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名人爱读书     
袁枚“吃书”清代诗人袁枚说“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长痴瘤。”袁枚善于“吃书”、读书时咀嚼得法,品味有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zaopo)。  相似文献   

2.
正关于人的"痴",学者林语堂曾说过:"一点痴性,人人都有,或痴于一个女人,或痴于太空学,或痴于钓鱼。痴表示对一件事的专一,痴使人废寝忘食。人必有痴,而后有成。"在细读完《读书成就名师——12位杰出教师的故事》后,既了解了12位名师的成名之路,更感受到"痴"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3.
读书的乐趣     
我爱读书。读书的乐趣是多方面的,读书可以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会使读者心有所感,乐而忘忧。古人把读书分成了三类:苦读、痴读和闲读。我更多的是在闲读。“知于天地外,意在有无中”,不求甚解,只求一得。我个人认为,精读一些书是十分必要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相似文献   

4.
我认为,学生要想写好作文,应做到"六多",即多读、多观察、多思、多做笔记、多写、多修改。一、多读。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有人说过:"艺痴技必精,书痴文必工。"这些都说明了多读对于写好文章的重要性。纵观写作上有成就的大作家,都是读过很多书  相似文献   

5.
或许是"十年文革"把书当"四旧"而焚毁殆尽,造成文化饥渴的缘故,其后的20年我一头扎进书林,乐而忘返。真可谓:顿顿少肉能吃饭,一夜无书不入眠。商海大潮汹涌澎湃之际,同窗、好友纷纷下海弄潮,相别三日,非"款"即"腕",我却任凭百般诱惑,独自书林漫步,初衷不改。商海得意者说:"你看书看痴了"。我淡然一笑,嘴L不与论辩,心中暗想:人各有志,不可强求。能实现自己的志向,就是最大的快乐。说我痴吗?我还嫌痴得不够火候。君不见钱钟书老先生才高八斗,可在他夫人杨统女士笔下却"痴"得十足,令人捧腹。《围城》搬上屏幕,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6.
读书恩仇录     
古人云:“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那么,这不关风月的“情”和“恨”都关乎什么呢?答案自然很多,但或许你不会想到,有一种却是关乎“书”的。自古以来,就有爱书、嗜书而至于痴迷之人,我们称之为书痴、书虫。人为书狂,便难免会生出一些爱恨情仇来。本期“时文英华”便为大家辑录了这样一组关乎“书”的短文,文章虽短,却包罗万象:读书的选择,读书的方式,读书的多少,借书的焦虑,藏书的乐趣,嗜书的趣闻……我们不妨称之为“读书恩仇录”。作者旁征博引,娓娓道来,论及古今,读来不但有趣,而且十分有益,它不仅告诉你一个真正爱书的人是什么样子,还告诉你一个真正爱书的人应当如何读书。  相似文献   

7.
每每独自摩挲大小不一的书,闻吸清幽的油墨香,心中总是充溢着一股欢欣与愉悦。取出一册,慢慢翻阅, 怡然自得。古人读书有“三味”之说,“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我无法感悟到如此精深,但也痴书切切,非同寻常。  相似文献   

8.
《英语沙龙》2014,(4):1-1
<正>一个爱书成痴之人能在书中获得一些什么?仅以近代大才女杨绛先生的一段轶事稍做说明。小时候,有一次父亲问杨绛:"阿季(杨绛小名),三天不让你看书,你会怎么样?"她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呢?"她说:"一星期都白活了。"我们的确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很多古老的习俗不再延续,很多传统的习惯被无情摒弃……但"与书为友"这一情结,无论世事如何变迁,都绝对值得人们去坚守。因而本期,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我  相似文献   

9.
每每独自摩挲大小不一的书,闻吸清幽的油墨香,心中总是充溢着一股欢欣与愉悦。取出一册.慢慢翻阅,怡然自得。古人读书有“三味”之说,“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我无法感悟到如此精深,但也痴书切切,非同寻常。  相似文献   

10.
古人曰;“读书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培根也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数学使人周密,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我虽无法感悟其中的内涵,但也痴书切切,无可言喻。记得儿时,妈妈给我买了很多连环画和童话书,譬  相似文献   

11.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们的益友,它带领人们到书的王国获取"能量"——那就是知识!好的读书习惯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读书有选择,读书做记号,读书要反思。  相似文献   

12.
<正>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题目叫《感谢书》。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这个人读书喜欢想自己。我是抱着从书本中寻找智慧、思想和方法的态度读书的。如果读书不与自己、与工作联系起来,学而不用,对我来说,读书就失去了大半的意义。"简单地说,就是读书同时读自己。书是养人的。古人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但是,"医愚"前提是"善读"。所谓"善读"就是必须吸收书中的养分,并融  相似文献   

13.
林散之(1898-1989),安徽和县乌江人。原名以霖,号三痴,后改名散之,别号左耳、散耳、聋叟、江上老人。当代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林散之号三痴之“三痴”,也即痴诗、痴书、痴画,“散之”或由“三痴”谐音而来。先生诗、书、画俱佳,正像黄宾虹所说:“诗书画合一,不朽也。”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读书观中有三句很有名的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本身真有这些东西吗?没有。古代科举考试让读书苦不堪言。但是一般人读出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孩子们终身发展的基础。在"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办学理念的思考中,我们立项了《构建小学"读书文化"的策略和途径研究》的省教育学会科研课题,建设"以书为友、伴书成长"的富有二小特色的"读书文化",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养成读书的  相似文献   

16.
从古至今,我们赋予"书"太多的美誉,如:"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从古至今,我们见识到读"书"给我带来的巨大力量,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多读书广集益,和"书"交朋友的好处。而在现实生活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并没有真正地爱上读书,由此我们不得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真正做到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综合  相似文献   

17.
"读书的苦与乐"这个题目,不偏不怪,常见。这个题目与同学们的生活非常贴近,每位同学都应有话说。不偏不怪,不等于不需要审题。"书"是什么书?"读书生活"和"读书"能相等吗?"读书生活"与一般的"学习生活"是否一回事?同学们只要想想,标题的意思是能准确把握的。"苦"和"乐",两者如何组  相似文献   

18.
<正>喜欢"书生"一词。"书生","书生",为书而生。一个为书而生的人,自然应将每年的"世界读书日"看成是自我的节日。节日到来之前,照例要思考关乎读书的问题。关乎读书,本"书生"有如下四句忠告——一、人要不读书,赛过一头猪。这句话,是我们的"家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人——嗜书如命目前的俄罗斯是贫穷的,然而他们酷爱读书的良好习惯却未因经济的桔据而改变。各城镇的书店星罗棋布,从这点看,他们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民族之一。无论在车站、候机厅还是宾馆,总能看见俄罗斯的男女老少抓紧一切闲暇时间认真读书、看报、创览杂志。俄罗斯人虽然饮酒者多且量大,但其家中却很少摆有酒柜,而每家几乎都有制作精美、摆满书籍的书柜或书架,置于房间最显眼之处。由于俄罗斯人嗜书如痴、读书成风,所以他们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普遍较高动冰岛人——书当嫁妆冰岛是文化气息很浓的国家。在那里,有的人家住…  相似文献   

20.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①这是古人读书之目的,为了黄金而读书,为了颜如玉而读书,而今日的我们,早已改变了读书的目的,②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而读书,为了美好明天而读书,为了更好地贡献青春,服务人民,报效社会而读书。总之③读书的目的不同,但读书中能享受到的无限乐趣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