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蛔虫病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可引起小儿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蛔虫性肠梗阻等,治疗肠道蛔虫病,虽然药物治疗有效,但有时可引起并发症,采用药粥,方法简便,效果不错,现介绍几则药粥效方,供选用。  相似文献   

2.
蛔虫病是儿科常见病之一,往往影响小儿的食欲和肠道功能,对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关注蛔虫病的防治,可从下面四个方面入手. 四个特点 1.传染途径:环境被蛔虫卵污染,是小儿蛔虫病的主要病原.小儿喜欢在地上玩儿,蛔虫卵沾在手上,特别是指甲缝中,很容易带进口中.有时尘土飞扬,蛔虫卵随之腾起,被小儿吸入鼻腔或落到饭菜食具上,也能造成感染.此外,粪便污染水源和苍蝇携带蛔虫卵也是感染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蛔虫病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在小肠内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蛔虫病在少年儿童中流行很广,农村高于城市。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近几年蛔虫感染率为10~30%,广大农村感染率在90%以上。世界卫生组织已把蛔虫病列为第三世界的疾病。有些人认为,人的肚子里有几条蛔虫算不了什么,还有人更是错误地认为蛔虫能帮助消化,称它为“消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胆道蛔虫病的临床特征.方法:研究选取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我院确诊的弹道蛔虫病患儿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采用采用TOSHIBA-SSA580A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观察小儿胆道蛔虫病的临床特征.结果:80例患儿当中发现胆总管蛔虫、胆总管至胆内胆管蛔虫、胆内胆管蛔虫、胆囊蛔虫依次是42例(52.50%)、18例(22.50%)、7例(8.75%)、13例(16.2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胆道蛔虫不仅快速、便捷、有效,是临床上的首选检查方式,而且还能够对蛔虫存在的位置以及对于蛔虫的变化和动态进行了解,检查出蛔虫存在于胆管内而胆道无扩张等情况,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左旋咪唑、甲苯咪唑及丙硫咪唑对短小绦虫卵的破坏作用.方法从虫体孕节中涮出虫卵,放入不同浓度的药液中,按时观察形态变化.结果左旋咪唑对虫卵破坏作用大于甲苯咪唑及丙硫咪唑.结论三种药物对虫卵都有破坏性.  相似文献   

6.
常见的肠道寄生虫小儿到了2岁以后离开大人怀抱开始自己活动,卫生知识了解甚少,常把脏东西含在嘴里,吃东西前不洗手,又喜欢吃生食和冷食,加之没有及时剪指甲等原因,会把肠道寄生虫卵吃进胃肠道而患肠寄生虫病。广大农村有不良卫生习惯的更容易患病,主要为肠蛔虫病、鞭虫病。城市小朋友在幼托机构易传播蛲虫病。一些地方流行  相似文献   

7.
孙利群  刘捷 《大连大学学报》2003,24(6):92-93,104
[目的]探讨霉菌性肠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方法]对我院2年间收治的12例霉菌性肠炎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疗效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91.6%患儿有应用抗菌素或激素等药物的病史.采用三药联合治疗(制霉菌素、思密达和促菌生即蜡样芽孢杆菌活菌片),75%显效、25%有效,总有效率100%.[结论]多数小儿霉菌性肠炎是由于应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不当,造成了肠道内菌群失调.提示临床医生警惕此病,防止误诊、漏诊及抗生素的滥用.  相似文献   

8.
肠道寄生虫在卫生习惯尚未养成的幼儿中,具有很高的感染率。有资料显示,几乎95%的幼儿都不同程度地感染了蛔虫或蛲虫等肠道寄生虫。因此,定时为孩子化验大便,搞清体内有无寄生虫,并适时选服驱虫药,对保障其身体健康不无裨益。然而,有些家长一旦发现孩子食欲不振、面容消瘦时,未经检查便断定有虫。经服药后不见虫体排出,故而再服。岂知,给孩子常服驱虫药,非但无益反而有害了。目前所用的驱虫药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对多种寄生虫有效,有的仅对某一种寄生虫有驱除作用。常用的驱虫药,如驱蛔灵、抗虫灵、左旋咪唑、噻苯咪唑、扑蛲  相似文献   

