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拟就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和对策探讨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哥特小说研究的兴起,《修道士》也越来越受到研究界的重视。立足文本,在通过对安布罗斯之死中出现的典型意象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其独具特色的恐怖美学和其与圣经的文化渊源,在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上完成对《修道士》的价值提升。  相似文献   

3.
坐在床头,不忍关上台灯,因为最后的一抹亮光闪耀之后,黑暗就会充斥整个房间,我的心情有一些暗淡,我需要一盏灯照亮全程,以找回从前的透明和爽朗。21岁,长大了的我多了几许疑惑,顾虑和痛苦,假期打工以来,我无论怎样努力,都免不了把一些事情办得一塌糊涂,当人在现实生活中不得志时,便总会忆起过去的种种辉煌。过去,我总是一个小小的焦点,家庭的,班级的,内心深处总免不了有对自己的一份满意和骄傲。而现今……说实话,我想过要放弃,人生就像一场竞赛,但是规则却不公平。母亲把我生在一个远离终点的地方,没有给我一辆赛车去驰骋,没有给我一个强…  相似文献   

4.
老子的人生价值观作为一种评价系统,具有自己的基本内涵:他充分肯定人的生命的本体价值,认为人的生命的本质就是一个自然的存在,生命存在的最高境界和最终归宿就是回归于自然。老子还通过揭露和批判人生价值观上的种种迷误,用以反求正的否定性方法,建构起了一套独特的人生价值观,从而实现了对传统价值观的根本翻转和全面反叛,具有深刻的思想解放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特别是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着重阐述了培养和塑造共产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现实意义以及如何培养和塑造的问题,指出这是当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文章论述了德育在形成青年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上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并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的条件、对象、内容和方法都有很多变化和不同。因此,德育工作者应当认真地研究这些新情况、新条件、新变化,并积极地探讨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以期达到形成青年正确人生价值观的目的。文章还试探性地提出了一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德育的可操作性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张謇是中国近代化的开拓之一。“为世界牺牲”、“当以劳死,不当以逸生”和“有益于地方”是其追求的崇高的人生境界,忧国爱国、造福乡里、体恤民众、无私奉献和奋发进取则是其人生境界的生动体现。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他视功名利禄如粪土,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生命,一生辛苦,上下求索,其为人类幸福、为世界牺牲的殉道精神,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8.
9.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高举崇高旗帜,使崇高摆脱政治意识形态束缚,重返美学范畴。宇宙、科技与人是刘慈欣建构崇高美学的三大基石,三者以死亡焦虑为纽带,具有复杂耦合关系。从文本出发,聚焦刘慈欣的科幻创作观,汲取伯克、康德、马克思等思想家的理论资源,揭示刘氏崇高美学的多维特征与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0.
本分析了历史上出现过的三种人生价值观,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生价值观同三种人生价值观的根本区别,以及共产党员坚持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是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提出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人生观问题是干部素质的重要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当代干部素质提高的首要问题。不断地强化这方面的教育,增强干部践履意识,培养其自觉的行为,越来越关乎到当前我国社会的稳定,关乎到我们事业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2.
人生之真相如何?什么是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人应该怎样活,路应该怎样走?对这一系列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不同的人生观。陈独秀将西学和中学融为一体,剖析了人生的真相,阐明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回答了人应该活的问题,从而建立了积极的、进取的新人生观。  相似文献   

13.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及其人性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是所有人格理论中最为全面的和著名的,其核心内容强调潜在意识动机的存在以及性和攻击本能的重要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产生的背景及主要内容反映了其理论决定论、悲观主义、因果论、潜意识动机及生物学因素等人性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周作人茶文化观发展阶段及其内涵的考察,着重分析了他重视“生活”的人生观与重视“雅”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的经济体制由单一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同时,社会的利益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个体利益得到重视,个体地位得到提高,这一系列变化必然引起人们观念上的变化,在人生观上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实用主义人生观在我国的重新抬头给社会带来了种种负面影响.针对其在现阶段所暴露的弊端进行分析论述,提出树立科学的、合理的、有利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正确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6.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意义、目的、态度和行为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正确的人生观能够指导人类认识世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而实用主义人生观则产生诸多的弊端。文章对二者进行了对比并阐述了各自的成因。  相似文献   

17.
提出并论述了邓小平价值主体的集体性和多元性问题,从实践主体、认识主体和价值主体几方面分析了邓小平价值主体观的科学内涵,人民群众、党和国家同是价值主体。这一观点,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邓小平价值观的理论体系,也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理论界对价值主体观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生活观尽管没有把生活作为一个独立的范畴加以系统论述,但蕴含着包括生活的属人性、生活的关系性、生活的交往实践性和生活的过程性等内容在内的丰富的内涵。至今它不仅没有过时,而且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是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直接理论依据,为包括我国正在探索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各个领域提供了理论指导,并指明了“以人为本”、“回归生活”等实践方向,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培养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必须正视现实,寻找可行的途径和方法,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论文着重分析了许地山《命命鸟》、《商人妇》、《女儿心》和《春桃》四个短篇小说中的女性主人公形象,透过这些人物之于命运的不同态度,可以明显洞察出作家人生观的清晰转变轨迹,即从消极遁世转向积极人世,从抛弃人生转向拯救人生,从由虚无走向充实,由梦与幻走向了血与火。论文试图借助许地山这种人生观的变化,去进一步考量一个作家的宗教信仰同其写作原则之间的微妙关联,以及如何从中作出抉择的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