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琦君的散文,有一种身不由己的感觉,好象在一片空灵而透绿的草地上漫步,不知不觉就被引领到作家创造的那片天地里,温婉而醉人,让你踯躅盘桓,流连忘返,使你的心灵一次次得到新的洗濯,变得明净清爽。 琦君先生在本文中要揭示的是人生最真实的一面,即人活着总要经受各种痛苦的考验,而只有在饱经离乱忧患之后,才会真正领悟出痛苦的内涵,正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历经磨难、痛苦,人的心灵会不断升华,变得越来越慈爱、悲悯,直到为天下苍生的痛苦而痛苦,为天下苍生的忧患而忧患,成为一粒晶莹、剔透的珍珠。  相似文献   

2.
“文学是反抗精神的象征,是生命穷促时叫出来的一种革命。”(郭沫若《文艺论集》)桃源情结正是这种反抗精神的表现。在动荡的社会里,文人难免面临着痛苦的抉择,这是由文人对时势的思考和取向决定的。现实社会复杂而又残酷,文人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又无力改变社会命运时,难免对社会产生不满,社会责任感强的文人尤其如此。因为关注个人命运、国家前途和社会兴衰,他们陷入深深的痛苦和忧患之中。这种痛苦和忧患常常使文人们幻想美好的社会设想并以此来表达心灵的抗争。世外桃源正是这种社会设想的经典之作。我们不妨把这种反抗意识称为文人的桃…  相似文献   

3.
表现忧患心理,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包括对人生悲剧境遇、民生疾病痛苦以及国家前途命运等的忧患。其中既有诗人们对于个体在生存发展过程中陷入困境时的自我关怀,也有基于无限的悲天悯人的同情之心的群体关怀,更有一种关注国家、民族命运,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自觉意识和可贵的历史担当品格,从而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浓郁的现世情怀和高尚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以典型作家的痛苦命运为视角,以优患意识的本体性哲学意蕴为根据,制析了中国文学的基本品格。文章主要通过揭示典型作家的痛苦命运,其文学创作思想和动机、中国文学的忧患传统这三者之间的必然联系,论析了中国文学的特质,得出了强烈的忧患精神是中国文学的基本品格的结论;并指出中国作家的痛苦命运的高品位及其痛苦体验的深刻性,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中国文学的品格。  相似文献   

5.
表现忧患心理,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包括对人生悲剧境遇、民生疾病痛苦以及国家前途命运等的忧患。其中既有诗人们对于个体在生存发展过程中陷入困境时的自我关怀,也有基于无限的悲天悯人的同情之心的群体关怀。更有一种关注国家、民族命运,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自觉意祝和可贵的历史担当品格,从而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浓郁的现世情怀和高尚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6.
徐湘苹因夫君陈之遴明亡后改换门庭,坚决仕清,内心十分痛苦、矛盾。她将家国之愁和人生忧患等具有内蕴的深度文化意识,融于其清雅婉约的词韵之中,从而产生一种神秀之美。  相似文献   

7.
伟大的艺术家曹雪芹用毕生精力,呕心沥血创作了文学巨著《红楼梦》。在这不朽的作品中塑造了贾宝玉这个具有高度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典型形象。作品不仅反映了他的爱和憎,追求和探索,而且也反映了他对社会以及那个社会的伦理道德等意识形态的忧患心态。所谓忧患心态即是人的需求、愿望、理想遭到来自外界阻力的干扰、破坏、毁灭,而表现出来的忧虑、悲观、痛苦和凝滞的一种特殊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8.
港澳诗人苇鸣的诗歌创作,在奇巧多变的形式背后隐藏着沉重的历史感和现代悲剧精神,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与现实所进行的清醒的文化反思,它也折射了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其挚的人文关怀和沉重的道德良知,它还表现出一个现代诗人对宇宙人生敏锐犀利的感知力和对黑暗的不妥协的挑战性。同时,它也不可避免地传达出一个置身于二十世纪末的复杂特殊文化境遇中的现代人的痛苦、忧患与期待。  相似文献   

9.
中篇小说《状元羊》运用一种圆形结构艺术,凸显了主人公冯来财及其布尔羊群大起大落的悲剧命运及其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刻揭示出"三农"问题的严峻性和艰巨性,为21世纪之初的中国农民书写了一首善良、真诚、执著的人性诗篇和一幅沉重、忧患、痛苦的生活画卷。  相似文献   

