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战略,给西部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西部有很多县市属旅游资源弱势区,这些地区大多比较贫穷落后,除旅游资源外其他资源也相对匮乏,它们如何谋求发展?文章以四川绵阳为例,在用耗散结构理论深入系统研究绵阳旅游业的基础上,按照国际惯例采取与世界旅游组织接轨的理念和方法,研究并讨论了绵阳大一统旅游这一案例及其与绵阳区域旅游发展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绵阳大一统旅游对提升绵阳形象,促进绵阳旅游业形成龙头产品,增强绵阳旅游业的竞争力等具有积极作用。这为西部资源弱势区旅游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绵阳旅游资源分类及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分析,统计整理了绵阳市的旅游景点(区),基于GB/T18972-2003国家标准和绵阳旅游资源的特质对主要的景点(区)进行归类。同时,根据行业结构分析原理,对绵阳旅游开发面临的5种基本竞争力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绵阳旅游开发的对策。认为必须凸现绵阳旅游产品的特色,提高服务质量,联合各种优势资源,以点带面,最终全面拉动绵阳旅游业的发展,以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所有制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密切.通过偏移份额法对四川工业的所有制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四川非公有制经济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但竞争力较弱;而公有制经济竞争力相对较强,但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还不足.  相似文献   

4.
安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现状:与全国先进地区比,安徽差距明显,县域经济快速增长,已进入了总量跃升、结构优化、后劲增强、活力迸发的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在整体实力上仍然偏弱,经济结构性问题突出,产业特色不明显,人力资源不足,高素质人才短缺等。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路径包括: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步伐,加速民营经济发展力度,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加强"四化"同步协调推进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基于我国目前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和经济发展特点所提出来的,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内在逻辑。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又成为全国两会的重要讨论内容之一,本文探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理念的主要来源,研究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并重点阐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地学信息图谱为城镇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研究提供了一种定量化与定位化相结合的信息谱系研究方法.该文选取四川绵阳城市规划区为研究区,在3S技术支持下,基于地形图、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现状图等数据源,建立了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图谱模型,分析了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国婴童产业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历经二十年发展,已初步呈现规模化、现代化、国际化趋势,但巨大的婴童产业市场掩盖不了中国婴童产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结构不够合理、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绵阳作为西部发展潜力极大的新兴工业城市,婴童产业融合不够、品牌意识不强、产品层次低端、整体市场非常脆弱,必须立足本地特色产业发展基础,集聚整合科技、资源、市场、政策多种优势,科学规划,合理调整,完善组织,创新模式,推动绵阳婴童产业科学发展,促进区域经济水平快速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8.
中国婴童产业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历经二十年发展,已初步呈现规模化、现代化、国际化趋势,但巨大的婴童产业市场掩盖不了中国婴童产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结构不够合理、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绵阳作为西部发展潜力极大的新兴工业城市,婴童产业融合不够、品牌意识不强、产品层次低端、整体市场非常脆弱,必须立足本地特色产业发展基础,集聚整合科技、资源、市场、政策多种优势,科学规划,合理调整,完善组织,创新模式,推动绵阳婴童产业科学发展,促进区域经济水平快速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9.
绵阳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闻名已久的李白故里、红色沃土。在长征文化资源方面,绵阳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四方面军长征的第一站,为策应和配合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和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红军长征路线四川绵阳段所留下的遗产是绵阳重要的红色文化遗产,需要很好地将其保护,让其体现社会、经济价值。努力打造绵阳红色文化资源品牌,才能突出红军长征路线四川绵阳段优质文化资源的"原产地域"概念,从而烘托出原生态绵阳红色文化资源品牌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高等教育贡献率文献回顾,特别是高等教育经济增长贡献率文献分析,提出高等教育综合贡献率基本概念与模型,定性研究包括高等教育活动导致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科技创新、人力资本、社会进步等5个方面的综合贡献率。在5个方面分别抽取有代表性的量化指标,设计出高等教育综合贡献率指标体系,基于四川2005-2009年高等教育相关数据,实证分析得出,四川高等教育的综合贡献率为7%左右。四川和全国一样,近年来,高等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其贡献率逐年有所提高。但是高等教育的综合贡献率不高,高等教育相对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言,仍然存在结构失衡、质量不高、与社会发展脱节等问题。为此,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与区域竞争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地区与地区之间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促进产业的集群化已成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方式。产业集群具有聚集效应、协同效应、晕轮效应和区位效应等竞争优势,它能够增强区域竞争力,并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应在引导定位、完善政策、推动园区、扶持中小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供服务、营造环境等方面对产业集群进行培育和建设。  相似文献   

12.
阜阳市地理位置优越,是国家大型商品粮、棉、油生产基地,是安徽首个粮食总产超百亿斤的市,同时也是皖北重要的门户。因此,研究阜阳的城市竞争力,厘清阜阳市的发展脉络,对促进阜阳的快速发展,加速皖北振兴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城市竞争力有关理论,从六个方面选择了19个指标,并通过收集相应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并加以评价。通过与皖北地区其他五市的对比,得出目前阜阳市存在经济总量规模不大、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并就如何提升阜阳市城市竞争力,提出应进一步发展城市经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为促进山东省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制造业强省建设。2002年山东省把汽车产业确定为支柱产业,对山东省汽车产业竞争力进行科学评价与定位,分析其优势和不足,可以为省政府和企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试论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产业升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构问题目前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障碍。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刻不容缓,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科技革命迅速发展,使国际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和转移正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我国应该抓住国际产业转移这个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外资和发展跨国经营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is quantitative study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in schools located in two Chinese cities, namely, Shanghai and Mianyang. The two citie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educational,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While Shanghai is a directly controlled municipality in East China, Mianyang is a city of Sichuan Province in Southwest China.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and an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context, the authors developed a questionnaire to explore and compare the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PLC) practices of schools in the two cities. Findings show that schools in Mianyang had more PLCs practices than those sampled schools in Shanghai, in terms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nd facilitative leadership. Such differences could be explained by the educational,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ities.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school development in both Shanghai and Mianyang as well as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provided.  相似文献   

16.
江西原中央苏区三个地区的产业布局,是在改革开放后中央实行非均衡产业布局政策,产业布局政策均倾向于东部的背景下依靠自身力量进行的区域产业布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地政府都在试图重点发展能够迅速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的产业部门,但有时因相邻区域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相似,必然导致产业结构同质化现象严重。因此,在协调区域发展和产业布局的过程中,必须综合权衡,因地因时因业制宜,发挥比较优势,优化发展,合理布局产业,以获得较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7.
清朝束年,为推动兴学工作的开展,促进川边藏区民众对学校教育的接受,以赵尔丰为首的川滇边务当局,从边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进行课程内容的改革,编写了与当地实际情况相适宜的教材,较好地适应了当地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共举措对目前川边藏区的教育改革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通过提升产业本身的竞争力来促进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利用2010年陕西省11个地市旅游产业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陕西省各地市旅游产业集群程度和区域经济竞争力分别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名,得到如下结论:除榆林市外,其它地区的旅游产业集群程度与区域经济竞争力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说明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反过来能够推动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根据发展要理论,提出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构建发展极,绵阳是西部内陆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既要利用绵阳现有的科技、经济和地理优势,建立科技城构建发展极,实施发展极战略又要在发展极的构建过程中,注意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与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产业集群以外部经济、便利的信息和服务、较少的交易成本及竞争优势能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小城镇往往依托产业集群而兴旺,并以经济集聚和社会服务功能,解决城乡间产业、就业及收入结构长期失衡问题。本试图通过产业集群和小城镇建设的关联分析,从集群经济角度探讨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