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亚(中国大陆、朝鲜、韩国、新加坡和台湾、香港地区)的教育,如今正面临着一个共同危机。尤其是中国大陆、韩国、日本和台湾地区的教育,它们在20世纪模仿日本,实现了自身“被压缩了的近代化”,而到了步人21世纪的今天,它们再次模仿日本,断然施行了全球化背景  相似文献   

2.
甲午战争后,腐败的清政府被迫把台湾全岛割让给日本.在日本殖民者占领和统治我国台湾50年间,对台湾人民实行法西斯统治,在实行残暴的政治压迫的同时,还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农业台湾,工业日本”,力图把台湾变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原料供给地、商品销售市场和资本输出市场,日本垄断资本控制了台湾经济,这给台湾社会经济和战后发展造成无尽的灾难.  相似文献   

3.
日本、韩国是亚洲经济发展的奇迹。其经济的发展得益于教育的进步。同时,经济的发展也给教育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契机。为了给教育改革带来新的突破,日本、韩国进入21世纪以来不断加强教育行政职能的转变。日本、韩国作为我们一衣带水的邻国,和我们有着相近的文化和教育传统。因此,研究日本、韩国教育行政职能新变化的经验和教训将有助于我国教育行政职能的变革。  相似文献   

4.
在亚洲,日本、韩国以及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不仅经济较为发达,而且教育考试也较有代表性。特别是二战以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大都达到或超过了“大众化”的标准,目前都在积极探索适应新世纪和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的高等教育新模式。高校入学考试作为高等教育的第一道“门槛”,日本、  相似文献   

5.
韩国、日本、新加坡三国的教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日本、新加坡近年来经济增长势头迅猛,其公民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良好的教育被视为国家发展的动力。2007年9月17日至28日,中国少数民族教育考察团赴韩国、日本和新加坡,就义务教育实施情况、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和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等进行了考察,对3个国家的教育有了初步了解。  相似文献   

6.
20世纪60年代,韩国制定了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计划,但韩国经济凋敝,缺乏工业化所需的庞大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而通过日韩关系正常化,取得日本的赔偿,是导入外资的重要途径。1965年《日韩协定》签定以来,日本对韩国的援助以及技术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支持着韩国的越南特需,并在第2个5年计划期间作为主要财源,为韩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活力,另一方面,日本对韩国的援助和投资,也开拓了日企的市场,提高日本对韩国的出口,并使韩国对日贸易长期处于赤字状态。  相似文献   

7.
国际资讯     
韩国“网络学习环境” 亚洲第一 美国《经济学家》杂志所属经济调查机构“经济学家信息中心”最近对经济规模排世界前60名的国家的“网络学习环境”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在亚洲“网络学习环境”最好的国家是韩国,其次是新加坡、台湾、香港及日本。而在全世界“网络学习环境”最好的国家是瑞典,其次是加拿大、美国、芬兰和韩国。韩国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五。 据韩国《东亚日报》1月27日报道,该调查认为,瑞典之所以能排名世界第一,是因为瑞典拥有发达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并且瑞典的国民有亲互联网倾向。而韩国之所以在亚洲脱颖而出,是因为韩国政府和企业非常注重互联网教育。  相似文献   

8.
战后,韩国经济发展迅速,以“汉江奇迹”崛起于东亚,同新加坡、台湾、香港一道共同创造了70年代世界性的经济奇迹。人们在研究韩国经济发展经验时都公认“廉价的劳动力和较高的教育水平联在一起,是振兴韩国经济的发动机”。因此,探讨韩国如何取得“较高的教育水平”,又是怎样与“廉价的劳动力联在一起”而“成为振兴韩国经济的发动机”是很有现实意义的。而由东北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孙启林教授著,作为“战后国际教育研究丛书”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战国韩国教育研究》一书正是着力探讨这一问题的著作。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参考》2008,(9):30-30
2007年12月4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了“国际学生评估”(PISA2006)结果,日本学生数理成绩大幅度下滑,不及韩国和我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这引起日本社会对教育的普遍不安,社会舆论和学生家长纷纷抨击现行的“宽松式”教育,要求各级政府采取措施、建立举国体制,阻止学生学力进一步下滑,重新振兴教育,以确保科技大国地位。  相似文献   

