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多人批评当下的语文课,"语文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语文课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可谓一语中的。语文教师每看到一篇课文,往往都会不由自主地沉浸于文中的内容,甚至以文章所写的内容为话题,围绕这一话题进行教学。课堂也丰富热闹,有图像、有声音、有文字、有拓展,风风光光。  相似文献   

2.
在一次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研究会暨优质课观摩活动中,笔者有幸听了这样一堂语文课:当时课堂设在一个礼堂的舞台上,台下是参加会议的老师。执教老师像节目主持人那样娴熟自如地驾驭着课堂。她时而动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今天语文老师想出个新花样,就是在课堂上朗读。从第一排第一桌第一个开始,每节课开始时由一位同学朗读一篇1500字左右的文章。王澄站起来:“老师,是不是什么文章都能读啊?”语文老师顿了顿:“对,课外读物。什么文章都可以,不过字数要控制在1500左右,因为还要上课嘛。”同学们欢欣鼓舞。在家长  相似文献   

4.
大凡青年教师上公开课,总希望上出点特色,在“2013年全国初中特色课堂展示交流研讨会”语文分会场上展示的三节语文课的执教者也不例外。四川成都的董文文老师的《吆喝》,可谓“有声有色有情味”,其由面到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构架与层次,引得学生时而点头,时而叹息,其间还涌出连珠妙语,这不能不说是课堂的特色和亮色。  相似文献   

5.
徐炎明 《学子》2014,(6):40-41
正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语文老师必须转变观念:语文课要从教课文转变为教语文。语文教师应该从注重感悟课文内容转到体会表达方法,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浸到那一个个标点中,浸到字词中,浸到每篇文章的"血肉"里,引导孩子潜心学表达。  相似文献   

6.
<正>以多媒体形式呈现和小组合作讨论形式展开的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学的"唱、跳、画"等形式占据了主流,课堂虚化了,课堂上的文学与文化消失了,想象与个性迷失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不断淡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以后,很多语文老师都意识到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收获相对较少,成长较慢,这样的课堂看起来光鲜热闹,实质上异常苍白。语文课就应该回归本质,回到吟诵欣赏,回归中国传统文化;语文教学中应该"文辞、文章、文学、文化"四  相似文献   

7.
吴华 《教育艺术》2008,(4):43-45
"现在的语文课,越来越不知道怎么上了。"这成了当下许多语文老师的经典独白。的确,当前的语文教学似乎得了"多动症",课堂上,学生又是唱歌,又是跳舞,又是画画,又是表演……可谓"一应俱全",且美其名曰:"多种学科的整合。"又好象发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一词,由以前的小学"国语"和中学"国文"演变而来,包括口头语言之"语"和书面语言之"文"。因此,语文姓"语","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①但是最近十几年,语文学科的纯洁性受到了诸多损害,"泛语文课"、"非语文课"流行乃至泛滥。有人评价这些课是"什么课都像,就是不像语文课"。但是,这些"泛语文课"、"非语文课",不只出现在日常的课堂上,还出现在一些知名的媒体上。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改以来,新理念越来越多,新形式越来越丰富,老师们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方法、手段,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语文课堂"精彩"纷呈,但语文课越来越不像语文课了。语文课上成了课件展示课、影视作品欣赏课、戏剧表演课……表面的繁荣掩饰不了背后的虚空,这些课堂忽略了语言文字,缺少了语文的东西,不少有识之士对此深感忧虑。著名语文教育家陈钟樑先生说:  相似文献   

10.
在对语文课堂诸多评议的今天,提语文幸福课堂似乎有些奢侈了。《语文学习》2013年12期中《学生眼中的‘幸福语文课’》一文从学生角度看语文幸福课堂,学生对幸福语文课提出了很多想法,事实上幸福不幸福师生都有话说。而这正好与我们本期陆建生名师工作室主题"高中语文幸福课堂的构建"不谋而合,到底什么是语文幸福课堂,一开始我们都只是有一  相似文献   

