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秦钰 《收藏界》2015,(1):33-36
做为中国古代冷兵器的王者,剑出现的时间,由于实物和记载的缺失,至今没有定论。但早在西周时期,由于能刺能砍的实战性和很强的装饰性,青铜剑就已成为随身武器的主流。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春秋早期又出现了由新材质铁制做的剑器。做为古代兵器剑的佩饰,玉剑饰是古代玉器在春秋以后出现的重要类型,在铜剑和铁剑上都有使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古代体育悲剧的微观事件做了一历史巡礼,以剑伤为研究准线,从较窄的层面对中国古代体育轰烈的销声进行了尝试性探索,旨在为现实我国体育的综合发展提供借鉴.主要结论:士人的崛起催生了武士的历史性登台;战事频仍、武备力量急待供给演绎出武风四起的时代格局,剑兴应运而生;庄子说剑致使剑客无意刃对己之喉颈,引发凄冷的剑伤情景;相继的文起武没摧毁了两两相当犹盛一时的剑文化走向乃至我国古代体育的整体发展趋势.现实情境的引思之建议:任何一事物鼎盛之际切勿盲目实行举措,当下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推进映入国人眼帘,应对举国体制进行审视与再认识;且竞技体育需与群众体育要有恰适互动,冷静对待方能稳步奔赴体育强国,莫让历史的剑伤重演于当代.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中国古代剑文化,采用实地考察及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对目前出土的汉画像石中含有剑文化内容的汉画像石拓片进行收集整理,并结合历史文献进行分析,研究中国古代剑文化及其所蕴涵的时代精神.结论:信义之剑,说明中华民族古代就有推崇信义的美德;时尚之剑,揭示了佩戴宝剑在中国古代风靡至极;防卫之剑,暗示了佩剑在防卫中的作用重大;忠义之剑,充分展现了某种忠、信、义的原则与信仰,这些信仰正是被儒家文化所浸染的社会所颂扬和提倡的;情义之剑,展现了舍生取义的义气和友情,而这也正是战国秦汉时期最为推崇的游侠精神;表演之剑与格斗之剑,体现了剑道的高深与技艺的精湛.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对于剑的起源,说法不一。如张氏《剑和剑艺》记述“古之剑,依据出土文物,始自石器时代,只有实物,少有记载”。简言之,剑起源于石器时代。并引用古籍中有载认为剑起源于四千多年以前。相传,“黄帝”铸剑,“蚩尤”制剑之说。据84年出版的《体育词典》记载“一般认为早在商代已出现剑”。换言之,古代剑起源于商代。古代剑是宝贵的文物。文物是历史上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遗存。关于古代剑的起源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沉思。后  相似文献   

5.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技术性表演通过艺术的填充,重现现实生活。"剑"在武术中可以称为"百兵之君",古代盛行佩剑,佩带在身上的剑显示着主人的身份与地位。同时,"剑"在军事中也有着较重要的地位。艺术化的长穗剑演练,运用音乐手法,促进和影响着长穗剑演练所表现出来的表演效果,从而使其表演更加具有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相关史料,管窥不同历史时期巴蜀地区剑文化发展的时代特征,对剑技术发展所反映的文化内容进行了初步的史学考证,试图梳理巴蜀地区剑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为峨嵋剑文化的历史渊源寻找史学依据,并以期促进峨嵋剑文化相关理论的研究与发展.研究发现峨嵋剑名称的出现最早应该在清代,其中,峨嵋剑文化是建立在古代巴蜀地区剑文化基础之上的。从古代巴蜀式短剑文物的出土到汉代巴蜀地区击剑之风的兴盛,以及唐代剑舞的历史记载,直至清末巴蜀地区大量剑谱专著的出书,都显示了峨嵋剑文化与巴蜀地域武术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剑是古代最常用的两边有刃、前端有尖的短兵器。练武术者最喜欢它,不少人练剑出神入化,世人称为侠客、剑客。剑的质料、作用、风格不同,因此分出了不少剑派,如:雌雄剑、日月剑、盘龙剑、龙凤剑、赵王古剑、秦王鱼肠名剑、腰带剑、不锈钢剑、武当剑、少林剑、太极剑等。  相似文献   

8.
赤霄,中国古代十大名剑之一,乃汉高祖刘邦佩剑,剑长三尺,剑身篆刻赤霄二字,刘邦凭此剑于大泽怒斩白蛇,开创了其帝王一生。  相似文献   

9.
回溯剑在古代工匠、君王、文人与武士等社会角色之间演绎的各种文化事象,梳理古代剑文化发生、发展与变迁的特征.结果显示:剑经过古代先贤的附魅与写意,已经不再仅仅是纯粹的武器,而被赋予了刚正不阿与正气磅礴的伦理色彩与道德范式,在历史长河中往往成为拥有权力地位的表征、文武双全的标志,浪漫侠义的彰显,精益求精的典范,正义之气的化身,传统哲学的折射等文化意蕴而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10.
击剑运动的起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击剑运动的起源韩春芩,丁玉兰在古代,剑从最初的生产和生活工具发展为战场上的武器。由于需要,剑本身的形状,以及用剑技术均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对剑手的教授训练也同样受到重视。公元前11世纪左右,希腊出现了击剑课,由剑师在体育馆教授。公元前1190年,在古埃...  相似文献   

