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计永  史冠琪 《兰台世界》2017,(14):108-111
中国古代丧葬制度蕴涵丰盈,形式繁琐复杂。至明朝时,封建制度几近顶峰,皇家贵族对于丧葬更是视为重中之重,每逢帝王驾崩,国内禁止一切婚娶和娱乐活动,全体臣民都要为之服丧戴孝,举国哀悼,称为国丧。这些丧葬制度,从初终礼仪到治丧治葬之礼,以及葬后的祭典,无一不显示着赫赫国威。  相似文献   

2.
王芳玲 《采.写.编》2020,(1):150-153,132
相声语言中很多桥段的设计,都离不开语用学方面的理论。岳云鹏作为近几年的相声届新秀,不仅继承着上一代相声大家的优良传统,也在不断地进行突破创新,文章以岳云鹏、孙越的相声为例,通过手写记录相声台词,从语用学角度出发对相声台词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简单探讨了言语交际原则在相声语言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1972年至2000年,我在中央台从事曲艺编辑工作,主抓相声。20世纪80年代是相声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相声人才,也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柏声作品。侯耀文就是这个时期脱颖而出、迅速走红的一位相声新星。  相似文献   

4.
无数报章曾给近年来的相声开过“追悼会”,而此番央视相声大赛不禁让一些人惊呼:中国的相声又活过来了!七天长假里,在众多的娱乐泡沫中,央视相声大赛脱颖而出,成为比较“不虚”的一个亮点,给些“精彩纷呈”的好评也并不过誉。  相似文献   

5.
相声艺术渊源百年,深受中国老百姓的喜爱,但其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进入低迷状态。陈去相声自身的原因,现代传播方式的变革对相声艺术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6.
我叫郭德纲     
如果说去年夏天,”超女”给国人奉上了一道茶余大餐,那么,冬天来临的时候,33岁的天津演员郭德纲带着他的德云社又挑起许多人笑的神经。人们主动跑到小剧场,但更多人是通过网络去听几乎已被遗忘的相声有人说,他拯救了相声,也有人说,郭德纲热只是一把虚火;有人称,他是相声界的草根英雄,也有人在冷眼旁观,或是冷嘲热讽;许多人欣喜相声枯木逢春,也有很多人开始预测郭德纲现象何时“寿终”。郭德纲说他也没有想到自己说的相声会突然这么火,就像我们已经忘了相声原来是真能让人发笑的。我叫郭德纲  相似文献   

7.
笔者是业余作者,有时也创作相声。近日写一则相声,先后送到几家报刊———不论市报还是省报,不论日报还是晚报,也不论报纸还是刊物,编者连看也不看一下,就都“异口同声”地谢绝:“我们不用相声。”目前全国拥有几千家报刊,可除《曲艺》杂志外,似乎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均不刊登相声,不知这是哪家的规定,更不知何故,实在令人不解与遗憾。与其说是报刊的无奈,毋宁说是相声的悲哀。现在相声很少,且质量不高,这是大家的“共识”。若问为何相声不景气,甚至“每况愈下”,除了其它种种原因外,笔者认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  相似文献   

8.
从50年代起,马季(1934~2006)就在广播里逗人们笑;80年代,又在电视里逗人们笑。他还发明了小品,参予设计了头几届的春节联欢晚会语言类节目。回忆起他,人们应该微笑。在相声界,马季承前启后的地位无可撼动。无论是北京、天津,还是东北,相声门中人对他心悦诚服。有些争议声来自部分相声爱好者:关于由他开创的歌颂型相声,把相声推向电视的功过,与师傅侯宝林的关系,以及“马家军”在相声衰落中的责任。不管怎样,马季是新社会的人,他说了50年的新相声,是新相声的一代宗师。他的个人荣辱,也都关于这个时代。  相似文献   

9.
纵向来看,相声艺术的发展体现出较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在相声最初的发展中,相声艺人不仅在演出中学唱戏曲、曲艺,而且通过反串的方式参与戏曲演出;在1949年以后,相声演员着力推陈出新,"传统相声"的演出空间被大大压缩,相声作为"语言艺术"的主体性得到凸显,而与戏曲、曲艺的关系日渐疏远;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郭德纲及德云社为代表的一批相声艺人接续传统,上演大量传统相声,并在演出中学唱戏曲、曲艺,参与戏曲演出,同时也恢复了过去班社体制,体现出较为明确的接续传统的艺术追求。对于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声来说,接续传统应集中于艺术层面,深入挖掘传统段子及传统的表演技巧,并以审慎的态度剔除"传统"中的不良成分,从而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实现艺术的活态传承。  相似文献   

10.
前一段时间,听说有人指责冯巩是“相声界的叛徒”,原因是他冯巩不循传统相声的规矩,搀和了小品等表演形式的一些东西到相声里,弄成了一个所谓的“泛相声”,使传统的相声变了味。 娱乐界的消息且当笑谈。联系到媒体,我们发现媒体的好多表现样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不少台(电台、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由“播”改成了  相似文献   

11.
《钦定康济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皇帝钦定并颁布全国的荒政史籍.其在前代荒政史籍的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编纂方式,其一是突出重点,以荒政之要为目的编排方式;其二是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评语.  相似文献   