10.
台湾经济的快速崛起得益于经济与教育的同步发展。在分析台湾经济与教育互动发展历程基础上,研究了台湾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对台湾经济与教育互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这些经验教训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0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年,日本“实现战后补偿市民基金会”,于5月20、21日在东京主持举办了“‘战后60年’·与受害者共同清算日本的过去国际会议”。与会者为来自韩国、中国、菲律宾、荷兰、美国、朝鲜、日本和中国台湾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人。有受害者(韩国劳工,韩国与中国朝鲜族当年的日本兵,受原子弹伤害的韩国人,各国受害女性等)、律师、支援者、研究者、国会和地区议会议员(韩国、台湾、菲律宾、日本)等。这次会议是2002年5月平壤会议的继续。会议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第一,促成日本特别立法,解决战后遗留问题5月20日,与会的各国…  相似文献   

12.
台湾长期被沦为荷兰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从甲午战争以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日本统治台湾五十多年的时间里,为了掠夺和向外侵略扩张的需要,日本帝国主义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进了台湾,并建立起了一些发展现代经济建设所必备的基础。如铁路、港口、电力、农田水利、农产品加工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教育和有关的经济管理制度等。这就使得台湾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在四十年代要比当时还处于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大陆高得多。加之国民党运到台湾去的大量资金、机器设备、技术人才和美帝国主义的扶植,台湾经济得到很快的恢  相似文献   

13.
20 0 2年 1 0月 4~ 7日 ,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台湾故宫博物院、台湾中央研究院和日本京都大都会美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台湾 2 0 0 2年东亚绘画史研讨会在台北召开。中国大陆和台湾、日本、韩国以及欧美国家的学者 3 50多人参加了这次学术研讨会。第一天主题演讲的是日本多摩美术大学校长惟雄 (TsujiNobuo) ,作了题为《东亚绘画“名品”的性质》的报告。作者考察了中国、日本及韩国绘画史上的名画、名品的记录和传承状况以及收藏、临摹等 ,指出名画经过了非公开性的阶段以及近代逐步公诸于世的过程 ,名作是使人感动的 ,总是…  相似文献   

14.
正有"世界技能奥林匹克"之称的德国莱比锡第四十二届世界技能大赛上,韩国获得了12枚金牌、5枚银牌、6枚铜牌。个人全能最高奖"阿尔贝特·比达尔"奖被日本和韩国选手共同摘取。韩国已连续两届蝉联金牌第一。透过奖牌,不难看出韩国高度重视职业技能教育。近年来,韩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无不同重视、发展职业教育事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把职业教育建设定位为"培养具有先导未来能力的韩国人"是韩国职业教育的目标。韩国的职业教育,分为高中阶段  相似文献   

15.
台湾与韩国是亚太地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成功且制度完善的代表,其改革发展主要和经济的转型及产业的需求有关。随着全球化、国际化的市场经济型态,产业重心由劳动密集型、低产值、高能耗转向知识密集型、高产值、低能耗的精密工业发展。在社会需要大量高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之下,台湾与韩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也向上迁移发展成为大众化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至今已形成完备的体系。  相似文献   

16.
我国历史教育界与日本同行的交往由来已久,这次我有幸赴日参加第三届东亚历史教育研讨会,最大的感受是,我们应当多多了解外国的历史教育情况,也应当从世界的视野来进行历史教育工作。 第三届东亚历史教育研讨会于1994年8月5日—8月6日在日本东京举行。主办单位是日本的比较史·比较历史教育研究会。参加会议的有日本、越南、韩国、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学者,到会的有150多人。研讨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7.
一、幼儿教育事业的创建和发展1897年,韩国出现了第一所幼儿园——釜山幼儿园,但该园招收的是日本儿童。1909年,韩国儿童开始有机会进入罗南幼儿园接受教育。韩国幼教工作者认为,1916年兴建的中央幼儿园,由于它的创办者、施教者都是韩国公民,受教育者是韩国儿童,因此它才算是韩国幼儿教育的真正起始。  相似文献   

18.
一、学校改革的动因 八十年代以来,澳大利亚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首先,它必须在国际市场上与新生的经济强国和地区,如韩国、台湾、新加坡等进行竞争;其次,作为澳大利亚经济命脉之一的矿产出口业一直随着日本和韩国进口市场的需要波动,发展前景不稳定;第三,得益于廉价劳动力和新技术的新兴工业化国家竞争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我国台湾"中央警察大学"和韩国警察大学为例,对二者通识教育实践进行了比较研究.台湾"中央警察大学"和韩国警察大学将通识教育与警察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办学理念、机构设置、课程体系等方面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20.
历史教育发挥着重要的德育功能。通过对比中国大陆、台湾与韩国历史教育的发展过程和特点,分析归纳了中国大陆、台湾与韩国历史教育对德育建设的重要作用,最后指出为了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德育作用,中国大陆在历史教育中应该进一步整合大中小学历史教学内容,增强民族精神教育,重视历史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