9.
夏季是小儿烫伤的高峰期。据我院烧伤科对300例小儿烫伤病例分析,因开水、热稀饭、热汤等烫伤占所有烧伤小儿的58%左右,从全年小儿烫伤发生的月份看,以七八月份较多。烫伤给小儿带来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甚至直接威胁患儿的生命。烫伤造成的疤痕、畸形会给患儿带来终生的功能障碍和心理损害。因此,预防烫伤的发生,和发生后正确的急救处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陈雪寒 《早期教育》2001,(14):32-32
夏季是小儿烫伤的高峰期。据我院烧伤科对300例小儿烫伤病例分析,因开水、热稀饭、热汤等烫伤占所有烧伤小儿的58%左右;从全年小儿烫伤发生的月份看,以七八月份较多。烫伤给小儿带来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甚至直接威胁患儿的生命。烫伤造成的疤痕、畸形会给患儿带来终生的功能障碍和心理损害。因此,预防烫伤的发生,和发生后正确的急救处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小儿腹痛时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10例患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10例患儿中检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85例,占20.73%;蛔虫病37例,占9.02%;阑尾炎25例,占6.10%;泌尿系结石16例,占3.90%;疝气10例,占2.44%;肠套叠9例,占2.20%;腹部肿瘤6例,占1.46%;其它偶见病例共6例,占1.46%;无阳性结果者216例,占52.68%.总的阳性检出率为47.32%.结论:小儿腹部超声检查应列为小儿腹痛时的常规检查,对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你问我答     
1 孩子拉肚子,服用抗生素为什么没效果?我儿子4岁,平时体质较弱,经常拉肚子。开始的时候, 我们给他吃点黄连素、克利痧或氟哌酸等,腹泻就止住了, 挺有效的。可现在不行了.拉肚子吃这些药后,腹泻仍继续, 这是为什么? 答:小儿腹泻有细菌、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还有非感染性腹泻。70%腹泻患儿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临床上小儿腹泻久治不愈,多数是服用抗生素不当造成的。滥用抗生素的害处之一是引起细菌耐药,造成治疗上的困难。其二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正常人体内有正常寄生菌,可抑制内在致病菌和侵入体内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在体外条件下,口服左旋咪唑对鲫鱼血液中吞噬细胞吞噬活性的影响。对鲫鱼单独口服左旋咪唑(LMS)和口服添加了LMS的福尔马林灭活的嗜水气单胞菌(FKC)对鲫鱼的免疫增强作用。结果表明,无论单独品服LMS,还是与PKC结合口服LMS均能明显地促进供试鱼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而且,在有免疫原作用下,鲫鱼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比单独使用LMS时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正◆限制热量。小儿腹泻期间,应限制热量的摄入,以减轻肠道负担。切勿给小儿食用高热量的食物,如鱼、肉、巧克力、糕点等。小儿腹泻期间,有些家长愿意给他喝果汁,以补充身体因腹泻而流失的维生素及水分。但切记不要给小儿喝浓缩果汁,因为浓缩果汁营养过于丰富且热量高,不利于小儿消化吸收。◆限制脂肪、碳水化合物。因为脂肪会在体内生成脂肪酸,过多的脂肪酸会对肠道产生刺激;碳水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蛔虫病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蛔虫病感染率极高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对蛔虫病认识不足,缺乏预防意识.为此,笔者从素质教育入手,以学习蛔虫适于寄生的结构、生理特点和感染途径的知识为基础,理解和掌握预防蛔虫病的措施为目的,将教学扩展到课前调查、课后追踪,以达到学以致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动脉采血对临床危、急、重症患儿应用的效果观察。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80例急、危、重患儿进行头皮动脉采血,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采血量≥5毫升的小儿采用头皮动脉采血成功率达到94%。结论:小儿头皮动脉采血在患儿急、危、重及休克期血容量不足的情况下能明显提高采血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有不少学生患肠道寄生虫、头虱、疥疮等疾病,发病率很高;城市中小学生患这些病的也不少。在学校中加强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地改善学校环境卫生条件和开展群防群治,是控制这类疾病的有效措施。肠道寄生虫病我国学生中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有蛔虫病、钩虫病和蛲虫病。它们是由于蛔虫、钩虫、蛲虫寄生于人体的小肠和大肠而致病的。肠道寄生虫病是造成学生营养不良和贫血的重要原因,影响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已列为我国重点防治的学生常见病之一。  相似文献   

18.
沙眼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眼病,小儿时期的发病并非罕见,其患儿是以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内的儿童多见,往往造成流行。导致这种病患的原因是:患儿的传播感染,是小儿共同使用公用  相似文献   

19.
蛔虫病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病,多见于幼儿,而农村幼儿的感染率多数高于城市。据调查,某公社某大队334名1~7岁小儿的蛔虫感染率高达98.5%,几乎每个小儿均被感染。蛔虫对小儿的危害不仅是有阵发性的腹痛或吃饭不长肉,还可能引起各种各样的症状。蛔虫形如蚯蚓,两端较尖,长约20公分,寄生在人体小肠内。雌雄交配后,每条雌虫每天可产卵20万个,可见其繁殖力之大,虫卵随粪便排出后,在适宜的条件下,经一个月左右即发育成含有幼虫的卵。这种虫卵被人吞食后,先在小肠内孵出幼虫。因小肠的环  相似文献   

20.
尿频是小儿泌尿系疾病最常见的一个症状,病因众多,其中神经性尿频可占50%左右,多见于8岁以下,特别是3~6岁年龄段的正常小儿,属功能性疾患。虽短时间内不会给患儿身体造成损害,但频繁排尿给患儿及家长带来很大苦恼,如果症状长期得不到改善,也会对身体产生危害并引起其它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