他,但又不敢向他表白。也有一个男孩子经常给我写情书,我不知该怎么办,又不敢告诉家长、老…  相似文献   

4.
常有学生问,新闻、通讯如何写?我说看报去,人家怎么写,你就怎么写。有些学生问,评论如何写?我说,报上天天有,大评论、小评论、文艺评论、思想评论、读后感、编后评……各式各样,五花八门,挑着读吧。也有不少学生问小说怎样写,散文怎样写,我亦常回答道,读小说去,读散文去。于是他们不免会想,这位老师的惰性太大了。其实不是我懒,也不是我讲不出来,而是我不大赞成“文章作法”、“新闻要素”之类的说教。我主张以文习文,从活的文章中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5.
唐爱华 《师道》2006,(7):39-39
练习课上,孩子们在埋头写作业,只有李晓趴在那里发呆,看我走过来,才磨磨蹭蹭地打开铅笔盒,慢腾腾地开始写。“不舒服吗?”我关切地问,他摇摇头。这家伙,老毛病又犯了,我拍拍他的肩膀,半嗔半怪地耳语:“咋这么懒啊,还不赶紧写。”没想到,这句话捅了个马蜂窝:李晓呼的一声站起来,把语文书往地上一摔,歇斯底里地吼道:“我不懒,你凭什么说我懒!你凭什么说我懒!”孩子们被突如其来的喊声吓了一跳,吃惊地看着我们。我也愣住了:好大的火气啊,就算是我说重了,课堂上也不能这样吵闹啊,更何况三天两头不写作业,不是懒又是什么?真想声色俱厉地训他几句,…  相似文献   

6.
利用暑期我看了《教学大道——写给小学数学教师》这本书,里面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一套套精典的理论,使我感触良多.其中妁聊聊“懒”课堂》这篇文章更是印象深刻.讲的是李成良校长上课从不带课本,也没有书面作业,但学生们成绩却特别好,于是他笑称自己是“懒”教师、“懒”校长.从他的事例和文章中,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无奈     
答应给《河北教育》写一篇谈教育的文章,可是两三个月过去了,却迟迟不能命笔:不是因为手懒,也不是因为人忙,而实在是觉得谈教育太难。我不写应景的东西,我不写我不信的东西。谈教育不是应景,肯定该写:我信“因材施教”我信“有教无类”,可是孔夫子几千年就已写过。我信爱的教育,西方教育也在几百年前写过。想来想去,没什么可写。这么大一个问题,你都写不来2500字,岂不是太没  相似文献   

8.
小学三年级第一次单元习作是“写课余生活”,我当时考虑到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因此我很细心地对他们进行了指导,还特别举出了一些日常事例。从“课余生活”的话题展开,到“最喜欢的课余生活”的范例指导,再谈谈自己活动的感受,以为自己的指导已经很到位了,但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却让我大失所望。  相似文献   

9.
1979年暑假,我给正在上学的3个孩子写了评语:小三儿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因为他虽很爱看书,却不愿听课,更不愿做作业,刚入学时,还常常逃课,成绩也不好。 20年过去了。“浪子”小三儿虽然几经沧桑,跌跌  相似文献   

10.
关于修改     
修改,是作文训练中的老话题,司空见惯,无论是哪位语文教师在指导作文训练时,都不会忽视这个环节。我这里所以把它列为一个专题来探究,是因为它实在是作文训练过程中不可逾越的一座“桥”。不仅追求好文章需要修改,“修改”本身也是一种能力。作文训练过程中的“修改”,也是一种能力训练。我在《春路添花》一书中关于修改文章有这样一段话:文章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首先是写,而后是改。写是第一性的,改属第二性的。但修改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有经验的人总结说: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我十分赞同这种现身说法。我们不否定曾…  相似文献   

11.
“懒”爸爸     
在某市举办的“家庭故事征文比赛”中,一位小学生写的题为《“懒”爸爸》的文章获得了一等奖。文章这样写到: “过去,我曾经仔细观察过邻居家孩子的  相似文献   

