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有一次,老爸好不容易忙完了工作,只见他伸了一下懒腰说:"真累呀!我还是睡个大觉去吧。"于是,老爸拖着拖鞋,走进了房间。大约过了七八分钟,我隐隐约约听到老爸房间传来电视的声音。我想:老爸是不是又用笔记本在看电视剧呢?我得探个究竟。我悄悄地走进房间,没看见老爸,却见被子拱成了一座山。我想,老  相似文献   

2.
傍晚的街市灯火通明。我们从新闻学校出发,来到大名鼎鼎的作家叶永烈爷爷的家中采访。这天晚上,除了我们的采访,叶永烈爷爷还要完成一篇约稿,第二天就要去外地工作一个月。时间对一位65岁的作家竟是如此紧张,真出乎我们的意料。进了门,叶永烈爷爷好客地让小记者吃水果喝饮料,连陪同的家长都照顾到了才坐下来接受采访。  相似文献   

3.
记者:在西部大开发中,陕西处于十分特殊的位置。您能否谈谈在大开发背景下,陕西的教育发展有什么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赵熙(以下简称赵):西部大开发对陕西来说机遇难得。大开发具有历史意义,回顾历史,我们知道,周秦汉唐几个朝代西部特别是陕西曾经是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一度时期曾与世界交流相当频繁。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的发展重心向东南沿海的倾斜,陕西相对落后下来。 重新议起西部开发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4.
叶兆言,江苏苏州人,1957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获硕士学位,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其作《悬挂的绿苹果》获1988年钟山奖,《追月楼》获1987~198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首届江苏文学艺术奖。现为江苏省作协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烛光舞会》、《一九三七年的爱情》、《花煞》、《花影》、《旧式的情感》、《小杜向往的浪漫生活》、《路边的月亮》、《哭泣的小猫》、《诗意的子川》、《闲话南京的作家》、《南京女人》和《我们的心如此顽固》等。  相似文献   

5.
金秋时节,著名作家、翻译家冯亦代先生因参加一个创作研讨会来到故乡杭州。会议间隙,作为杭州人的冯老欣然接受了我的采访。  相似文献   

6.
要采访梁晓声不容易。你几乎不能掌握他的行踪,教书、写作之外,各种社会活动缠身,很难找。我前后打了好多次电话,都无人接听。显然梁晓声是一个大忙人。终于有一次,在晚上他接听了我的电话。和我以前听他的讲座一样,他说话的声音有点像女性,声音低而且慢,同时又很有分寸感。他问清楚了我的来历,听说是《语文世界》这一中学生的刊物要采访他,就答应给我一点时间。要采访梁晓声的重任终于有了着落。不得不说的母亲每个成功者都爱提及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正是小时候开始的点点滴滴奠定了他们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梁晓声也不例外,是母亲的教诲和小…  相似文献   

7.
好!写得真是太妙了!伴着爸爸的一声叫好,茶几上放着的茶杯也跟“咯噔噔”地欢叫起来。正看电视的络络和妈妈被爸爸的反常举动惊讶得合不上口。“你们听听这段话。”说着,爸爸一边站起身,一边举着书读了起来:  相似文献   

8.
9.
蒋子龙 1941年生,河北沧县人。初中毕业后曾在工厂学徒。1960年参军,后为天津重型机器厂工人。196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蛇神》、《子午流注》等。其《乔厂长上任记》、《一个工厂秘书日记》、《拜年》分获1979年、1980年、1982年全国短篇小说奖;《开拓者》、《赤橙黄绿青蓝紫》分获1980年、1982年全国中篇小说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市作家协会主席。  相似文献   

10.
日升日落,花谢花开,弹指间《语文世界》走过了十个春夏。在这不短不长的日子里,感谢一直有你同行。似水流年中,我们向你献出了我们所有的智慧、所有的热忱、所有的珍藏。人说流水无情,可流水它能带走光阴的故事,却带不走我们十年的足迹。“经典回放”,回眸经典。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4月29日,写出了中国当代最优秀文学名著《白鹿原》的著名作家陈忠实先生因病逝世。本刊编辑部全体同志和全国成千上万的人们一样,沉浸在悲痛和惋惜之中,以各种方式对陈主席的逝世表示哀悼。  相似文献   

12.
一直很喜欢肖复兴的散文,也收藏了他的几本散文集子。他的散文,在平淡、自由而又节制的叙事中,散发着一种毫不媚俗的真诚、善良和爱,有如在和一个朋友敞开心扉,无拘无束地聊天。能写出这样的散文,它的作者也一定充满着智慧、仁爱和博大的胸怀。这样的文字读得多了,就产生出想走近肖复兴,走进他精神深处的念头。一次偶然,从朋友处得到了他的电话,就试着打了过去。对于我的贸然来电,肖复兴没有拒之千里之外的冷淡,而是很友善地同意接受我的采访。杂志相伴的童年肖复兴1947年出生在北京。童年是在北京靠近前门一个叫做粤东会馆的大院里度过的,…  相似文献   

13.
台湾著名作家李潼先生的来信孙云晓先生:自第三届亚洲儿童文学大会转赴全国期刊研讨会,我仔细阅读了《少年儿童研究》。这一出刊方向即将学术论题深入浅出的表述形式,不仅在国内少见,而且可读性极高。您的编辑策划的用。可以想见。昨夜在上海看过《红樱桃》影片,对于...  相似文献   

