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谢晓芳 《海外英语》2015,(3):198-199,205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丽的代表作,也是她的惊世之作,在英国文学史甚至世界文学史上闪耀着不朽的光辉。这部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写作技巧。该文拟以"梦"为切入点,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为指导,从叙述者洛克伍德的梦、人物凯瑟琳的梦及作者艾米丽的宗教观这三个方面研究《呼啸山庄》中女主人公"我要回家"的深刻涵义。  相似文献   

2.
张磊 《文教资料》2011,(21):21-22
英国女作家艾米丽·勃朗特的著作《呼啸山庄》是一部震撼人心的浪漫主义题材小说。她所塑造的主人公希思克利夫因其复杂的人物性格,成为世界文学史上饱受争议的人物形象之一。本文试图从希思克利夫在小说中扮演的四重不同角色,剖析其命运。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6,(31):10-11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丽·勃朗特唯一的小说,但是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艾米丽·勃朗特更赋予了男女主人公双重的性格,这是一部惊心动魄的爱情作品,讲述了凯瑟琳小姐一直在林顿的富裕、虚荣和西斯克利夫给她的真实感受与快乐中徘徊;西斯克利夫经历了歧视、压抑和爱情的背叛后,用极端的方式复仇,在爱与恨中徘徊。本文对小说中男女主人公性格的双重性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极具个人色彩的女性作家,她以冷静的笔调在《金锁记》中塑造了曹七巧这样一个被旧社会压迫而丧失了正常人性的封建时期女性形象,轰动了整个文坛。而远在十九世纪的英国,天才作家艾米丽勃朗特笔下创造了另一部举世瞩目的巨作,就是《呼啸山庄》。在张爱玲和艾米莉的文学世界对比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是风格上还是情节和塑造的人物形象方面,都有着惊人的相似度,而两位伟大的女作家的风格差异就成了背后原因的重要一环。文章试图以《金锁记》和《呼啸山庄》为例进行对比,从而将张爱玲与艾米丽的创作风格进行研究对比并得出一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丽·勃朗特发表于1847年的一部长篇小说。这是一个爱情和复仇的故事。呼啸山庄的主人——乡绅欧肖先生带回  相似文献   

6.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也是她的惊世之作,在英国文学史甚至世界文学史上闪耀着不朽的光辉。任何作家的作品都是作家内在本质的反映,作家的个性特征对作品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试从人物塑造、文本风格、主题开掘这三个方面分析作者艾米莉的个性特征对《呼啸山庄》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小说《呼啸山庄》是英国19世纪女作家艾米丽·勃朗特的代表作。该小说自问世以来引发了学者经久不衰的研究,被誉为世界文学中的"斯芬克斯"。本文解读了作者艾米丽·勃朗特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名字象征、环境景物象征,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与意蕴,大大增强小说艺术感染力,使《呼啸山庄》在世界文坛永葆经久不灭的艺术魅力之光。  相似文献   

8.
《呼啸山庄》是英国19世纪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小说的主人公虽然是弃儿希斯克里夫,但是,围绕希斯克里夫的两个主要女性的爱情悲剧却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她们爱的真切,不顾一切后果;但当爱变成恨时,她们又恨得悲切,最终郁郁而终。她们为爱而生,却因爱成恨。为爱而死,正如作者艾米丽·勃朗特所说:“我爱,我恨,我受苦。”而作者艾米丽·勃朗特,作为女性作家,把自身的创作和英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完美的结合到一起,谱写了一部女性的爱情悲剧。本文就《呼啸山庄》中体现的爱恨交织的女性爱情悲剧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9.
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丽·勃朗特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女性作家,她们深受学者们的喜爱,但是其作品中的死亡叙事鲜为人所研究。将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和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进行比较,以文本为依托,探讨其在文本层面对死亡氛围的描写以及意识层面其对死亡恐惧的消解,并由此研究她们死亡叙事的成因。  相似文献   

