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维彦 《内江科技》2010,31(3):189-190
体育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要创设体育课堂教学的民主自由氛围,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放”“活”“新”“起”“实”为着力点,构建“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探索问题。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这一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甘贵平 《今日科苑》2009,(24):224-224
新课程的实施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它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上一场深刻的变革,伴随而来的是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而教师自身对新课程理论的理解和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从目前体育教学中重要的几个环节着手,通过新旧观念的对比,并结合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健康第一”的思想,浅谈自己在体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转变。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的一项要求,也是现时代学生终生发展必需的品质。自主学习的含义,就是主动学习。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它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动力和习惯,对其终生发展是一种财富。一、教师要竖立新的教学观,积极引导学生向自主学习方式转变教师应积极把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角色上,而不以权威自居,要确立新的教学观。许多教师认为教学就是讲课,就是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这种教学观使得教学信息从老师单向传递给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关…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活动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由于众多的原因,体育教学大纲的出发点立足于教学内容和教师,使得教师的教学只采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分组练习”、“男女分班分组”、“教师提供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然而现代教育技术对学校体育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服务于高校体育,本文通过自己的实践,来探讨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体育工作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刘金萍 《科教文汇》2009,(18):14-14
教育的发展不断向教师提出新的要求,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仅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且是参与者、研究者,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成为具有现代教学观念、具有反思能力的专家型教师。而成为专家型教师的最好途径就是教师要成为~个教学的研究者,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进行系统、规范、严谨的探究。要进行教育教学研究,首先就要有问题的来源,也就是这些问题要从哪些方面产生。下面谈一下自己的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7.
李卫珊 《科教文汇》2013,(11):109-109
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主阵地,提高课堂英语教学效率是关键。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实现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体育学校的英语教学有其特殊性,体校要求学生“学训并重”。体校学生要进行体能、技能训练,因此安排文化课的课时更少。要提高体育学校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充分体现“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新课程理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师在教学中寻求突破,积极探索,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颁布后,强调体育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提出了在运动参与、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维度上完成中小学体育课程的任务。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中小学体育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运动兴趣,并从教师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都进行相应改革。  相似文献   

9.
面对21世纪教育发展趋势和现代化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根据新大纲的要求,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片面的生物学评价向完整体育转变;体育的“阶段性体育”与终结体育向“终身体育”与终身健康转变。新体育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体育课堂教学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心、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结合体育课堂教学谈一点体会。一、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1.素质教育观…  相似文献   

10.
“健康第一”思想的提出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在体育的教学过程当中要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通过各种方法来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体育老师要不断提升自己在教学中以“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原则,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昌辉 《知识窗》2013,(6):16-17
现代体育教学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如在日本.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已经成为体育教学的主流思想.教学内容也更新为“基本运动”和“比赛”,使教师有更多的主动权去选择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笔者也积极贯彻这一思想.通过以下途径来发展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刘娟  张志勇 《内江科技》2009,30(5):49-49
在体育教学中,存在一些体育差生。首先应查明其“不幸”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在教学中时其要耐心细致对待,更重要的是不要让其觉得自己、“不够格”,防止其对体育学习产生自暴自弃的态度,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培养其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3.
体育原理的学习我们探讨了体育的概念界定,使我们对体育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经过多年体育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我们对体育的概念有了自己的理解对指导体育教学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原理赋予体育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不仅可以指导体育教学的实施,而且对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解决途径。为此笔者有几点理解即:体育文化使体育教学具有多元性、体育的目的使体育教学更有指向性、学校体育使终身体育的观念深入人心、体育学习建立人与人沟通的桥梁、体育运动可以更好的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徐峰 《科学中国人》2014,(7S):149-149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学目的也从最初的以培养学生知识水平为主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上逐渐转移。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各学科发展大融合的趋势也为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新的教育环境下,初中体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体育思想以及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要进一步适应新的教学思想,并不断完善自身教学方法。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详细探讨了丰富体育教学多样化的方式方法,希望能为广大教师拓宽体育教学思路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5.
课程改革的方向无疑表明:转变教育观念,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去指导教学,规范教学行为,已显得非常重要,调整自我已刻不容缓。这给一线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新的挑战。不少教师对体育与健康教学,会感到无所适从。教师了解了课程标准,但并不知道该教什么,如何把课程的目标理念转向实践操作。这样一来体育课堂教学的随意性也就油然而生,教师可凭借自身的素质爱好选择课堂内容和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百花齐放”,教学方“法万紫千红”。但学生是否已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体?学生的锻炼效果又是怎样?尚需探讨。我认为:我们在实现新课改之中,对传统的…  相似文献   

16.
潘卫平 《科教文汇》2008,(16):129-129
运用社会调查、文献分析和比较等方法,对中美两国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教师指导方式”在目标、教学程序和课的结构三个方面的表现形式和特点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1.中美两国“教师指导方式”因分别受“形为主义”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而产生差异;2.影响两国“教师指导方式”的上述两种思想本身有共同之不足;3.两种“教师指导方式”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来讲,均有力所不及之处。  相似文献   

17.
朱丽莉  李津 《内江科技》2012,(6):204-205
“两纲”教育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全面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学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深入贯彻“两纲”教育精神,在体育教育工作不断改革创新,以创新为教育发展的推动力,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全面、协调、和谐发展。有效实施体育分层教学是中学体育教学一个有效的“因材施教”培养方式,但在分层教学中,要更充分发挥高层次学生的能力,注重低层次学生的心理变化,以多形式多手段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把运动训练学中描述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由“木桶模型”和“积木模型”相辅而成的“双子模型”向体育教学迁移的可能性、迁移到体育教学后的新的释义以及具体适用作初步探讨,以引导体育教师从整体发展的角度去审视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19.
如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具有多样化特点,新课程标准也致力于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兴趣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有重要作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要认识到兴趣教学法对体育教学的作用。本文对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介绍,并提出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效运用兴趣教学法的措施,以便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学与“快乐体育”的实现和“终身体育”观念的推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终身体育”和“快乐体育”逐渐被广大体育教师所接受并运用与体育教学实践中。要实现“快乐体育”和“终身体育”,就必须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