14.
莫言,原名管谟业,中国新一辈极具活力的作家之一。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虽然早期被归类为“寻根派”作家,但其写作风格素以大胆见称,小说中总是充满进攻型的语言。例如成名作《红高粱家族》里不断出现的血腥场面中充满着强烈的感情控诉,但在“屎尿横飞”的场景之间,其实正是演义着一段现代革命的历史。故事中那片广袤狂野的高粱地,也被描绘成一个把历史、传统、城乡纵横交错的辽阔炫丽空间。 在经历《红高粱》的写作高峰后,莫言继续寻求突破,创作了大量中短篇作品及数部极具份量的长篇小说,如《酒国》及《丰乳肥臀》等,不少小说集如《(红耳朵》及《(传奇莫言》亦先后在台湾推出。由于童年大部分时间在农村度过,莫言自谓一直深受民间故事或传说所影响,故乡高密的一景一物就正是他创作的灵感泉源。小时侯在乡下流传的鬼怪故事也成为莫言许多荒诞小说的材料。 无论故事的情境气氛是华丽炫目、荒诞无稽还是鬼灵精怪,莫言的丰富想像空间与澎湃辗转的辞锋总是能叫人惊叹不已——诚如张大春在为Ⅸ红耳朵》作序时所音“千言万语,何若莫言”![编按]  相似文献   

15.
记者:钱老师,您在上世纪80年代前期提出的“三主”教学观在国内影响深远,其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观点,尽管不断受到质疑、批评,但至今仍时时被人提起、引用,足见它的生命力很顽强。请问,您现在怎么看您的“三主”?您对人们的批评有什么想法?钱梦龙(以下简称“钱”):我的“三主”教学观是在1982年提出来的,但是它的形成过程,则可以一直追溯到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你也许知道,我是完全依靠自学走上中学讲台的,我自身的经历使我深感自学能力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因此,1952年当我成为中学语文教师以后,就开始琢磨一个问题:语文…  相似文献   

16.
第一次见白先勇先生是在新浪网,那是2004年的6月22日,我当时还在一个电影杂志做编辑。一天,看到白先勇做客新浪的消息,就跑了去。当时人很多,我问了十多个问题,主持人选择了三个,我还高兴得不得了。后来,我离开电影杂志,到一份生活类的杂志做编辑,于是就有了这第二次晤面。白先生给我的感觉是温和,但这种温和又和余光中不同,余光中是诗人,比较清瘦,而白先勇更象一个学者,显得富态。跟他说话很自在,他不会盛气凌人,只会望着你,跟你打手势,面慈心善。感觉白先勇还是很中国的,他的小说,写中国人,用外国技艺,但归根结底还是中国的,所以他说: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拥趸。  相似文献   

17.
《新作文》2005,(9)
五年前,《新作文》以“排除模式化作文写作,写反映新时代生活的作文”为口号,在中国作文界立起了一块文化界碑。在创刊号上,杂志社对刊物顾问、作家曹文轩先生进行了一次采访,探讨关于新作文与《新作文》的方方面面。而今,五年过去了,《新作文》一如既往地保持着激情和新锐,一路走来,多少风雨沧桑,多少阳光雨露,《新作文》也因此更加强大和成熟。与此同时,曹文轩先生经过五年的沉淀,相继出版了许多新作品,对人生和文学的认识也更为深刻和到位。于是,《新作文》再次与这位大师进行了一场对话,意在从一个崭新的高度直击你们的成长。  相似文献   

18.
钦鸿 《文教资料》2001,(5):3-20
著名老作家、老编辑家范泉先生病逝一周年了,每一个熟悉他的人都很怀念他。范泉去世时已年逾八十,他一向身体健壮,精力旺盛,工作劲头连年轻人都很佩服,想不到会被突如其来的癌魔所击倒;而且他是在无奈地被虚掷青春二十余载之后,正争分夺秒,为逐一实现埋藏心中的文学计划而勤奋工作时赍志以役的。我们可以想象他在临终时的痛苦之情,我们也为他和我们共同热爱的中国文学事业深感惋惜。 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拨乱反正工作的开展,被驱逐到天老地荒的大西北、埋压在社会最低层而与人们久违了的范泉,又开始活跃在文坛。各地报…  相似文献   

19.
2004年7月11日。龙城太原。上午八时许。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毕淑敏面带微笑走上了“青年作家创作研讨会”的主席台。“我今天要说的是文学的秘密。其实文学的秘密是什么,我毕淑敏也不知道,我只是将自己写作的一点甘苦拿来与大家一同分享……”台下又是一片热烈的掌声。为她的谦虚,更为她的真诚。关于秘密记者:有的人写作是为了出名,有的人写作是为了赚钱,还有的人……那您写作的理由是什么呢?毕淑敏:人是需要理由的动物,无论是干什么事情,背后总是需要一个理由的,写作也是一样。一个人以写作这样一个正当的理由来出名,这也是我们人生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他是一个爱书如命的人,他喜欢躺着读书。他说:“书半床人半床的,这样读书是很浪漫的。” 他因患有强直性脊柱炎而常年弯腰驼背,遂自称“弯人”。他拿自己的病开玩笑说,“像我这样的人,实在应该去打篮球,始终是努力向前的样子,教练一定喜欢。” 他坚守自己的作家本分,不喜虚夸,不喜唱高调,不喜言过其实,仅仅凭着一个作家应该有的良知和良心写下了很多真实的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