12.
相声是一种特殊的以语言为主要表达形式的喜剧性艺术。关于相声的研究比较少,且主要从语用、交际和修辞等语言方面,分析相声话语风格,采用的语用策略,实现的幽默效果。本文试图采用认知语言学中Fillmore的框架理论研究相声的对外翻译问题。通过对范畴体系中框架理论的介绍,文化与思维关系的分析,指出相声翻译讲求内容的情景和语境,借助人类思维框架模式的普遍共性特征指导相声翻译,可以实现翻译理论的功能对等原则,具有很好的解释力。由于中西方文化依然存在一定差异,框架理论的解释力也有局限性,因此需要迁移框架模式,再进行翻译,才能有效实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魅力相声     
邹庆华 《新闻世界》2010,(8):314-315
大家都知道相声是语言的艺术,以说为主。中国的语言丰富,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同样一句话,语气语调不同,意思也就不同,如果再加上我们的五官表情意思就更多、更丰富了。何为"相声"?"相"乃相貌,"声"乃声音,所以说相声恰恰是最能体现中国语言魅力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4.
对于相声在哪里演出,海峡两岸相声界人士大多认为应回归剧场。从实践上看,剧场相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于电视相声,多数观点认为:电视使演员和观众的距离拉大;电视使相声的表演性成分加大,淡化了相声的艺术特性。回归剧场的传播本质是让观众追逐相声,这与“受众时代”很不协调,因此应探索电视与剧场在相声传播中的作用和关系。不能将两种传播方式对立起来,进而成为相声低迷的理由,正如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吴文科先生指出的,离开电视谈相声的繁荣,等于“抓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荒谬。荧屏观众使演员同现场观众产生疏离戏剧演员处理自己…  相似文献   

15.
京津地区相声演出现场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遗产》2010,(2):47-55,157
中国传统相声发展已过百年,当下京、津相声现场演出的形式主要是茶馆与小剧场演出。本文对京、津具有代表性的相声场所,其中包括北京的天桥乐茶园剧场、湖广会馆、东城区周末相声俱乐部、广茗阁(鼓楼)笑剧场,天津的天华景戏院、新名流茶馆、大金台茶馆进行了现场描述。通过问卷调查,对京津地区观众听相声的目的、方式、场所选择等问题进行考察,并指出了京、津两地相声观众的差异。在相声演出生态方面,依据田野调查与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京、津相声演出的文本创新性、演出氛围、表演空间以及相声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等问题,并就营造良好相声演出生态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李晓彦 《报刊之友》2013,(9):138-139
近几年随着郭德纲相声的走红,相声语言表达艺术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在新闻报道中,提升了新闻报道的表达效果。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公和私”及“雅和俗”的尺度把握上往往失了分寸,忘记了新闻媒体所应坚守的社会或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17.
王青 《兰台内外》2012,(1):60-61
新春佳节,中国广播说唱团的相声演员刘伟、郑健和单弦演员马增蕙受邀走进北京电视台,讲述了一代笑星侯宝林、刘宝瑞、郭全宝和李文华生活中的逗乐事儿。这些顶级笑星不仅相声说得好,他们在台下抖出的"包袱"也同样令人捧腹。  相似文献   

18.
文汇报1990年3月26日一版刊登的专访《侯宝林谈当前相声艺术创作与表演》,是我一朝写成的。实际上,对相声创作、表演是否应坚持“语言艺术”之根本的思考,在十多年前看到有人挎着电吉它上舞台便开始了。当时,我为此感到不安。以后,一直关注相声艺术发展进程中几个阶段的表现,以及群众对它的反映。实践证明,一些好作品的创作演出是遵循相声传统的,而那些令人反感的,必是偏离了“语言艺术”的轨道。近些年,由于受金钱大潮的冲击,一些人急功近利,相声界表现出敬业精神的倒退,节目质量明显下降。这其中当然也有节假日电视晚会对相声节目需要量过大的原因,致使一些创作仓促  相似文献   

19.
吴琼 《中国广播》2006,(3):39-39
说起中央台文艺之声频率春节节目的关键词就是两个字“相声”。其一,为今年的中央台文艺大联播《欢乐中国》奉献了两台相声晚会《新春相声晚会实况录音》和《开心过大年相声大荟萃》;其二,临近春节,文艺之声承办了2006年中央台春节大联欢——郭德纲相声专场,这场演出为中央台除夕播出的10小时互动节目提供了最新鲜、时尚的节目素材;其三,从正月初一到初七,文艺之声播出了140小时相声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5,(24):34-37
从传播学角度,系统梳理相声发展百余年来传播介质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相声的传播空间、受众、反馈、效果等方面的变化,对相声研究而言是一种比较稀缺的视角。从相声早期的撂地街头、入茶园的群体传播,到广播、电视时代的大众传播,再到新世纪回归剧场、网络等新媒体传播并行的立体传播,这些都是相声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传播媒介变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传播空间的转换,带来传播氛围的变化,以及受众主体地位的变化。然而,相声的兴衰还是由其自身规律,以及受众选择和社会大环境所决定。因而问题就落在如何遵循相声的艺术规律,寻找和媒体传播的结合点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