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美关系中,经贸关系一直是维持中美关系正常化,避免其走向对抗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分析,指出了中美经贸关系在维护两国双边关系上的重大作用以及其中存在的“中国利益代言人”利益集团的作用,并对基于经贸关系上的中美关系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热点聚焦】2009年1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布什互致贺电,热烈庆祝两国建交30周年。胡锦涛在贺电中说,30年来,在两国几代领导人和各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中美关系取得了历史性发展,双方在广泛领域的交流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访美     
《学习之友》2013,(1):I0001-I0001
1979年1月,邓小平访问了美国。作为第一个访问美国的中国国家领导人,他开启了一个新的外交时代。中美两国有过交锋、对立与怀疑的历史,直到双方下定和解的决心,这一切都在邓小平访美时凝视美国总统卡特的表情中显露无遗。邓小平访美奠定了30多年来中美关系的基调。从那时候起,中美两国领导人的互访就成为中美外交中最值得观察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4.
冷战后,随着国际战略形势的巨大转变,中美两国战略利益、两国战略性质也相应发生改变,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复杂多变的波动时期。而对于现实国家利益的追求始终是主导美国对华政策的根本原因。中美两国在安全领域、经济领域、台湾问题及人权问题方面既有共同利益又存在巨大分歧,因此中美关系始终在冲突与合作中摇摆,但两国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合作仍是中美关系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5.
冷战后中美关系中摩擦和冲突时有发生,究其原因,美国国会在其中起了很大的消极作用。国会与总统权力的较量、党派斗争、意识形态的不同、利益集团的活动是国会起消极作用的主要原因,而台湾问题、贸易问题与人权问题则是其作用的主要手段。为发展积极的中美关系,就要加强双方新闻媒体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会的交流与对话、加强对各有关利益集团的工作以及两国领导人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交流与对话等。  相似文献   

6.
在中美关系史上,1997年10月26日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对美国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访问。两国宣布将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从此中美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1998年6月25日,又是一个不同寻常的目子,美国总统克林顿对中国进行了长达9天的专访。双方领导人就双边关系和共同感兴趣的问题深入、坦诚地交换了意见,进一步充实了“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的内容。这两次访问作为一个整体,标志着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个拥有世界1/5的人口、正在蓬勃向上的国家与一个世界上实力最强的国家之间…  相似文献   

7.
自中美两国建交以来,中美关系一直是国际关系中比较重要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中关经济贸易关系也越发密切。两国间的联系日益具有多渠道的特征,安全问题已不再支配中美关系的走向,与经济利益相关的议题渗透进两国内部各个层面,就像纵横交错的钢筋混凝土构架一样,支撑着中关关系的稳定。本文试图应用新自由主义的相互依存理论分析中美关系的现状,并对中美关系进行反思,认为中关关系的大局在于双方加强合作,促进共赢。  相似文献   

8.
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的珍宝岛事件发生后,中关关系走向缓和。中美关系的缓和,既是两国领导人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而做出的现实选择,是毛泽东和周恩来与尼克松和基辛格的伟大杰作,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而珍宝岛事件在中关关系缓和进程中只是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美日关系组成了中、美、日间不均衡的三角关系。日美之间是同盟关系,而中日两国关系自建交以来就一直是起起伏伏,时好时坏,日本是中美两国交往中都可以借助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美关系是涉及中美两国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两大阶段和一个过渡期;中美关系的发展既有友好合作的一面,又有矛盾冲突的一面;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中美关系的两重性具有客观性,正确认识和处理中美关系对双方以及国际社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跌宕起伏,风风雨雨。究其原因,是两国间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与合作决定的。中美关系中的结构性矛盾主要存在于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台湾问题以及中国崛起等方面;两国间的合作主要决定于新的时代背景下中美利益的深度交织、两国在战略上的相互需求等领域。作为国际舞台上的大国,两国应深化合作,妥善处理分歧矛盾,促进中美关系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关于珍宝岛事件对缓和中美关系直接和重要的影响可谓早有定论;但事实上该事件发生后,中美关系缓和的条件并不具备。倒是1969年夏秋中苏之间一触即发的战争形势,促使美国加快了对华战略调整的步伐。此时中国也感到苏联是其直接的和最大的威胁,为了避免两面受敌,且考虑到美国主动向中国示好,中国领导人审时度势及时改变对美战略。当促使中美接近的其他条件也具备时,两国最终实现了缓和,在对苏斗争中占了上风。  相似文献   

13.
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两个国家,中美关系的走向在一定程度上将奠定未来全球秩序的基石。阐释中美关系的基础及互动方式,解读具体历史阶段中美国在中美关系中的主导性作用,对于展望美国在中美关系中发挥主导性作用的前景以及我国如何实践和平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美关系的维系和发展,不仅对于中美两国,而且对于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都具有战略意义。邓小平认为中美两国首先必须坚持建交公报,只有在此政治基础上中美双方才有进一步发展关系的可能。而在发展中美关系的过程中,双方又应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一体化发展的新时期,经济发展一体化背景下的政治多极化发展愈加凸显,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也在互联网媒体的关注下更加复杂化,两国领导人在各种会谈、访谈及各类政治活动中的语言形式、内容及风格直接影响着国际关系,也在不同程度上对国际政治、经济及文化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也渐渐受到政治家及语言学者的重视。以中美领导人在国际政治活动中的语言风格为研究对象,从语言学的不同角度审视其语言风格的共性及差异,以期探寻其背后的文化、思维模式及价值观差异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6.
1997年和1998年中美两国首脑的成功互访是冷战结束以来中美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此中美关系进人了一个新阶段。今年4月6日至14日朱基总理对美国进行的正式访问,是首脑互访之后中美关系的又一重大事件,对维护和推动近两年以来中美关系发展所出现的积极势头具有关键的意义。朱总理此次访美是在中美关系再一次遇到麻烦的情况下进行的,按照朱总理本人在人大记者招待会上的话说就是“在美国出现了一股反对中国的潮流”。这与去年6月克林顿成功访华后两国不少人士对中美关系发展所抱的乐观估计相比,的确存在着不小的反差。那么,…  相似文献   

17.
中美关系的航船一直在风雨中飘摇,在浪涛中前进。虽然不时险象环生,但航向没有改变,航船也没有搁浅触礁。个中原因何在?归根结底一句话:两国的根本利益使然。从中国预购2600架飞机这件事,可以看出近年来中美经贸关系的万千图景。  相似文献   

18.
冷战结束后,人权问题一直是制约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历史背景、社会制度、化传统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差异,中美两国在人权观念上存在着巨大的分歧。而这正是我们在探索中美人权问题产生时必须予以深刻分析和把握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就一直是我国外交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领导人曾多次发出打开僵局的呼吁,在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缓和中美关系的问题,不久就正式开始了中美大使级会谈。接着毛泽东在中共八大期间指出:我们的门是开着的,几年后英、美、西德和日本都将与我们做生意。但是,由于美国政府在战后推行敌视社会主义的政策,致使中美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经历了漫  相似文献   

20.
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与中国结成战时反法西斯同盟,共同对日作战.但由于两国的战略目标、国家利益、文化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中美两国的抗战合作并非一帆风顺,产生了许多分歧与矛盾,对战时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认真分析双方产生这些分歧与矛盾的原因,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抗战时期的中美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