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宋代从帝王至士大夫均嗜茶,所以宋元诗文中关乎茶的作品众多,其中关于"分茶"一词的诠释,时贤均各有分解."分茶"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词语,围绕"分茶"问题,涉及茶学、文学和诠释词语之方法等诸多问题.本文以为,"分茶"是宋代茶文化的一个突出现象,它不但与其时的试茶、点茶、斗茶风习相关,更与宋代福建北苑研膏茶之特质关系甚密,将优质的茶品、精制的制茶工艺与出神入化的茶道技艺的完整组合,是宋人茶文化观念不可分割的整体,也是"分茶"风习流行的根本原因.而且对"分茶"问题的相关研究,也有益于对宋元诗文中其他茶诗、茶文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IN语     
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相似文献   

3.
历代诗人们以茶清兴,以茶入诗,以茶抒情,茶情茶事,皆入诗中.但唐代前期写茶事的诗文较少,以咏茶为主题的诗词则更少.唐代最先咏茶入题写诗的是大诗人李白(701-762),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李白获其族侄僧中孚所赠新茶,细细品饮之后,觉得此茶"其状如掌",口感"清香滑熟",与自己品茗过的许多名茶相比,饮之清芬,舌有余甘,风味独具,齿颊留香.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闻周刊》2013,(7):86-87
时间的味道2003年,还不到30岁的王大斌来到云南。十年光阴,至今并没有在他脸上留下多少痕迹。依旧浓眉大眼,依旧棱角分明,依旧帅气俊朗如初。还有那一口纯正的东北普通话,依旧洪亮而铿锵有力。十年时间,王大斌说他只有两大收获。一是有了宝贝女儿。三岁女儿的照片就摆在他办公桌的左前方。市场拼杀的间隙,坐下来看看女儿,由果敢而温情,瞬间转换。无疑,那是他心里一块最为柔软的地方。另一收获,是发现了普洱茶膏,创建并经营着一个响当当的"贡润祥"普洱茶膏品牌。  相似文献   

5.
《传媒》2007,(8):35-37
在中国传媒业集团化建设如火如茶的今天,如何实现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成为所有传媒企业的核心议题.  相似文献   

6.
杨阳 《大观周刊》2006,(18):I0035-I0035
唐代茶的饮法是煮茶,即烹茶、煎茶。根据陆羽《茶经》记载,唐代茶叶生产过程是“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千矣。”饮用时.先将饼茶放在火上烤炙,然后用茶碾将茶饼碾碎成粉末,再用筛子筛成细末,放到开水中去煮。煮时,水刚开,水面出现细小的水珠像鱼眼一样,并“微有声”,称为一沸。此时加入一些盐到水中调味。当锅边水泡如涌泉连珠时,为二沸。  相似文献   

7.
我与茶     
陈喜儒 《传媒》2003,(2):35-36
早晨起来,脸不洗,饭不吃,第一件事是先泡一杯茶。十几年来,天天如是,乐此不疲。茶在我的生活中,如影相随,如友相伴,须臾不可或离矣。倘若一日无茶,就感到失落,发慌,无精打采,惶惶不安。有时我想,这是不是茶中毒,茶依赖症,喝茶做的病?  相似文献   

8.
历代白茶都被视为茶中珍稀上品,宋代宋子安《东溪试茶录》云:“茶之名优七,一曰白叶茶,民间大重……芽叶如纸,民间以为茶瑞.”宗赵佶《大观茶论》记载:“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而已,芽英之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  相似文献   

9.
陆羽<茶经>卷下<六茶之饮>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此记载说明我国饮茶之历史始于神农时期,但后人对此说多有质疑,如刘源长<茶史>卷一云:"我国何时开始饮茶,人人言殊,莫衷一是.唯大体上可谓开始于汉,而盛行于唐.唐以前饮茶,但多非史实.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茶的源产地,利用茶叶的历史也已有四千多年.自唐代陆羽著<茶经>后,千余年的用茶经历,使人们对茶的起源、栽培、制作、功效、文化等等,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然而,在档案研究领域,迄今为止,对茶叶样品档案(以下简称"茶样档案")的研究尚未真正展开,有关研究文献也相对贫乏.有鉴于此,笔者就自己多年的园林文物档案管理工作实践,从中国茶叶博物馆目前所陈列、所保管的茶叶样品的实际管理情况出发,对茶样档案的建立及其相关问题作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开办制茶工厂计画书(1)茶为我国特产,为非酒精性之嗜好饮料,每年输出额约在三亿万磅以上,如武彝、六安诸茶,久为中外所嘉许。惟制造不精,装潢不美,工作不洁,近年来一落千丈,遂为印度、锡兰、日本、爪哇压迫矣(中国茶业始于汉时,唐时传于日本,清时流于印度、爪哇)!云南之茶,如思普、景谷缅宁等处,其品质之佳,不惟可以与武彝、六安并驾,且可以与印锡、爪哇诸茶比肩。  相似文献   

