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每一篇入选课本的文章本身并无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分,那只是教材编者根据教学需要设定的,其出发点就在于让“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什时,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叶圣陶《略读指导举例》)。在现行的各个版本的小语教科书中,略读课文所占的比例普遍随着年级的提升而逐步增加,其用意即在于此。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阅读方式有很多,精读是主要的阅读方式,往往教师会忽视了略读的重要性,而要指出的是略读也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式。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每一篇入选课本的文章本身并无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分,那只是教材编者根据教学需要设定的,其出发点就在于让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  相似文献   

4.
关于略读教学,叶圣陶在《略读指导举隅》的前言中曾经有过精辟的论述:“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运用。”“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悉了例子,只是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叶老的论述深刻地阐明了精读与略读之间的辩证关系。精读是略读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许多老师只重视精读课文的教学,对略读课文的教学研究甚少,不能很好地把握它的特点。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出现两种倾向,要么与精读课文的教学没有什么区别,字词句段、篇童结构,面面俱到、精雕细琢;要么就轻描淡写、囫囵吞枣,一读带过,学生根本没有留下什么印象。那么,略读课文教学的目标究竟是什么?教学中又如何体现它的教学特点呢?下面谈谈对略读课文教学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每一个单元都有让学生独立阅读的课文,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根据本单元的导读提示和本课的要求,自行对课文的内容进行熟读、理解,教师只是根据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进行适当的指导,从而让学生自己学会读、写、说、仿的能力.根据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领其自得"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随着年级的增高,精读课文篇目逐渐减少,略读课文则逐渐增多。面对教材中这种反比例编写安排,我们应该正确看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教师在教学略读课文时,常常提到:(1)从内容上说,虽然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求,但低到什么“度”,不好把握;(2)从方法上说,虽然要求教师更加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但放手到哪里才恰当,不好掌握。那么如何把握好这个“度”?笔者以为,一要凭借“阅读提示”的要求,二要讲究教学策略。就其教学策略来说,自己读书、讨论交流、适当指点乃是略读课重要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略读课文是精读的补充与延伸,是学生通过阅读实践,主动将"知"向"行"转化的最好训练场。略读课文是学生唱主角,教师由幕前转到幕后,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要根据课文特点,适当向课外拓展、延伸。所以教学时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略读教学的特点定位,有的放矢,择优而教。  相似文献   

10.
略读是一种阅读的方法,相对于精读而言,以"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为主要的阅读目的.略读教学则是以运用精读课文的读书方法、在略读课中提高阅读能力为主要任务的教学.相对于精读而言,略读教学的目标更简明,内容更简要,自主学习更充分,略读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郑美芳 《学周刊C版》2014,(1):165-165
当下,许多语文教师对略读课文的认识存在误区。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略读课文的特点、现状、性质与课型等四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以期与广大语文同行交流切磋。  相似文献   

12.
一、把握略读课文地位 略读课文一般文字较浅显,便于学生阅读和理解。与精读课文的教学相比,略读课文的教学对学生自学的要求有所提高,但理解的深度有所下降。新课标语文(人教版)从三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三年级上下册课文64篇,其中略读课文18篇;四年级上下册课文64篇,其中略读课文29篇;五年级上下册课文56篇,其中略读课文28篇;六年级上下册课文49篇,其中略读课文15篇。略读课文在语文课程中所占的比重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大,可见略读课文在阅读教学中所占的应有地位。  相似文献   

13.
略读课文的教学,通常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精雕细琢,面面俱到——略读课文精读化。第二,蜻蜓点水,不求甚解——略读课文泛读化。第三,信马由缰,开放过度——略读课文自读化。1.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的原则。2.充分利用略读课文,发展学生的思维。3.充分利用略读课文,关注语言表达、重视语言积累。4.充分利用略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这些话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道出了略读课文教学的重要功能。“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则点出了略读课文教学的要求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略读课文的教学,不同于精读课文,一是内容上,理解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二是方法上,老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和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这是小学语文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参中对略读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曾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是应用。"略读课文是学生提高独立阅读能力的一次实践机会,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能力迁移的有效平台。因此,略读课文要略"教"重"学",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培养自学能力。可是略读课文该怎么学呢?我认为应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邹春媛 《辅导员》2010,(14):95-95
略读课文的教学,一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难点。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在三年级上册目录中首次用“*”对略读课文进行了明确的标示,并且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出现了一段流畅的文字,这段文字不但很自然地实现了由精读课文到略读课文的过渡,使两者浑然一体,而且还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部分略读课文的练习题后,安排了“资料袋”的内容;另外,四年级上册教材中,还增加了略读课文的数量,由原来的每组课文的一篇,增加到每组一至二篇。可以这样说,略读课文的编排呈现一种逐渐加大数量、加长篇幅、加宽内容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略读课文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年级越高.略读课文所占的比重越大。但是在略读教学中.由于教师没能合理制定教学目标.使教学常常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复杂化处理。也称精读化处理.由于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过全、过多、过细,导致教学内容繁杂精深.略读课文被上成几课时的精读课文;  相似文献   

20.
许洁 《辅导员》2012,(9):26-27
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把课文分成精读课文、略读课文、选读课文。从第二学段开始略读课文这个词眼开始进入我们的视线,顾名思义,略读就是简单地读一读,略微知道大意即可。于是很多教师便有了忽略的念头,在现实课堂中存在以下几个误区:或是置之度外,任其自说;或是轻描淡写,放手自读;或是难以割舍,精雕细琢……其实,略读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活动,不只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提高综合的语文素养。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