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学情分析:《江雪》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柳宗元的五言绝句,整首诗描绘了一幅寄兴高洁、寓意丰富的寒江独钓图。这是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最后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一首古诗,学生对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应该说已经很熟悉了,有一大半的学生课前就已经会背诵,但大多数学生只知道这是一首描写冬天的古诗,对诗的内容,尤其是诗人当时的写  相似文献   

2.
导引金圣叹先生曾经说过,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为什么呢?因为《水浒》教人造反,倡导“该出手时就出手”,年轻人血气方刚、易于冲动,若受其影响,碰到镇关西就打,遇着潘金莲就杀,那还不天下大乱?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还要不要?其实,阅读《水浒》,撇除这些暴力血腥的成分,对我们理解生活,明白做人的道理,成功的方法大有裨益.今天我们就走进这部名著,看《水浒》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认识和启迪.  相似文献   

3.
长篇小说《你在高原》保持了张炜“纯文学”、理想主义等一贯风格,然而在坚守之中,却体现出超越以往的高原气魄。小说不仅打通城乡叙述的界限,在理想主义高扬的同时增强了人物的自审性,而且具有超越本土经验的思想性和风格多变的创作手法。这种超越标志着张炜创作到达一个新的高度,茅奖的获得,也体现出文学对他的肯定。  相似文献   

4.
英国著名意识流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主张:文学应转向人的精神和心灵,力图揭示出“隐密的深处”、“生命的模式”和“真正的真实”。《墙上的斑点》是她实现这一文学主张的实验之作,也是成功之作,因而也成为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墙上的斑点》以内心独白的形式写一个女士由看到墙上的一个斑点所引起的种种联想。看似毫无头绪,内容互不关联,细细品味一番,我们就会发现作品中“我”的意识一直在一  相似文献   

5.
6.
《西风胡杨》是小学语文S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以充满激情和哲理的语言,描述了胡杨的可贵品格,抒发了作者对胡杨深厚的爱,对胡杨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胡杨品格的赞美,表达了他对环境保护事业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英国著名意识流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主张:文学应转向人的精神和心灵,力图揭示出“隐密的深处”、“生命的模式”和“真正的真实”。《墙上的斑点》是她这一文学主张的实验之作,也是成功之作,从而成为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相似文献   

8.
(配合四年级下册第21课《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写了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偶然相遇并相处的生活片段,表现了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忽略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以及他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童心。爱因斯坦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  相似文献   

9.
古人云:“开卷有益”,读书能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能让我们的身后耸立起人类文化的巨石,能让几千年来积淀的智慧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  相似文献   

10.
一、初读。扫除障碍 《匆匆》一文围绕“时间”这一古老话题,表明自己虽有觉醒却又不知何去何从的彷徨。由于是现代白话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不符合现在语言习惯的地方。在初读时,找出这些地方和其他不理解的词句,全班共同讨论解决。(涉及到课文内容思想的句子可留待下一步解决。)扫除这些障碍后,再读课文,力求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不添字漏字。  相似文献   

11.
我国著名文学评论家李健吾先生认为,“《边城》是一首诗,是二老唱给翠翠的情歌”。的确,《边城》是一篇抒情味极浓的爱情小说,但这篇小说所表现的并不限于爱情,而是一种广泛的人情:除翠翠与二老傩送之间的爱情外,还有翠翠与爷爷之间的祖孙情、天保与傩送之间的手足情及边城普通人之间淳朴的友情等。作者写作《边城》,是“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凡夫俗子,被一件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的‘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以往的语文教学,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方式往往依赖老师的讲解,或空洞的说…  相似文献   

12.
如果问周围人一个问题:你的理想是什么?认真回答这个问题的,往往都是学生,越小回答得越"理想"。而成年人,往往含糊了事,要么干脆反问:"这年头,谁还有理想?"无理想的生活已经成为成年人的普遍状态,所以,我不敢说我有理想。可以想象,如果我说我的理想,而我又不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已经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好多年,还谈理想,明显幼稚,定会惹来嘲笑。理想似乎是那些没经过社会熔炉历练的人才该有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老子》(五章)被选入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然而师生们阅读后普遍感叹晦涩费解,味同嚼蜡。“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不可道之道,不可名之名,便是永恒之道和永恒之名,老子似乎在忽悠我们,“道”犹如水中月,“名”好像镜中花。研究《论语》的日本学者涩泽荣一说:“我敢断定《论语》并不是一种深奥的学问,它原来是为众生写的,是浅显易懂的。只因后来的学者故弄玄虚,把它  相似文献   

14.
15.
人生是什么”是踏踏实实,兢兢业业?是潇潇洒洒,轰轰烈烈?或者还是什么,我如初生的幼儿始终不透其中的玄妙,却又朦胧有些感悟。人生险恶,却仍需拼搏。《如海人生》里说得妙,“……有志者敢劈风斩浪,与鲸鳄决一雌雄,怯懦者则唯有望洋兴叹。”存于世,就得奋斗,使与风险同在的机遇实实在在的降临,勿贪图一时享乐,耽误了拼搏进取的好时机;勿因一时的懈怠,颓废了一世的积累。人生短暂,却实需丰满。王羲之在《兰亭集序》曾告诉我们:活着就得充实,就要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6.
我在论《九章》的第一篇文章里,①主要论证《九章》是一部完整的、不可割裂的作品。现在,我将来探讨它的第二个问题:《九章》与秦拔楚郢之战的关系。我所讲的秦拔楚郢之战,是指从顷襄王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学会14个生字,认识10个生字;2.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受到美的熏陶;3.能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4.在感受  相似文献   

18.
学习是学生的内部行为 ,从这个意义上讲 ,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环节的安排 ,并不只是为了把知识讲明白 ,更重要的是唤醒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 ,使其产生内部需求。《一夜的工作》是11册第七组的第一篇课文 ,本组的训练重点是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课文篇幅短小 ,语言朴实感人。根据教材自身特点、本组训练重点 ,课文采用以读为主的方法 ,以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为主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具体教学过程分四个阶段。一、创设情境 ,激发读书兴趣课前 ,我引导学生广泛搜集反映周总理丰功伟绩的材料。课上 ,学生互相交流周总理的感人…  相似文献   

19.
本文的第二课时的教学可采用"读悟法",变讲为导,化繁为简,自主质疑,以读带研,读中悟情,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效率,促使学生情感的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20.
《趵突泉》(6年制8册)一文,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课文记叙了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美丽景色,具体、形象地描绘了泉水优美动人的姿态.文中处处蕴含着美.那么,怎样在教学中挖掘教材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