12.
赞兰台世界     
有一种茶叫"云雾山中",其香味蕴含在平淡的深处.有一类画如天空一般简洁,却包容着绚丽的彩色.有一种专业叫档案,那是兰台世界,是百花园,是档案工作者广阔的天空.在这座兰台事业的百花园中,兰台人攀垣在崎岖曲折的历史通道上.他们探索着人们实践的足印,用序号的绳索将它穿起.啊!象一帘智慧的群星,闪闪放光.  相似文献   

13.
<正>古往今来,一代代勤劳智慧的四川人创造了灿烂的巴蜀文化。其中,独具特色的川茶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愈渐醇香。让我们拂去岁月的轻尘,在川茶文化的大观园中,找寻川茶的故事与传奇。最早的茶事发源地茶,发乎神农,闻于周公,兴于唐,盛于宋,具有药用、食用、饮用三大用途,位列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可可、咖啡、茶)之一,是中国三大传统出口产品(丝绸、陶瓷、茶叶)之一。四川是我国茶叶的原产地之一,是古籍记载中可  相似文献   

14.
"人生如茶,第一道苦如生命,第二道香似爱情,第三道淡如清风"作家三毛说。清清灵灵一撮茶泡在水中,顿时沁人心脾的香味弥漫了整间小屋。端杯看那水面上起伏旋转的嫩嫩的芽叶,在水的滋润下,缓缓褪去颓败的颜色,重新变得嫩绿明亮。清澈的水,因茶而绿;碧绿的茶,因水而明。浅浅啜饮一口,任浓郁的香气伴着淡淡的一丝苦涩在口中慢慢溢开,那种温文尔雅的感觉,醇厚而甘甜,倍感爽心。我习惯在打开电脑之前,沏一壶绿茶,打开网页,边喝边浏览,怡然自得。  相似文献   

15.
膏者,润也;泽也;肥也;沃也;甘也;美也;滋也;腴也;神之液也.膏集百草精华,滋养生命灵光.荡涤六淫邪毒,安抚七情内伤.人乃自然之子,养生顺应四时.进补益之法,培其根而俟其实;藏真元之气,加其膏而希其光.适时一料膏滋,成就健康梦想.  相似文献   

16.
杨阳 《大观周刊》2006,(28):52-52
对于爱茶之人来说,一杯好茶的诱惑,是足以令人心乱如麻的。当听说龙润的处女作品“龙润816”即将上市时,普洱茶友们的心情就如火煎油烹,无法平静。  相似文献   

17.
夏日嬷嬷茶     
茶杯是茶的舞台。有的人讲品位,用紫砂杯;有的人讲实用,用保温杯。这样的杯子我都有,但在夏日,我认为应该给茶一个清凉和开放的舞台,也就是说,夏天,应该用玻璃杯泡茶。  相似文献   

18.
眼下,国内各新闻媒体有关足球的报道铺天盖地、如火如茶,而对于甲A联赛,记者们更是大书特  相似文献   

19.
一 丰子恺为我们留下了一幅好漫画.画面上,靠窗一张桌子,桌上一壶茶,几只杯子,竹帘卷到一半,看得到窗外一轮细细的新月.题画是宋人的句子: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相似文献   

20.
紫笋茶的手工制茶历史从五朝开始一直延续至今.唐初贡时的紫笋茶,以饼茶为主,后期也有团茶.加工饼茶的过程主要是:采摘后经选纳,再涤、蒸、捣、拍(放在模子里一层层拍)、焙、穿(据<茶经>江东一串约一市斤)、封(包装)等七道工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