10.
我一直这样认为:5000年文明留给中国人的除了骄傲和自豪之外,还有深沉的忧患和压抑,这是5000年绵延不断的战争和暴政的结果。特别是近一个半世纪内忧外患的屈辱与折磨,5000年培育的骄傲自豪一扫而光,痛苦忧患则成百倍地增加了。因为这个缘故,今天中国人的灵魂深处总是热的,或出于无奈,或有意无意地轻松甚至放纵一下自己,只不过被视为“肤浅”和“玩味”的低级愉悦,真正被视为艺术的高级状态的是那些撞击灵魂的忧患和悲壮。  相似文献   

11.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是表达爱国主义的经典名篇.其内涵包括深沉的爱国主义忧患、进步的爱国主义主张、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清醒的爱国主义理性.在当今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中,它启示我们:爱国主义是有多种内涵和形式的.  相似文献   

12.
湖北当代女作家方方用一种“痛苦“但“清醒“的状态对现实世界中人们的生存困境进行了阐释.她用“父亲“这一种神圣的象征来表现对人类在社会中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挣扎的认识,并从“父亲们“的挣扎中让读者清醒地认识到现实社会中人性的复杂.  相似文献   

13.
穆旦是中国新诗派诗人中风格最浓烈的诗人,作为一位自觉的现代主义者,他对现实生活、战争、爱情、历史和未来有着清醒的批判,痛苦的怀疑以及绝望的反抗。基督教话语符号与叙事模式是穆旦诗中独特的风景,他的诗作中弥漫着一种宗教情绪。  相似文献   

14.
“发愤书”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艺创作动力论,尽管历代学人对其具体论述不尽相同,但他们都强调人在忧患、挫折中的情感激荡对学创作的特殊作用。“愤书”的哲学底蕴是人类的忧患意识和超越意识,作家以自己的大笔传达自身的忧患体验,超越自身苦难唤醒世人,使人的“类本质”得以感性显现,这个过程既是作家痛苦的过程,也是他得到审美自由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话说痛苦     
人活着不是为了痛苦,但活着却不能不承受痛苦。离开痛苦,人就会变得简单而肤浅,但如果不想方设法地去摆脱痛苦,那活着也只能是肤浅且简单。人是在母亲的痛苦中孕育与诞生的,人必须在痛苦中生存和逝去。能承受得了痛苦的人才有可能成就大业,在逝去时仍能感受痛苦,说明他一生都是清醒的。  相似文献   

16.
智言慧语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当幻想和现实面对时,总是很痛苦的。要么你被痛苦击倒,要么你把痛苦踩在脚下。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会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在每个机会中却只看到某种忧虑。最高的享受是完成别人认为你完不成的事情。我比别人知道得多,不过是我知道自己的无…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从乐观与忧患方向阐述“五·四”时期与新时期乡土小说家的共性特征,认为忧患精神才是‘五·四”时期与新时期乡土小说家共同的主体精神魂脉。因此描述了他们忧患精神的几种主要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18.
论杜甫的政治忧患及预见性刘明华忧患意识是杜甫作为社会良知的一个重要特征。杜甫的忧患意识,突出地表现为政治忧患(忧世)和生命忧患(忧生)。而在政治忧患中,又可贵地表现出他对唐朝政权面临大厦将倾的形势的预见。本文着重探讨这个问题。政治忧患来自入世精神,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以典型作家的痛苦命运为视角,以忧患意识的本体性哲学意蕴为根据.剖析了中国文学的基本品格。文章主要通过揭示典型作家的痛苦命运、其文学创作思想和动机、中国文学的优惠传统这三者之间的必然联系,论析了中国文学的特质,得出了强烈的忧患精神是中国文学的基本品格的结论;并指出中国作家的痛苦命运的高品位及其痛苦体验的深刻性,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着中国文学的品格。  相似文献   

20.
湖南电视的"密码箱"里有一种长寿基因,外界至今没有破解,那就是忧患意识。忧患其实是一剂苦方,一味良药。因为忧患,湖南电视人变得务实,变得敏感。因为敏感,因而关注社会,勤于思考。因为思考,因而变得深刻,学会前瞻。因为前瞻,变得豁达,进退有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