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实践课,有着不同于其它课程的特点和难度,在分析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性质、联系及其区别的基础上,实施“复述归纳、体悟阐释、分析评判、提升创造”四步走训练模式,可达到明辨相关概念、提升鉴赏和批评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王敏之是新时期以来广西最有成就的文学评论家之一,他长期专注于广西少数民族文学评论的写作,内容包括民族文学综论和作家作品评论。其文学批评具有坚持社会历史批评的方法、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积极扶持文学青年新人等特点,体现了批评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
殷满堂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3):22-26
中国古代的文学史理论,特别强调神理、政治、经济、时代、社会生活、文化等外在因素(外力)对文学发生发展的影响,由此构成了最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他律论的文学史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选了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一文,编入课本时,编者对文章进行了删节,删去了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前面的四段文字,删去了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前面谈新式西洋标点往往不适合我们的旧诗词那部分文字。笔者以为,作为课文,为突出重点,将前面四段删去是可行的做法,但把谈标点一段删去,则似乎欠妥。理由有二:一是谈标点部分与谈暗示性部分一脉相承,删去,影响了文章 相似文献
5.
《辞海》对寓言这一概念的定义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劝喻或讽刺的故事。结构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生物或非生物。主题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寓较深的道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寓言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 相似文献
6.
刘忠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生版)》2013,(12):72-73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绽放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盘点中学语文教材尤其是诗词中所蕴涵的丰富的酒文化,足以让我们为历代文人的诗酒情结所感动和陶醉。台湾诗人洛夫曾说:“要是拿了唐诗去压榨,起码还会榨出半斤酒来。”陶潜写《饮酒》诗20首,斗酒诗百篇的诗仙李白,新停浊酒杯的诗圣杜甫,把酒问青天的文豪苏轼,沉醉不知归路的才女李清照,他们的人品才情让后人敬仰,他们的诗酒佳句浸润着中学语文教材,形成语文教材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7.
孙新峰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9):64-70
当下中国文学批评深陷模仿和阐释他人的旧语境中;全媒体时代及"编辑文学"、多模态文学等现实存在,浅批评风行;缺乏问题意识和清醒判断力,无法克服刻板印象;精神低迷,状态不佳。而同样在中国文化沃土里成长起来的"笔耕组"却很好地规避了中国文学批评的各种不足,坚持中国特色批评路线,得到了作家的认可和社会的肯定,成为中国文学批评领域有意味的品牌之一,为中国当下文学批评提供了思路,作出了示范。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学批评史》作为古代文学理论课,其重要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而思考能力的培养,要从让学生处理原始文本的训练开始,教师此时应当发挥文本解读示范和进行思考训练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9,(1):67-70
历代诗人们对疾病体验多有描写,南宋诗人杨万里一生创作了二百余首病中诗,其病中诗的思想内容主要包括对自身疾病摧残的刻写、对医者医术的称赞以及对自己病中生活的描绘;其病中诗的情感内涵主要表现为不能饮酒读书的苦闷、对于故乡亲友的思念、无法掌控生命的感伤;其病中诗的独特艺术价值体现为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物我关系的重新审视、精巧新奇的艺术构思与自然灵动的言语风格。 相似文献
11.
乔琦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39-43
《大悲咒》全诗竭力写“大悲”,诗情的着力点却在漂泊,诗中的抒情主体为天涯浪迹者,欲与禅的纠葛是其形而上的呈现.漂泊天涯者,思乡又超脱于乡,其间多味杂陈,无限纠葛,此一悖论可谓《大悲咒》乃至洛夫诗歌之头条悖论.禅与诗的元语言交融,促成诗歌“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诗、禅与现实世界的元语言冲突,带来阅读的晦涩感.较低层次的晦涩,因“用钥匙砍柴,用斧头开门”的元语言误用而起,一般可以解决和避免;较高层次的晦涩,则为漩涡状态的复义,实乃诗歌的绝妙艺术. 相似文献
12.