11.
一、古代的笔墨官司 唐代诗人社甫(712—770)《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以下简称《剑器行》)是一篇千古传诵的杰作。可是,什么是“剑器”呢?有的说“剑器即剑”,有的说“剑器非剑”。出现这两种相互对立的歧见由来已久。  相似文献   

12.
剑作为古代一种常规兵器。多的不计其数。但由皇帝收藏和命人打造的剑,就显得十分珍贵了。从文献记载上看,魏、蜀、吴三国的霸主都曾收藏和制造了为数不多的几把剑。这批剑制作工艺水平很高,剑刃锋利无比,被古人视为稀世宝剑。 先说魏王的“宝剑”。据《典论》记载: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20年),曹操次子曹丕命工匠打造了一批  相似文献   

13.
论剑的形成及古代剑和剑术的发展与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剑,双面刃,顶端锐尖,素有“百兵之君”、“百兵之帅”等美称,它是古代一种刺击性的短兵器,是古代武术中常用的器械。关于剑的起源《中国古代体育》〔1〕、《璀璨明珠——中国古代体育史》〔2〕等一些有关体育史的书籍中认为它源于西周。近来我们在研究中华武术器械...  相似文献   

14.
<正>弄丸是古代百戏表演的常规项目。弄丸,又称跳丸、飞丸、抛丸、弄剑、跳剑、弄玉等,指表演者用手熟练而灵活地抛接剑或丸的技巧表演。因演出时同时抛接丸或剑,因此有时也称作“跳丸剑”。弄丸是春秋战国时期南方兴起的一种杂技艺术,它是受到击壤和投壶的影响或启示,又结合我国早期的武术而产生的。《庄子·达生篇》:“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  相似文献   

15.
曹丕比剑     
剑是古代晚出的兵器,它集合了矛刀兵器的优点,有双锋两刃,既可击刺,又能劈砍,所以一出世便受到人们的喜爱。到了春秋时期,生产能冶炼钢铁的时候,首先铸造的兵器便是剑。干将、莫邪铸剑,加入了许多神奇色彩的故事:湛卢、鱼肠、磐郢等名剑,流传了许多特异功能,这都是当时社会对剑珍视的表现。而在剑产生之后,诸侯国君、贵族以佩剑为荣耀,  相似文献   

16.
剑起源于商代,剑的主要作用是防身自卫,利于近战。同时,剑的制作精美、舞韵潇洒,并随着武术的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尚武的标志和身份的象征。剑作为中华武术兵器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发展较早,流传甚广。随着历史的变迁,武术的发展,剑术也逐渐多样化,剑的文化特征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剑因其身薄体轻,在战场上的攻击力不大,逐渐被战争所排斥。但战争对剑的排斥并未使其绝迹,相反,武术的发展使剑具有了更为丰富的理论内涵与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兵器有长、短、直、弯、环等状,型制多样,无奇不有。古人又把兵器一端或两端做成尖、锥、锯、棘刺和钩形,使兵器攻击时更具杀伤力。“钩”就是古代一种末端尖锐似剑的兵器,一般有长钩、短钩。又有单钩和双钩之分。 “钩”即钩引之用。《释名》说:“钩镶两头曰钩,中央曰镶。”又见《汉书·韩延寿传》颜师古注:“钩,亦兵器也,似剑而曲,所以钩杀人也。”可见,钩这种兵器使用时,是用其似剑的弯曲部位来钩伤人体的。 从一些历史记载来看,“钩”这种兵器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帝的蚩尤时代。例如《东观汉记》记载:“诏令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现代散打运动的民族性和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技术要求等方面以及技战术的学习方法方面,对<剑经>的新时期意义与价值试以论述.目的在于使现代散打运动更多地汲取古代武术技击理论的精髓,以提高其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内涵和水平.结论认为:<剑经>对以上几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及实用价值、教育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应成为现代散打的必修课教科书.  相似文献   

19.
"说剑"一词,频见于中国古代经、史、子、集四部书中,文章以《礼记·乐记》中"虎贲之士说剑"这一掌故为主线,勾勒出"说"字所取意思的真实涵义,即是"解脱"的"脱",并非"论说"之"说"。由此看来,体育史学研究中",虎贲说剑可以理解为论剑,也就是研究和阐释剑理、剑法"的解释应该给予纠正。  相似文献   

20.
学剑应知     
剑是中国武术著名短兵器,"有百兵之君"之称。剑在新石器时代就已产生,西周时期制作的青铜剑是古文明的重要文物。中国古代治剑术名闻天下,是具有代表性的古工艺。其经过不断改造发展,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