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焰东 《教育导刊》2001,(2):52-53,70
自有文明史以来,人类就有了对音乐的感受。从“韶乐”的优美婉转,到《义勇军进行曲》的威武雄壮,每个历史发展时期,都有着反映那个时代的优秀音乐作品。优秀歌曲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我们教学可以充分使用的重要材料。当今中学生爱听歌也爱唱歌,许多学生紧追流行歌曲的步伐,审美情趣有盲目性。令人感到惊奇的是,他们一唱就上口,歌词记得滚瓜烂熟。如果能引导他们把这种爱好和积极性与学习结合起来,与培养能力结合起来,那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教育家罗扎诺夫认为音乐“不仅放松你的头脑并使它处于准备接受新知识的状态-而且用音乐使新的信息流入你非凡的记忆系统中”。歌曲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将产生独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孟子曾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这里的“仁言”是指说理,“仁声”是指音乐。他认为,音乐比说理更能对人产生深刻的影响。音乐艺术不是通过单调的说教来打动孩子的心灵.而是以其丰富的音乐形象.特有的艺术手段,如优美的旋律、丰富多彩的节奏、高雅的和声及健康向上的歌词,来启发学生的思想情感。通过“寓教于乐”、“寓理于情”,生动、深刻地引导学生求真、向善、爱美,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优良品格,培养高尚情操,使之身心得到健全发展。在歌曲教学中,我注重强化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学校是教育青少年的主阵地 ,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乃是学校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 ,也是我们教学的基本目的之一。作为“不仅打动听觉 ,而且打动整个心灵”的音乐教学 ,更应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上。根据音乐课自身的特点 ,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来教育和感染学生 ,做到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教学之中。一、唱歌教学中贯穿爱国主义教育唱歌教学是学生参与最充分的活动 ,是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应该选择一些爱国主义题材的歌曲作为题材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分析、引导 ,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歌曲内容…  相似文献   

4.
据调查,中学生偏爱流行音乐(主要是通俗歌曲)的现象很普遍。学生对流行歌曲的喜爱是符合他们的正常心理的,是可以理解的。如何利用这种对歌曲的喜爱心理进行积极的引导?流行歌曲能不能走进课堂?如何引导学生把审美的目光从表面的五彩斑斓引入更奇妙更高雅的音乐殿堂?一、正视流行歌曲,摆正流行歌曲地位随着当今  相似文献   

5.
一位著名教育家指出: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者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之中。爱是教育的营养,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职校教师,应以教师的爱,来启动职中学生向上的心灵。 一、理解学生 由于职中学生有一种失落感,所以我们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循循善诱,把他们从挤“独木桥”的苦涩中解脱出来,引导他们走上行行出状元的“立交桥”。任何教育都必须以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为前提,既要强化教育要求,又要淡化教育痕迹,那种只靠语言的威势,而不靠令人亲近的事实和道理夹打动人心的教育,是不会有好的效…  相似文献   

6.
在农村中学担任多年英语教学的我,诊断出了农村中学生“不愿学”和“学不好”英语的一般病因——没语境、兴趣淡、不积极、很被动等。针对“病因”,结合农村中学生淳朴好动,天生对音乐和歌曲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加上笔者多年来的插入英文歌曲进行教学的实践经验,我试为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开了一特效妙方——善教英语歌曲,提高教学水平。现将英语歌曲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写出来与广大教师共同探讨。一、精心选材教师选择的英文歌曲或自编自译英文歌曲应该是健康向上、鼓舞人心的。从影响学生的语感、情感和有助于学习这一角度来说,选择的歌曲和自…  相似文献   

7.
自有文明史以来,人类就有了对音乐美的感受。从“韶乐”的优美婉转,到《义勇军进行曲》的威武雄壮,每个历史发展时期,都有着反映那个时代的优秀音乐作品。优秀歌曲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我们教学可以充分使用的重要材料。当今中学生爱听歌也爱唱歌,许多学生紧追流行歌曲的步伐,审美情趣带有盲目性。令人感到惊奇的是,他们一唱就上口,歌词记得滚瓜烂熟。如果能引导他们把这种爱好和积极性与学习结合起来,与培养能力结合起来,那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教育家罗扎诺夫认为音乐“不仅放松你的头脑并使它…  相似文献   

