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方法对伊宁市本、专科院校大学生自主课外体育锻炼及体育价值取向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为增进高校大学生自主体育锻炼意识、丰富其体育价值取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试论不同年龄段女性体育锻炼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世界卫生组织将女性一生分为7个年龄段为依据,从不同年龄段女性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探述女性体育锻炼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体育中,教师必须充分理解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才能更好地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因此,研究主要从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包括各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和成就目标取向的关系作调查研究。对412名不同专业一二年级的大学生,采用体育锻炼参与动机问卷调查(PMQ;Gilletal,1983),体育任务和自我取向问卷(TEOSQ;Duda&Whitehead,1996),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成就动机作评价。分析显示目标取向与个体动机模式(例如团队精神,技术提高等)相关,自我取向和不同的个体动机模式上存在显著联系(如社会地位和赏识)。结果表明,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可以通过提高目标取向而提高。  相似文献   

4.
围绕我国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这一主题,阐述价值、价值观念、价值取向的内涵,厘清价值取向内在构成;从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的发展趋于人本化、多元化以及对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的研究日趋深化三个方面来对我国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为今后的体育价值取向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吉林省10所高校1 500名在校大学生的体育价值取向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级、城乡的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呈现一定的交互作用和显著性差异,教育价值、身心健康、丰富生活因子的认同度取决于年级主效应,人际交往因子的认同度取决于城乡主效应,健身塑形因子的认同度取决于性别、年级主效应。  相似文献   

6.
采用了文献资料、调查访问和对比分析方法,通过强化奥林匹克思想的教育和弘扬奥林匹克精神,针对当前大学生价值取向的主要特征及积极参与奥运、高度关注奥运和期待北京奥运的热情,从奥林匹克思想的教育性入手,探讨了奥林匹克思想对引导大学生价值取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价值取向及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运用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湖北省部分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价值取向、行为特征及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等问题作了调查分析,旨在通过对高校体育消费现状深刻了解的基础上提出科学的建议,推动高校体育消费市场的建立,促进大学生合理的健康体育消费。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在认识社会和观察社会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自身无法解决的矛盾和困惑。常常出现道德行为和价值趋向的失衡。因此,我们应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  相似文献   

9.
文章阐述了普通高校课外体育锻炼的价值,进一步论证了加强课外体育锻炼管理的重要性。旨在能引起有关领导对此问题的重视以及同行对体育管理方面能加以关注,共同解决这一学校体育工作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性别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的数理统计结果,初步揭示男女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和动机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在体育认识上趋于一致,并揭示出在锻炼内容、锻炼频度、自我锻炼能力、锻炼效果、锻炼认知和健康状况等方面存在的异同,为进一步改进体育教学和指导课外锻炼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体育锻炼态度进行研究,从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与民族学等视角,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体育锻炼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认知、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感情体验、行为控制感和主观标准等方面的认知、情感与行为特点及习惯,在此基础上,依据现代教育与体育理论,对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体育锻炼态度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体育课程园区模式教学影响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伟 《体育科学》2002,22(5):1-3
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对两年来实施体育课程园区模式教学实践影响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强度的变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施体育课程园区模式教学,对促进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强度在深层次、多结构的良好变化方面具有显著意义,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强度正处在趋于理性化、个性化和整体化的全面发展阶段,基本奠定了学校体育的多元化教育基础,具有较强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3.
李朝阳 《精武》2012,(32):5-5,7
大学生体育锻炼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体质状况和锻炼的积极性。本文从体育教师、学生两大群体入手,通过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效果的研究调查,找出效果欠佳的原因,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达到提高锻炼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价值认知与其运动动机的关系。方法采用了《运动动机量表》(张力为,2001)和大学生体育锻炼价值认知评定标准对600名大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 (1)大学生体育锻炼价值认知能够有效预测其运动动机。(2)大学生体育锻炼价值认知对其运动动机的参与倾向具有显著的解释力(R2=37.70%,F=107.463,p<0.001)。(3)大学生体育锻炼价值认知对其运动动机的回避倾向维度显著的解释力(R2=1.60%,F=3.842,p<0.05)。结论大学生体育锻炼价值认知与运动动机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大学生对体育锻炼价值的认知水平越高,越是倾向于参加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价值取向及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湖北省部分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价值取向、行为特征及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等问题作了调查分析,旨在通过对高校体育消费现状深刻了解的基础上提出科学的建议,推动高校体育消费市场的建立,促进大学生合理的健康体育消费。  相似文献   

16.
运用调查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98、99、2 0 0 0、2 0 0 1级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及如何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途径进行了研究。通过对 1912名大学生的调查 ,其中男生 10 2 4人 ,具有初步锻炼习惯的占 6 9 33% ;女生 888人 ,具有初步锻炼习惯的占5 5 97% ,显然这与培养高校学生锻炼习惯的目标要求差距甚远 ,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围绕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研究,在分析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该领域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动向,以期为高校推行素质教育和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用SCL-90量表对西安交通大学2008级400名学生中筛查出60名分别表现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学生,通过一学期的体育锻炼(18周)。实验前,采用问卷调查了61名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的适应力、耐受力、控制力,注意水平、社交能力和康复力等6项指标为标准,学期结束后再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和心理测试。对在不同运动项目中有心理问题的对象在试验后与其相关症状的因子分发生的变化进行比较,发现抑郁组的学生在各锻炼小组中实验前后的数据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这说明各种锻炼形式均能显著改善抑郁症状;焦虑组的学生只在排球和慢跑锻炼小组中呈显著差异,说明只有排球和慢跑对焦虑具有改善作用;人际关系敏感组的学生在蓝球、排球、足球锻炼小组中呈显著性差异,这可能是由于三大球都属于集体项目,它们的特点要求运动员之间经常相互沟通和交流,这对于人际关系的改善自然有促进作用。体育锻炼是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和改善其心理素质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通过以广东省10所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现状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经过数据统计与处理后,对调查中反映出来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旨在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的健身进行理论指导,更好的对其实施终身体育教育。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西安高校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和习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市大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重要性的人数比较多,但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人数还不是很多。这主要可能是因为大学生在体育锻炼态度的行为意向、情感体验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