洪英雪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5):1-5
21世纪的旅行形态日趋多元化,在众多的上海旅游中,其中有一类是以“张爱玲”作为关键词来安排旅行景点并写下旅游感悟的。依据JohnUrry的旅游研究看来,这一类几乎接近于朝圣的旅游类型,具备了观光凝视的综合特质以及主观性与幻觉性特点,这一个由张爱玲迷们组成的、可称为“朝圣之旅”的观光行为,甚至可以跨越官方与商业操作,以民间的、小众的力量自行生产“观光景点”。因此可以说,文学作家的影响力足以跨越文学领域引发观光效应。 相似文献
13.
宋蓓蓓 《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1,(8)
“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在漫长的岁月里,劳动发展了手,手的发展又促进了大脑的发育。幼儿手部肌肉活动越丰富,越精细,就越能开发幼儿大脑的潜能,促进智力的发展。幼儿经常动手,就能促进他们的身体、智力、能力,以及性格、情绪等方面的发展。但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幼儿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中,动手操作的机会缺乏,做事的依赖性比较强。因此,对幼儿进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一书是最早针对现代性与现代艺术阐释中国美学思想的著作。徐复观所阐发的中国艺术精神是对现代性批判性思考的结果,是对现代社会里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价值的合法性论证。在徐复观看来,中国绘画与诗歌的融合,是一种打破艺术形式界限的艺术创造。中国的诗和画都具有抒情性特征,重视主体艺术精神的表现,具有现代性艺术的品格,具有安顿人的精神的现代性价值。 相似文献
15.
作为当代文坛的一个重要的女性作家,王安忆本人的性别表述和文本中的性别表达以及女性主义者的批评之间存在着断裂与缝隙,而且王安忆的这种女性作家的性别表述在当代女性作家中极具代表性,如何看待这种断裂和缝隙,不仅能加深对作家本人及文本的了解,更能透视中国女性主义批评内在的矛盾和复杂。因此。在既要看到王安忆本人的性别表述的同时,更要注意她如何在女性主义批评者的理论框架和预设中以及在何种现实背景中进行表述。从而观其中间存在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一直以来,新诗都是语文教学中最易被忽视的一类文本,例如入选高中语文教材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笔者曾经做过一个小调查,请学生们"在课本中选一首最欣赏的诗",结果在接受调查的146名学生中,仅11位把票投给了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多数学生提及不喜欢这首诗的理由,不外乎两点:其一,诗中 相似文献
17.
在20世纪初的苏联,很多的心理学者都力图借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建构自己的心理学体系。作为马克思的继承者,维果茨基深刻的意识到,“继承”不是以马克思主义方法取代心理学方法;真正的“继承”应该是采用马克思的思想方法,回到心理学的具体问题中建立自己的“元理论”。在此基础上,维果茨基接受了马克思对于人的发展的两个基本假设——将人的心理视为环境的产物,内在的智力起源于活动,并采用历史的、整体的、发生的、比较的心理学方法,针对人的高级心理机能进行考察,最终建构起其独特的“文化-历史学派”。 相似文献
18.
王成军 《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90-92
《姚君伟文学选论》走出了一条中国比较文学学者正确而且值得推崇的治学之路;彰显了外国文学研究中的“问题与文本”并重的本体意识;展示了作者构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理论自觉与高度。这是一本学术性高、典范性强且必将为构建中国学术气派而作出贡献的个人学术文集。 相似文献
19.
<正>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教师常常告诫学生,要投入到作品中,沉浸到人物角色中。而事实上,教师往往囿于"主观的见解"或者"预设的想法"之中,不得挣脱。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自身沉浸到文本和人物中,才能带领学生沉浸其中。但教师若是一味"强推"己见,不仅无法让学生沉浸,反而压制住了这个年龄的 相似文献
20.
须利华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27(7):90-93
为了解“认知双元结构”中母语、英语、母语思维和英语思维四者之间的关系,对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各5名大学生进行了有声思维的英语写作研究,并对其过程进行了回溯。结果表明,英语水平的高低、母语和母语思维共同影响英语思维,而英语思维又极大地决定着英语水平,四者之间彼此联系、协同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