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丁国纯 《辽宁教育》2010,(11):49-51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实践证明,只有在“生活化”的小学英语教学中,紧紧抓住其“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特征,让小学英语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才能使教学活动更具生命力,使小学英语教学课堂充满活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余耿坤 《中学文科》2007,(10):34-3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学生只有对思想政治课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可以说,教育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先生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用之不尽。”养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只有抓好了养成教育,才能逐步达到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目的。通过抓学生的养成教育,我校取得了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4.
我是怎样教育后进生的潘忠香1苏联著名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的确,只有当教育者把对学生真诚的爱变为现实和前提,对学生的教有方能取得手段和目的的统一.对后进生而言,更是如此.我曾经教过这样一名学生,他叫涂...  相似文献   

5.
刘勰曾说过:“夫披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是文章的核心、主宰灵魂。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抓住“情”,教学才能生动活泼,饶有趣味;对学生的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激发兴趣,让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汉斌 《中学文科》2005,(12):22-22
爱冈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帅:”学生只有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才会想学、爱学,才能主动学习、掌握知识:杨振宁博士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荇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瞢。”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前苏联教育学家斯卡特金认为,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可以使人们积极地观察和认识事物。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敛果。那么,作为中学政治教师应该怎样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7.
邵瑞珍老师说过:有效的教学取决于有效的交往,交往顺利则教学成功。这就告诉我们,只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学生喜欢某个老师的课,就证明了两点:一是老师课上得生动,讲得精彩;二是老师已经和学生打成一片,师生关系比较和谐。学生用“喜欢”和“讨厌”这类词,笔者认为这主要还是修饰师生关系的。因此,作为教师应该着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8.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要得到学生的信任。教师先要付出无私的爱。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关爱学生,才能创设出愉怏的学习环境,教师才能获得教育教学的成功。下面笔者淡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9.
康德说过:“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人是教育的产物。”教育从来就是培养人的活动,育人是教育本质属性的表现形式,是教育的其它功能得以发挥的基础。不论以什么样的内容、手段,也不论表现为怎样的形式或过程,我们的目的始终不会改变,那就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周明 《中国德育》2006,1(9):79-79
班主任是班级之魂,只有用心做,才能为学生营造和谐发展的空间。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爱心沐浴学生。在学校测评中,学生对一个班主任这样评价:“我们喜欢他,因为他心中有爱。”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对班主任开展工作十分重要。爱心包括对工作的爱和对学生的爱。对自己的工作有爱才会产生动力,才能在工作中倾注满腔热情,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学生有爱,就意味着教师在学生面前始终是一泓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活水,能够滋润学生的心田;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爱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其自主发展;包容学生的过失,鼓励其改正错误;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做学生的朋友,与学生“零距离”。  相似文献   

11.
杜萍 《今日教育》2008,(10):29-30
哲学家怀特海说过:“一个民族,只有热爱智慧,才能获得智慧。”作为科学性极强、艺术性极高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教学,应处处闪现着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12.
世界是数学的.数学是科学发展离不开的工具。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要始终贯彻这一点.特别是数学的教学.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学以致用.只有这样用实践检验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数学来源于生活.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培强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发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件,一辈子用不尽。”  相似文献   

14.
古往今来,中外教育家都强调教师人格的示范作用。被誉为“俄国教师的教师”的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教育力量只有从活的人格源泉中产生出来,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她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有时会影响学生的一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也有人说:“一位班级管理不成功的班主任,其失败的理由可能会有一百条:而一百位优秀的班主任,其成功的经验肯定有一条,那就是热爱学生。”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只有热爱学生,才能走进他们的心灵,在从事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爱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玉珍 《广西教育》2013,(28):63-63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才能集中精力,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健康成长。反之,坏习一瞬不仅降低学习效率,而且有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7.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爱生是教师应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师爱是最真诚、最纯洁、最崇高的,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只有全身心地热爱学生,才能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赢得学生的亲近和佩服。  相似文献   

18.
记得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教育”。《数学新课标》也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它提倡“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指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这些呢?确实需要我们去引领。现将笔者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顾泠沅曾经说过:“教育,有的时候就是讲故事——教学研究人员应该多听教师讲教学的故事,教师应该多听学生讲在学习过程中的故事,在讲述与倾听中,我们能受到很多启发,产生教育的灵感。”确实,我们很多有益的想法,是在不断思考中形成的。也许今天你没想明白什么,“一样的天,一样的脸,一样的我还在你的面前”,但是我们只有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实践,才能不断地前行。  相似文献   

20.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后人才能成为成为一个人。”这句话体现了一种必要条件关系,即要想使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就必须接受一种合适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