10.
《呼啸山庄》是艾米丽·勃朗特的代表作,受个人经历与所处时代的影响,《呼啸山庄》体现出了浓郁的哥特魅力。本文以经典哥特小说为基础,对《呼啸山庄》与哥特式写作传统之间的联系进行论述,首先对《呼啸山庄》中哥特小说传统的继承进行了分析,然后进一步探讨了《呼啸山庄》对哥特小说传统的超越。  相似文献   

11.
《呼啸山庄》是英国作家艾米丽·勃朗特一生所写的唯一一部小说,小说中希斯克里夫和凯瑟琳那跌宕起伏的爱情悲剧无时不在撞击着人们的心灵。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争论。论文以雅克·拉康的原乐伦理学为理论依据,以僭越理论为切入点,进而探讨希斯克里夫的爱情悲剧。  相似文献   

12.
张立群 《考试周刊》2012,(35):27-28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丽.勃郎特唯一的小说,它于1847年出版时,并未引起人们多大的关注,即使是书中的情节与人物所引起的巨大震撼也被人们认为是一种作呕的恐怖。然而事过境迁,这一有着"斯芬克斯"之谜的著作重新点燃了当代学者探索的欲火。  相似文献   

13.
《呼啸山庄》是英国作家艾米丽·勃朗特唯一一部小说,其中男主角希斯克利夫是英国文学里颇具特点和魅力的人物。童年经历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试图剖析希斯克利夫童年生活对其后来性格扭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小说《呼啸山庄》是英国19世纪女作家艾米丽·勃朗特的代表作。该小说自问世以来引发了学者经久不衰的研究,被誉为世界文学中的"斯芬克斯"。希斯克利夫是艾米丽·勃朗特所创作出的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最奇特的复仇者。本文解读了希斯克利夫的人生悲剧及成因:自身性格特点;社会环境及小说作者经历与性格特点。  相似文献   

15.
《呼啸山庄》是英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作者艾米丽.勃朗特用离奇、浪漫的笔触描写了19世纪的英国乡村庄园生活场景,并以此为背景运用多种艺术手法讲述了两个家族两代人之间的爱恨情仇。作者受哥特式小说风格影响在作品中揉入了大量的哥特因素,使得故事情节更加神秘、曲折,因而更加吸引读者。本文就《呼啸山庄》中的哥特因素展开探讨,分析哥特式小说在英美文学中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呼啸山庄》以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为背景,勾勒出一幅荒原里的爱情奇葩。女作家艾米丽以浸着滴滴墨泪的画面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将女性挤到社会边缘的父权制等级社会,并以悲剧爱情暗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女性怎样才能构建自己具有主体性地位的社会?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并行的角度去探索,呼吁女性同胞联合起来突破阶级身份和性身份的局限性,找到一条通往独立自由的女性之路。  相似文献   

17.
正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在英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人们从符号学、原型分析、主题学等各个方面对它进行阐释,形成了一门"呼学"。其中的女主人公凯瑟琳的深层心理亦可以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来阐释。人格心理学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各种学说中比较重要的分支,根据人格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18.
艾米莉·勃朗特因其作品《呼啸山庄》而在英国文学史上占一席之地,而《呼啸山庄》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其不流俗套的想象空间。本文试从其强烈性、真实性、自然性入手,剖析艾米莉·勃朗特独特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9.
唐正 《现代企业教育》2009,(10):153-154
本文从艾米莉·勃朗特的个性特征,成长背景和生活经历出发,试分析了其对《呼啸山庄》的影响,从而使读者对这部英国文学史上优秀作品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使我们对艾米莉·勃朗特有了更深刻,更透彻的理解,为《呼啸山庄》这部充满狂野激情和恒久魅力的传世之作增添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20.
一部文学作品,在它刚诞生时并不引人注目,但随着时光的流逝却渐渐光彩斑斓,人们惊喜地欣赏、研究它,以至形成一阵热潮,这在世界文学史上并不罕见。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以下简称《呼》)即是这样一部作品。对《呼》的创作方法的评论,近年来中外文坛上众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