12.
在现实的作文教学中,学生们常常说“我不知道写什么”,又有人说“我怕把作文写偏了,写离题了”,其实,写作文不应局限于话题本身,而应当由话题展开去,写点有广度、有深度的东西。因为学生中“怕写偏、怕离题”而不敢动手写的心理,必然会造成事例的“小”“少”,写出来的作文也是或者内容贫乏,或者言之无物。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13.
李翠 《广西教育》2008,(28):43-43
作为语文老师,我总觉得要求学生写作文、写日记,而自己什么也不写,是件很尴尬的事。为了激励学生课外练笔,我和学生进行“同题”作文,即学生写我也写,并将写好的文章或是发表获奖的文章给剪下来贴在教室后面墙上,让他们确信我这个语文老师不仅“动口”,而且还真“动手”。  相似文献   

14.
家长,一家之长.掌管孩子的教育大权。在教育受重视的今天,家长也是一个不小的职位。所以我突发奇想,如果我是家长呢?如果我是家长,我一定会做一个懒家长,何为“懒”呢?首先,对于孩子的生活我是不会多动手的。早晨,我让孩子自己穿衣服、叠被。晚上,我会让孩子自己铺被。随着孩子越长越大,我这家长也会越来越“懒”。  相似文献   

15.
以前的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懒虫”,整天什么事也不做,渐渐地我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笑点.开始我还不怎么在意,可慢慢地我开始羞愧了. 我想改掉懒惰的毛病,可是就没立刻行动,常常对自己说:“从明天开始吧!”渐渐地,我越来越懒,甚至懒到不想起床吃饭、洗澡.尽管非常讨厌大家叫我“小懒虫”,可是我却没有和他们争辩,因为我确实很懒,可直到有一天……  相似文献   

16.
怀孕时,我就听过“勤劳妈妈懒女儿”的说法。当时就想,如果自己做个懒妈,能否培养出勤快的孩子呢。于是,女儿很小时,便有了许多动手的机会。而我也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享受着做“懒”妈的快乐。其实,做“懒”妈真不容易,要努力做到三“放”。  相似文献   

17.
以练促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多练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当前,有些教师不敢或不愿让学生多练:不敢是因为怕“冒天下之大不韪”;不愿却是因为他们在减轻了学生的负担的同时,也减轻了自己的负担。因此教学质量出现了负增长。我以为应以“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以“练”促教学,在练习中注意  相似文献   

18.
万能发明机     
懒蛋博士终于累了!他从实验室爬出来,像狗一样吐出舌头大喘气!“每天都是这样发明、发明、发明,没完没了!”懒蛋博士头晕脑胀,“我真的不想干了!”懒蛋博士的狗,汪汪先生说:“那可不行,人们需要你的发明啊!”“这倒是,”懒蛋博士说,“不如你替我搞发明,我替你看门?”“使不得!”汪汪先生连连摆爪,“那样的话,我搞不好发明,你也看不好门!”“唉,怎么办才好呢?”懒蛋博士敲着脑门。以往碰到难题,只要敲敲脑门就灵,今天也不例外。冬冬冬连敲三下,懒蛋博士的主意出来了:“我弄出一个万能发明机,让它代替我满足人们的…  相似文献   

19.
动感快乐     
我是个快乐的女孩,所以我的一天也是由我这个快乐的女孩谱成的跳动乐谱。 123的早上“123……”的闹钟把我这只懒“匹克”从梦中扯回来,我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来到学校。“哇!真热闹,我是不是来到市场了。”这是我跨入教室的第一句话。一来到座位上,我便加入了这个“聊天市  相似文献   

20.
平常收到投稿和来信我都是高兴的,不管文章写得怎么样,不管信是长是短,是夸了我们的好还是点了我们的过。可是有这么一封信却让我焦急了,有这么一篇投稿却让我无从处理了。白色的信封上正面写着内详,背面写着“谢谢邮递员”,里里外外没有地址,只有一个看来是精心取了的别有用意的笔名:页红,还有纸边上一个让我触目惊心的红手印,细看来,竟是血。本是以为他受了莫大的伤害或打击,本是以为他有着深深的悲伤或痛苦,我心一抽,紧张地读下去,却是这样的:编辑老师:这是我投出的不知道第多少篇稿子了,可是却一定是我投出的最后一篇。我对文学是那么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