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明 《湖北教育》2002,(7):42-42,43
修订的新大纲中明确要求:“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有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教学不应该只是一些刻板的知识传  相似文献   

2.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有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养成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发现和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和习惯。  相似文献   

5.
严桂华 《教育艺术》2005,(11):49-50
新课程理念要求数学课程除继续抓好基础知识教学外,还提出了两个重视,即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刨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去设计教学活动,从而使他们从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相似文献   

6.
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让数学走进小学生生活,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设计富有情趣的探索活动,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熟悉的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从中体验到探索的愉悦。  相似文献   

7.
新大纲要求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有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本练习设计就是从此出发的。  相似文献   

8.
崔改连 《课外阅读》2011,(8):169-169
新课改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我们的教学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感悟、学习、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有趣和作用,体验数学那尢穷的魅力,从而达到主动运用数学观点、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让多姿多彩的生活实际成为数学知识的源头,使数学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需要。同时还应拓宽应用数学知识的渠道,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数学学习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相似文献   

11.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生活和数学学习结合起来。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他们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教学中是如何让数学贴近生活,让数学服务人生的。  相似文献   

12.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在于找到数学学习的起点,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已有经验的支撑,帮助学生内化所需掌握的知识。  相似文献   

13.
赵佶  屈随祥 《教育革新》2009,(10):58-5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文谈谈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一、激活生活经验,唤起兴趣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一种自主建构过程。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寻找每个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形,设计富有情趣和有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  相似文献   

14.
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我们的教学要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感悟、学习、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有趣和作用,体验数学那无穷的魅力,从而达到主动运用数学观点、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教学要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感悟、学习、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有趣和作用,体验数学那无穷的魅力,从而达到主动运用数学观点、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就是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过程。正如陶行知所说:"知识来源于生活,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去学习和理解,掌握知识。"因此在教学活动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和他们熟悉的生活实际阐述的科学知识,引导他们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是十分必要的。为了让数学更贴近生活,加深学生的理解,我在实际教学中积累了以下经验。一、努力发现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7.
数学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其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并在认识、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生活中充满着数学。让学生在熟悉的  相似文献   

18.
数学新课程标标准提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我们的教学要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感悟、学习、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有趣和作用,体验数学那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文章结合数学教学中的沉默现象,阐述了破解数学教学中沉默的种种举措。  相似文献   

20.
孙铁 《辽宁教育》2001,(2):108-109
(新大纲要求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本教学片断的设计就是从此出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