8.
如何引导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怎样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欣赏和歌唱教材中的曲目,是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就歌曲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引导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欣赏、歌唱爱国歌曲和健康歌曲的兴趣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正>所谓范唱,就是音乐教师对所教的歌曲为学生做示范,达到学生对歌曲提前欣赏的目的。教师的范唱是学生与歌曲之间的沟通桥梁,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本课教学的成败。如在教学中,音乐教师专注投入的神态,和蔼可亲的教态,加上有感情、激动的范唱等,都可给学生健康向上的感觉。范唱的作用已不是单纯的技术教育,而是带有启迪性,  相似文献   

10.
歌唱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 ,是学生运用最多的一种音乐形式 ,也是最具教育意义 ,能够进入学生心灵、陶冶情操、形成“润物细无声”的审美功能最有效的教育手段 ,因此 ,选好歌曲进行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人就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教材中歌曲的选择与使用作了些探索。一、歌曲的选择坚持思想性与审美性统一的原则。音乐教学是以音乐为依托的教学 ,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音乐内容的选择。其教育作用一旦发生效应 ,便具有根深蒂固的功效。要使学生从小就在心灵萌发美好的种子 ,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从小培养学生对人生和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选用…  相似文献   

11.
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在歌曲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学生自己的“耳朵”,巧妙地引导学生“听”,以“听”带动学生的思维、想像和创造力,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12.
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会战胜自己,自信地走上讲台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树立其乐观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让音乐课堂真正践行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素质.而人的素质包括道德素质、科学素质、审美素质和身心素质,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其他素质再好也难以适应社会生活.因此,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注意“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全的发展”.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素质教育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4.
初中音乐课教材中,音乐作品主要有中外名曲及歌曲两种。名曲歌曲都是以音乐形象来表达思想内容的。这对学生来说,就是以音乐形象引起情感体验而受到思想和审美教育。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可利用教材的思想性与艺术性,针对学生学习的特点和教育需求,进行有的放矢的引导。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5.
音乐教师要教学生唱好一首歌,首先要教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这就是要求上好音乐课的同时,也要对学生渗透语文基础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内涵,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让学生通过“说”来理解歌曲内容,教师通过听学生“说”来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说”为“唱”铺路,学生“说”得好,也就对歌曲思想内涵理解得深,了解得透。我们在音乐课训练学生“说”的能力,主要是在听乐曲、学歌词的时候,让学生边听边想象音乐的意境,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有感情地把音乐意境讲出来。再带着感情来唱歌,就一定能唱好…  相似文献   

16.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引导学生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不言而喻,它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德育:但是由于诸多冈素的影响,当前中学生的道德失范现象较为严重,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现象层出不穷。这使得现阶段的中学生的德育问题面临着严峻挑战。现就中学生德育问题的成因与对策略谈管见。  相似文献   

17.
课堂上的导入是教师在新课或教学内容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课程的行为。一段精彩的导入,往往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促进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传统的导入方法不外乎直接导入、复习导入、谈话导入和讲故事等“万用胶”。柏拉图说过:“节奏与乐调有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来浸润心灵,心灵也就因而美化,如果没有这种合适的教育,心灵也就因而丑化。”音乐课可以更多地针对“音乐”的特点来进行导入,而我们的音乐课似乎正在遗忘这一点。1.旋律导入法旋律是歌曲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古今中外,有…  相似文献   

18.
如果生活中没有音乐,就象天空中没有太阳一样。“音乐用理想的纽带把人类结合在一起”,世界上不能没有音乐。十六七岁的中学生最富有诗情画意,最喜欢幻想,他们对于音乐更为敏感,可以说没有一个同学不喜欢歌唱。正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说:“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就会拿美来浸入心灵,是它因而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而丑化。”如何引导学生是学校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当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除师资不足外,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中小学音乐教材中歌曲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气息。唱歌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包含音乐表现能力、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培养;也包含了识谱能力、歌唱技巧的学习和运用,同时唱歌教学又是通过歌曲艺术形象的感染,时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陶冶情操的过程。要提高唱歌课的前提必须是学生对所唱的歌曲有一定的理解和兴趣。但是课本中的一些比较老的歌曲,如中学课本《苏武牧羊》这首歌,由于它和学生生活的时代距离太远,加上中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窄,阅历比较浅,理解起来就很困难。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各地都有类似的情形,社会上一股淡化旋律的“劲风”吹进了学校,冲击着中小学校的音乐教学。不少学生对音乐课本上的歌曲不是那么感兴趣了,而热衷于一些大喊特喊的流行歌曲。这给音乐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影响着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严重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音乐课堂是学校的思想教育阵地,音乐教育是学校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音乐教师要通过音乐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崇高理想,陶冶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