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倩 《海外英语》2015,(3):134-135
随着中国高校不断与国际接轨,绝大多数高校在其中文网站的基础上建立了英文网页。高校网站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也是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交流,将其视为单纯的语言转换势必影响交流的效果。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翻译就是一种重写行为,编译就是重写行为的具体体现。文章从勒菲弗尔重写理论的视角出发,对比研究国内外高校简介,试图从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三方面阐述高校简介英译中编译作为一种翻译方法的运用,从而在新的形势下为中国高校简介的翻译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国内旅游业近年来飞速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对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机会、传播中华文化、提高国际声誉都具有积极作用。随着国外游客来华数量的增多,我国旅游网站的英文版已成为重要的外宣手段。本文通过对我国旅游网站中英语翻译文本的问题分析,提出以满足国外游客心理预期与阅读审美为导向的编译策略,希望能利用编译策略在旅游网站中的应用来进一步提升我国旅游外宣质量。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国内外高校网页建设逐步与国际接轨,几乎所有的高校网站都推出了中、英双语界面,然而还有许多高校的网站翻译依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内容过于冗余、标题和内容层次划分不清、信息滞后等。该文结合多所学校的网页文本翻译实践,以浙江省多所高校英文网页翻译为例,梳理了网页翻译中常见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理论知识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茜  谢晓娜 《文教资料》2009,(31):32-33
对外报道英译并不等同于汉语新闻的逐字英译。对外报道所面向的国际受众及其追求的传播效果决定了在翻译过程中,要对原文进行“再创造”,即进行编译。本文旨在结合实例探讨编译在对外报道英译中如何运用。  相似文献   

5.
福建旅游要走出国门,需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个新锐的传播平台.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福建旅游网站文本翻译需要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技术层面进行适应性选择和转换,包括句子结构的改变、修辞风格的调整、适应性文化增补、诉求策略的改写等,从而实现译文的语言生态、文化生态和交际生态在译入语的生态环境下能够生存和长存.同时,要对福建旅...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高校网站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用WebPlus网站集群管理平台对网站进行统一管理的解决方案,该方案的提出与实现,既提高了网站管理工作的效率,又为学校的信息化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彭金玲 《海外英语》2013,(6X):143-145
旅游网站翻译日益成为旅游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该文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出发,探讨旅游网站景点介绍的英语翻译,并选取桂林某英文旅游网站进行分析,总结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中国在线零售网站纷纷通过网站英译开拓国际市场.提高网站英译质量,有利于吸引国际顾客消费,提升企业效益.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的翻译方法能够启示译者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维度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助力中国在线零售平台适应并生存于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9.
为了让中国能走向世界的舞台,中国旅游网站的英译应该与国际接轨,与日益繁荣的旅游业和谐发展。目前,虽然很多的景区都设计了英文网站,但是质量却不尽人意,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根本达不到旅游宣传的目的。在对中文旅游网站的英译过程中,一定要在充分了解翻译目的论理论基础上,采用各种技巧并用的翻译策略,才能实现网站的对外宣传作用,进而推动我国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浅论软新闻英译中的编译及其理论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志颖 《培训与研究》2008,25(9):133-134
本文介绍了软新闻及其翻译的特点,结合功能翻译学派理论,通过对软新闻英译信息传播特点的分析,指出软新闻英译可以突破传统翻译理论的桎梏,通过适当的前后调整、增添和删减等手段,实现更好的信息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11.
翻译的重心是原文语篇的语义,翻译的依归是原文语篇的语境。语篇的语境是立体的、流态的,翻译过程中有时为了更好地重现语境的内容,译者对语义的转述,如人物描写、场景交代、情节铺陈等,均可以改变其叙述角度来译写,以确保原文语境在译文里的更好还原。从六个方面简约地介绍英汉笔译中语义对举的发掘,以及相应角度改变的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12.
在网页设计中,色彩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从目前来看,校园网网页中色彩的设计仍存在不少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校园网网页色彩的设计原则及设计步骤,为广大校园网设计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伊索寓言》不仅是向读者灌输善恶美丑观念的启蒙教材,也是一本生活的教育丛书,书中的“草木鸟兽问答之言”通过简短的讽喻小故事来体现生活中的真理。林纾欲通过运用文章作法做来翻译这本意义深刻的寓言,以此警醒国民,同时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对林译这一方法做了很好的阐释。然而目前并没有从文章布局的层面对林译《伊索寓言》的改写进行专门研究的文章,因此本文试从改写理论出发,探讨林纾在翻译过程中如何运用文章作法来体现当时的诗学形态。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讲述在FrontPage制作的网页中插入Flash动画的具体方法和制作技巧。  相似文献   

15.
从生态翻译学理论视角,阐释改写策略在旅游外宣英译中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根据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翻译方法并结合旅游文本的文本类型提出旅游外宣英译的"三维"改写模式,并通过翻译实例论证该模式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从改写理论看林纾的有意误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纾的翻译在我国翻译史上是一个特殊现象,一直以来,他的译作受到很大的争议。传统的翻译批评强调译作对原文的忠实对等。认为“林译小说”有很多误译,不忠实于原作。以翻译学文化操控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勒弗维尔的改写理论为框架来分析林纾译作中的有意误译现象,可以看出其有意误译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话语的女性主义重写--兼比较《简·爱》的两个中译本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的日益关联,如何在翻译中体现女性话语成为女性主义翻译和体现其译者主体性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出发,结合权力和话语的关系,强调了女性话语权的重要性,通过实例探讨了凸显女性话语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西学养深厚的朱光潜,广泛接受与吸纳西方文学理论时,具有强烈的本土意识。即以中国文化传统作为接受的先在视界、以解决中国文学现实问题作为接受的目的,过滤式引进西学;并通过以西学比附传统、对西学思维方式的策略性调整,完成西学的中国化。对同处西方话语强势冲击下的当代理论界,蕴藏在朱光潜创造性转化深处的文化心理和方法策略,值得反思与探索。  相似文献   

19.
摄入性改写突显过程性、生成性,以摄入性改写为理论视域的翻译研究主要是通过创造性和相关性解决翻译研究的各种问题。白先勇的自译个案特别突显创造性和相关性。他的自译作品数量多,一共分为三个阶段,涵盖了主要创作时期的作品。从实践经验出发,白先勇的自译涉及自译和他译的关系、创作语言和翻译语言的辩证关系、作者和译者的辩证关系等方面。白先勇对翻译的历史性特质、世界性白话的观念和对翻译过程性和连续性的重视,具有现实意义,为摄入性改写视域下的翻译理论研究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电影片名具有其独特的语言特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同时它也是电影艺术性和票房商业性一体化的集中体现。然而汉英两种文化、语言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像产品一样对英文电影片名进行“本土化”调整——改写,则是为了更好地避免由于两国文化不同而带来的文化冲突,从而使成功改写成的汉语电影片名更能符合中国观众的口味,而且能够有效地扩大英文电影在中国市场的票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