11.
很多一线的语文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常常困惑:这篇课文"该教什么"?而上完课后又常常感觉"不知道教了什么"。特别令人沮丧的是,做了很多努力,有人评课"等于什么也没教"。所以,王荣生老师说,语文课是很折磨人的,学生多学了两节课,不见收获,少学了两节课,没感觉损失。孙绍振老师也感叹:许多时候,在中学语文课堂上,我们都不知道要讲什么,经常发生的情况是,该讲的不讲,不该讲的,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没  相似文献   

12.
江苏常州市武进区三河口小学(213115)在有的语文课上,我们可以看到,教学设计不可谓不精致,教学过程不可谓不流畅,但老师表情严肃,态度凛然;学生正襟危坐,中规中矩.听这样的课,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有些兴味索然.而在优秀教师的课上.除了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我们更多地看到他们春风满面,热情洋溢,语言妙趣横生,学生和听课教师都如沐春风,动心动情.细细推究这两种课,其中有一个"情"字的距离.语文课,多么需要我们语文教师的"感情"!吉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教学一直都是"少、慢、差、费",主要原因就是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不客气地讲,笔者听的语文课中,有不少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如何让语文学习真发生在课堂上?必须把握三个关键:语文、学习、课堂。课堂是什么?课堂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场所。因此,课堂的价值取向必须指向"人",指向人的学习与发展,指向能力和素养的提升。语文课堂上的  相似文献   

14.
课程改革的春风给如今的语文课堂带来了不少的生机,原先课堂上的沉闷气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语文课开始变得热闹起来。可是,渐渐地,人们发现许多“非语文”“泛语文”的东西也开始充斥语文课堂,人们不禁感叹:如今的语文课不像语文课了,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要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语文课只能姓语名文,切不可把语文课上成音乐课、绘画课、政治课、活动课。语文课堂既要"热闹",更要"热烈"。课堂讲究"乐学",但不排除"苦学"。"自主"也不是"自流"。语文课改的课堂形似不是目的,神似才是根本,要努力变"课堂"为"学堂"。  相似文献   

16.
<正>何谓理想的语文教学?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偶然读到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诗句,感慨颇多。这不正道出了语文课的真谛吗?它朴素得像那刚出清水的芙蓉花,质朴明媚,毫无雕琢装饰。如若教师、学生、文本能够有机地统一,不矫揉造作,那课堂不就顺畅自然,令人回味无穷吗?一、删繁就简三秋树——质朴的"求实"语文姓"语",语文教学应时刻体现语文的本色。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具有浓厚的"语文味"。那什么是语文味  相似文献   

17.
一堂看似平常的语文课,一个貌似简单的问题,却在学生的反复质疑下,如同一枚炸弹,使课堂硝烟弥漫。教室里时而唇枪舌剑,剑拔弩张;时而轻声细语,娓娓道来……学生运用以往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历,在问题面前各抒己见。这一切令老师感叹:"当今的学生早已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了!"平常的语文课上,上演着不一样的精彩。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语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语言优美的文章,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而语言的内化主要靠朗读,朗读不落实,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便无从谈起。"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道出了"劳于读书,易于作文"的真理。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已成为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有时课堂上看似热闹的朗读却收效甚微,学生读得盲目,读得无味,读得"有口无心"。  相似文献   

19.
李惠慈 《现代语文》2005,(1):117-118
许多语文老师都把语文课上得严密周到:围绕明确的教学目标,一道道程序衔接自然,一个个问题设计精确,板书设计更是把教学意图和教学重点直观化、条理化,如果是公开课,教师会把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时间化,以充分体现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像经过排练似的,学生的回答总是那样配合老师,有时竟是那样的整齐一致,这种经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流程呈现在学生面前可谓完美无缺.但是认真审视一下这种教学模式,就不难发现:这样的语文课仍遵循着"学生跟着老师转"的思路,将学生置于从属地位,而课堂的中心是教师.教师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地做着个人表演,学生只能众星捧月般地配合着他,以形成热烈的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20.
按理说,语文老师是教语文的,特别是在课堂上,他的语言应该起示范作用。但是,有些语文老师由于自身语文修养的问题,在语文课堂上,常常说出一些病句。"请轻声默读课文。"默读便于思考,而且不影响别人。课标中从第一学段就要求老师注意培养学生的默读习惯。课堂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要求学生默读,但也经常听到这样的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